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
第1课 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
世界历史知识点
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 ,至今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 一带。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 。
二、汉谟拉比法典
1、古代西亚的 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 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汉谟拉比制订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 》,法典由序言、 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它是世界上第一部 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河和 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2、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 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 、 、 和 。
自我校对
一、陵墓 吉萨 胡夫 金字塔
二、1、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 汉谟拉比 2、《汉谟拉比法典》 正文 比较完备 三、
高中历史知识点4
第四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1)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B) 1、形成背景:
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 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形成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022年度8新九上历史知识点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九上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位于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河贯穿埃及南北。有利于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时代和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瀑布”。
3、公元年,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学最为突出。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古埃及的国王称。他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2、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
人教版--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臵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臵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臵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书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书知识点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 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时间:18世纪初;
2、向西方学习;
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
1、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
距今年代 生产 生活 社会组织 元谋人 170万年(最早) 知道用火 群居原始人群 北京人 70万年 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生活 山顶洞人
3万年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 血缘氏族公社 氏族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
氏族遗址 距今年代 约七千年 约五六千年 生活地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生产状况 磨制工具粟 生活状况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耒耜、水稻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第3课 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 3、尧、舜、禹的传说: 1) 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2) 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
造福。
3) 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八上历史知识点复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公 关车 甲条 上 午约 书 战 争 同 盟 会 的 建 立 武 昌 起 义 中 华 民 国 的 建 立
鸦 片 战 争
南 京 条 约
戊 戌 变 法
新 文 化 运 动
五 四 运 动
1905
1919
1840
1895 1894
1898
1911
1912
1842
1915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五 四 运 动
中 共 成 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 共 第 一 九 长 遵西 长 七 次 四一二 一 征 义安 征 七 合 南昌起义 八 开 事胜 事 会 北 作 井冈山 事 始 议变 利 变 伐 开 变 会 始 师 、19261931 1934 1936 1935 1937 7 1927 1924
重抗 庆日 谈战 判争 胜 利 、
全 面 内 战 开 始
新渡 中江 国战 成役 立、
1946 1945 8
1919
1949
1921
年 月
年 年 月
年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考点回顾与记忆: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时间:
1840——1842年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1939年广州虎门海滩)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结果: 中国战败 签定中英《南京条约》 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回顾与记忆: 《南京条约》的内
2011高考历史知识点确认
高考即将来临,对于许多知识点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
201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确认
单元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易错点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
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
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3、 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 兵家学派的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但孙膑并不主张穷兵黩武。
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
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易混点
1、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 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