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
“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后感
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史家的许多史料也是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分析断案,《史记》这种史学专著也被看为优秀的文学范本。所以在读《庄子》的时候,每逢读到类似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文字时,我都会认为鲲鹏可能确有其物只不过现代人没有发现相关遗迹罢了。直至我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个幻想才覆灭殆尽。 梁先生在书中第五章史料的搜集与辨别·论鉴别伪事之方法中写道:“有纯文学的著述,其所述史迹,纯为寓言;彼固未尝自谓所说者为真事迹也。愚者刻舟求剑,乃无端惹起史迹之纠纷。”这使我清楚的了解到引用史料的界限,对我在史学学习中大有裨益。
翻开《中国历史研究法》,稍稍与近来所读的西方史学书籍对比,顿时满心欢喜:终于不用纠结于西方那一连串的人名与族名了。由于西方书写而产生的别扭翻译与梁先生优美简明的文句不可相提并论啊。最为不同的当属语言环境,不提翻译的艰涩,仅仅是书中所举的例子对于我来说更为通俗易懂。
此书总共有六个章节,分别论述现代历史的意义及其范围,过去的中国史学界,对历史的改造,史料的分类,史料的搜集与鉴别,史迹之伦次。其中的
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略述史料与治史
姓名:袁荣 学号:200910943
课程:中外史学经典名著研究 指导老师:陈锋
提要:历史学是建立在史料学基础之上的, 史料的收集、整理、鉴别对史学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史学工作者本身所具备的素养也是治史所必备的条件。本文结合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提之观点, 对史料、治史和史学工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史料 治史
历史必须建立在史实之上, 而历史现象又一去不复返, 因此历史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就在它只能透过残缺不全或与事实真相有一定距离的史料去再现和认识过去。所以, 一切能反映历史现象之史料,对史学工作者都是极为宝贵和有价值的资料。但随着朝代更替、时光流逝, 许多史料都已散失, 而且历史上有意隐匿、篡改史实之事也不为罕见。因此, 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 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便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和鉴别。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一九二一年梁启超先生在南开大学的讲义, 后由商务印书馆印行。这是一部近代史学转型的名著, 也是史学工作者所必读的书目。书中对史料和史料的搜集、鉴别都有着系统的论述。梁启超先生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为所留之痕迹, 有证据传留至今者均可视为史料。可见, 他对史料的理解比传统史家更为宽泛。同时他还把史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我国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先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具有很大影响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专著。拜读完此书,为梁启超先生渊博的知识所深深地折服,对史学的概念有了大体的了解。
第一章 史的意义及其范围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是我们不曾考虑过的问题,直到《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出现。然后梁公告诉我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首先,历史是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人创造的,而不是个人所为,所以它的性质是社会的而非单独的;复次,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因为社会是螺旋形的向上发展的;再次“凡活动,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所以凡是能活动的事项,能使人类的情感、理智、意志产生的事项都是历史的范围;再次,社会活动成就的取得全社会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包括重要的英雄式人物的作用,也包括小市民的作用,而且活动之间因果关系是特别不容忽视的。最后,现在史家做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统治者服务,而是使国民知道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未来的生活之间的休戚关系,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
历史研究
四.历史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也许是因为不是学历史的学生的缘故,以前除了考虑历史的作用以外,从来没有
考虑过如何去研究历史,历史研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什么因素会影响历
史研究的效果。这几个问题,《历史研究》一书的第一章就提了出来,我对其中提到的
两个影响当代历史研究的两个因素印象深刻:工业体制、主权国家。
这是自19世纪末以来在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终确立起来的两种基本的经济
制度和政治制度。按照汤因比的说法,这两种体制能够确立原因是“它们为那个时代
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的难题提供了暂时的解决方案”,而它们能够确立至今仍具备强大的
生命力则是因为“我们的前人所具有的创造力”。
但在汤因比看来,这两种体制都是历史研究的障碍,而且正因为它们在现实中所
占据的统治地位,所以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深受它们的影响,甚至还没有察觉出这
种影响的危害。
第一个因素,即工业化经济体制,它的特征有两个:“劳动分工”和“非生命化”。
《历史研究》认为,劳动分工促进了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格式
篇一:历史研究论文格式
《历史研究》论文格式
1、正文格式具体要求如下:
1. 纸 型:A4纸
2. 页边距:上3cm,下2.5cm,左2.5cm、右2.5cm;
3. 页 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 字 体:正文汉字全部为宋体、小四,正文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小四;
5. 行 距: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2、论文标题格式的说明
1. 标题可分为四级,分别用一、;(一);1、;(1)排序。作者可根据论文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四级标题。
2. 一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3. 二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居左,字号:小三,
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4. 三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5. 四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宋体加粗,居左,字号:小四,
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原文地址:《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注释的格式(转)作者:小穷奇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
《历史研究》注释规范
《历史研究》引文注释规范
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研究和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刊》和《历史研究》。 一、 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 、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
教育厅重大招标课题
年度 编号
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 投标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贵州省师范院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研究 首席专家(投标者) 张翔 责任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 2014年11月15日
贵州省教育厅
投标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认可所填写的《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投标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贵州省教育厅有权使用《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2.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课题管理规定。
经费。课题立项后,课题管理单
教育厅重大招标课题
年度 编号
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 投标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贵州省师范院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研究 首席专家(投标者) 张翔 责任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填表日期 2014年11月15日
贵州省教育厅
投标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认可所填写的《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重大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投标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贵州省教育厅有权使用《投标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2.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课题管理规定。
经费。课题立项后,课题管理单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新高考环境下高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 课题
梧州市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课题以历史学科为主,包括古代、近代、当代及时政热点,还包括地方的都可以,内容广泛,涉及面广。我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来的选题供老师们参考: 第一批:
1)中国崛起的艰难之处在哪里
(2)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和希腊政治制度的影响
(3)英国人为何不崇尚暴力
(4)美国人为何具有特强的创新精神
(5)东罗马帝国为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期一千年后才灭亡
(6)中国的文字结构制约中国的发展吗
(7)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为何如此吻合
(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如此牢固
(9)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之长
(12)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中为何由北向南统一的居多
(13)英国几百年的霸主地位为何为美国所取代
(15)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为何不与其他列强一样希望瓜分中国
(17)红军长征为何展转二万五千里
(18)近代日本人对外侵略为何十分残忍
(19)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为何很少出国
(20)华约解散后为何北约不但不解散反而东扩
(21)美国为何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独立
(22)为何四大文明古国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
(23)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为何在几年之间成为历史
第二批:
1、中国古代史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 中国古
中国历史朝代歌_中国历史朝代
一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三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四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五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