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刘全坤)第二版 课后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篇:材料成型力学原理

第十三章 思考与练习

简述滑移和孪生两种塑性变形机理的主要区别。

答: 滑移是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孪生变形时,需要达到一定的临界切应力值方可发生。在多晶体内,孪生变形是极其次要的一种补充变形方式。

设有一简单立方结构的双晶体,如图13-34所示,如果该金属的滑移系是{100} <100>,试问在应力作用下,该双晶体中哪一个晶体 首先发生滑移?为什么?

答:晶体Ⅰ首先发生滑移,因为Ⅰ受力的方向接近软取向,而Ⅱ接近硬取向。

试分析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答:①多晶体塑性变形体现了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

②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还体现出晶粒间变形的相互协调性。 ③多晶体变形的另一个特点还表现出变形的不均匀性。

④多晶体的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界越多,塑性变形的抗力大,金属的强度高。金属的塑性越好。 4. 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有何影响?

答: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界越多,塑性变形的抗力大,金属的强度高。金属的塑性越好。 5. 合金的塑性变形有何特点?

答:合金组织有单相固溶体合金、两相或多

《基础工程》浅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ak=170kPa。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

fa= fak+ηdγ m (d-0.5)=170+1.0×18×(1.2-0.5)=182.6kPa

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

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

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kN/m3,fak=280kPa。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a= fak+ηdγ m (d-0.5) =280+4.4×18×(1-0.5)=319.6kPa

=18γ

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k=150kN/m。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0.91,fak=130kPa,Es1=8.1M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

1-1 解释概念:

等同点:晶体结构中,在同一取向上几何环境和物质环境皆相同的点。 空间点阵:概括地表示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排列规律的几何图形。 结点:空间点阵中的点称为结点。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对称:物体相同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型:晶体结构中所有点对称要素(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和旋转反伸轴)的集合为 对称型,也称点群。

晶类:将对称型相同的晶体归为一类,称为晶类。

晶体定向:为了用数字表示晶体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在晶体中引入一个坐标系统的过程。

空间群:是指一个晶体结构中所有对称要素的集合。

布拉菲格子:是指法国学者A.布拉菲根据晶体结构的最高点群和平移群对称及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原则,将所有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划分成14种类型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应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单位。

晶胞参数: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的6个参数(a、b、c、α 、β、γ ).

1-2 晶体结构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哪种几何图形可表示晶体的基本特征? 解答:⑴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①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② 晶体的内部质点呈对称分布,即晶体具有对称性。

⑵14种布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1. 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性、吸气性

2. 金属的焊接性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艺焊接性,二是使用焊接性,实际生产中,

对于碳钢低合金钢等钢材,常用碳当量估算其焊接性

3. 焊条电弧焊焊条是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的作用,焊条药皮主

要起保证焊接顺利进行以及焊缝质量的作用。焊条按药皮熔渣的性质可以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4. 按照气体的来源,铸造成形中产生的气孔可以分为侵入气孔、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 5. 按照焊接过程的物理特点不同和所采用的能源的性质,可将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钎

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6. 纤维组织形成后,用热处理的方法难以消除,只能通过锻造方法是金属在不同的方向上

变形,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如何合理的利用纤维组织:1流向与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2流向与切应力冲击方向垂直3沿工件外轮廓连续分布

7. 金属的铸造性能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影响锻造性能的因素:1金属

的本质(1)金属的化学成分(2)金属的组织状态2变形条件(1)变形温度(2)变形

速度(3)变形时的应力状态 粉末冶金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粉末混合,压制成型,烧结和后处理

8. 顺心凝固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它包含哪些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2.名词解释: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晶格(把每一个原子假想为一个几何原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构成空间格架),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二、填表 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符 号 ζs 名 称 屈服极限 单 位 Mpa 物 理 意 义 晶胞(在晶格中存在能代表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粒(多晶体由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构成的,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不规则的界面),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金属化合物(若新相得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则新相师相元间形成的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5.含碳量对钢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金属液态成形

1.

①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熔融合金充满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② 流动性好,熔融合金充填铸型的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形完整的铸件。流动性不好,则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冷隔、气孔等缺陷。

③ 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纯金属次之,最后是固溶体合金。

④ 相比于铸钢,铸铁更接近更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较小,因而流动性较好。 2. 浇铸温度过高会使合金的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反而是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夹杂等缺陷。

3. 缩孔和缩松的存在会减小铸件的有效承载面积,并会引起应力集中,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缩孔大而集中,更容易被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将其移出铸件体外,缩松小而分散,在铸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于一般铸件来说,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缺陷来看,只有要求铸件的气密性高的时候才会防止。 4 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后,在冷却凝固过程中,若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足,便会在铸件的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空洞,大而集中的空洞成为缩孔,小而分散的空洞称为缩松。

浇不足是沙型没有全部充满。冷隔是铸造后的工件稍受一定力后就出现裂纹或断裂

热工基础第二版 课后答案(全) 张学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思考题

绝热刚 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充满整个容器。问:⑴ 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⑵ 空气是否作出了功? ⑶ 能否在坐

标图上表示此过程?为什么?

答:(1)空气向真空的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的热力学能不变。 (2)空气对外不做功。

(3)不能在坐标图上表示此过程,因为不是准静态过程。

2.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 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作功。

错,比如气体向真空中的绝热自由膨胀,对外不作功。 ⑵ 气体被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对,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是不可能自压缩的,要想压缩体积,必须借助于外功。

⑶ 气体膨胀时必须对其加热。

错,比如气体向真空中的绝热自由膨胀,不用对其加热。 ⑷ 气体边膨胀边放热是可能的。

对,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k时,可以实现边膨胀边放热。 ⑸ 气体边被压缩边吸入热量是不可能的。

错,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k时,可以实现边压缩边吸热。 ⑹ 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这种情况不可能。

错,比如多变过程,当n大于1,小于k时,可实现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

4. “任何没有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对外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习题 一

1.1 解释名词:① 测量;② 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它包含哪些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2.名词解释: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晶格(把每一个原子假想为一个几何原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构成空间格架),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二、填表 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符 号 ζs 名 称 屈服极限 单 位 Mpa 物 理 意 义 晶胞(在晶格中存在能代表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粒(多晶体由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构成的,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不规则的界面),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金属化合物(若新相得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则新相师相元间形成的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5.含碳量对钢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20220723151240)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1.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2. 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和等。

3. 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三大类。

5. 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等。

6. 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和等。

7. 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应力,薄壁受应力。

8. 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严重氧化等缺陷。所以应该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9. 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圭寸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使板料沿不圭寸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10. 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和。

11. 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和。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和。

12. 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方向。

13. 拉深系数越,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 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15. 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和组成。其中和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 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有:、、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

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