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四年级
“小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四年级”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小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四年级”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四年级”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3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卓越个性化教案GFJW0901 陈仁间
小数加减法应用题(一)
例1:小美有42.4元,志豪有56.6元,两人共有多少钱?
(1)一包大米,吃去4.25千克,还剩5.75千克,这包大米原来重多少千克?
(2)丽丽有36元,比明明少3.5元,明明有多少钱?
(3)百米大赛,小敏的成绩是15.56秒,丽华比小敏快0.69秒,又比乐淇慢0.35秒。乐淇比小敏快多少秒?
例2:表姐有40元,买钢笔用了16.8元,还剩多少钱?
(1)妈妈买一盒巧克力时付了100元,售货员找回她23.2元,问这盒巧克力售多少元?
(2)一辆玩具汽车,原价是80元,现在只卖69.30元,这辆玩具汽车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我国发射的一颗人造卫星,最快时的速度约为8.1千米,比最慢时的速度每秒快1.8千米,最慢时的速度约是每秒多少千米?
(4)小丽的身高是1.4米,比小花高0.09米。小花的身高是多少米?
(5)爸爸的手机卡上原有话费51.28元,与姑姑通话用去19.65元,现在还有话费多少元?
1
卓越个性化教案GFJW0901 陈仁间
(6)一瓶可乐我喝去了0.6升,瓶内还余0.65升,这瓶可乐原有多少升?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口算800题
第1天
8.78-0.52= 1.27+0.31= 8.42-7.04= 16.76+6.61= 0.41+0.95=
4.15+7.08=
2.59+9.10=
3.51+9.00=
4.54+2.55= 8.70+1.16=
1.31+5.61=
7.21-0.77=
8.64-7.85= 8.68+0.84= 2.62+3.19=
5.93-1.20= 3.66+5.90=
6.14-2.01= 5.58+0.13= 5.15-4.79=
第2天
5.29+
6.33= 5.86-1.95= 3.79-3.47= 8.89-0.20=
7.42+9.92=
3.58-2.87=
7.31-2.51=
8.81-5.75= 6.67-2.72= 3.04+5.71= 1.73+4.32=
4.47+9.24=
8.53+3.94=
8.36-3.72=
6.78-1.84=
6.35-2.83=
4.36+7.50=
7.57+6.82=
5.18+2.34=
8.74-6.93=
第3天
7.96+2.29=
4.58+
5.79=
1.05+9.02=
4.30-4.19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案
龙文教育教师1对1个性化教案
学生 年级 课题 小四 教师 姓名 小课次 3 大课次 第7次 授课 2013-6-2 时间 8:00-10:00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1、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解决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目标 2、规避简便运算过程中易出现的小错误。 教 学 步 骤 及 教 学 内 容 教学过程: 一、教学衔接(课前环节) 1、、回收上次课的教案,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 2、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 3、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的本周学校的学习内容 4、上节知识回顾 二、教学内容 知识点1、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教学辅助练习(或探究训练) 练习:堂上练习 四、知识总结 1、知识、方法〃技能 2、目标完成 3、学生掌握 教导处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1
教学过程中学生易错点归类 作业 布置 教案后附练习 一、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O 特别满意 O 满意 O 一般 O 差 二、 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O好 O较好 O 一般 O差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科培优数学
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授课日期 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本讲主要内容是基于学生已学过小数的认识及加减部分内容后,对小数加减应用、测量与单位转换、凑整的方法进行整理复习。
知识梳理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即可。如果需求近似数,可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中的换算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吨=1000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
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优秀5篇
篇一:大班数学教案《相邻数》 篇一
活动设计背景
部分幼儿对10以内的数的排序混淆,数前后爱颠倒,遇到抽象的数学就只能呆呆地看着你,设计这节课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也是一门快乐的学科。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让幼儿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5的相邻数是4和6,6的相邻数是5和7,7的相邻数是6和8,8的相邻数是7和9,9的相邻数是8和10。
2、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数字填写卡(人手一份)、电话、1-10的数字卡
2、贴绒教具:十间房子、十位动画客人卡片(孙悟空、葫芦娃、米老鼠、黑猫警长、奥特曼、小一休、圣诞老人、天线宝宝、蓝猫、哪吒)、课题《1-10的相邻数》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制造悬念,以找客人的方式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1-10的相邻数》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
1、分别展示十位动画“客人”2、点一名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1-10
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科培优数学
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授课日期 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本讲主要内容是基于学生已学过小数的认识及加减部分内容后,对小数加减应用、测量与单位转换、凑整的方法进行整理复习。
知识梳理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个位,应根据十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一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应根据百分位上的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保留两位小数时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应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是否进位……..
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小数的后面加写“万”或“亿”字即可。如果需求近似数,可根据要求保留小数。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中的换算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吨=1000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优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优
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营造自主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在试做与探寻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并从中感受迁移、对比等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探寻“新情况”,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2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有过《小数初步认识》单元的学习经验,结合实际情境对小数(主要是一位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此外,学生还有大量的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经验。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尝试解决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识。本课之前,学生还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基本性质,这些都说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小数加减法各种情况的知识储备。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情况,做了如下调查: 调查对象:四年级某自然班全体学生(38人) 调查时间:学习小数加减法之前 调查内容:
1.请试着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册 二 小数加、减法《两位小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册 二 小数加、减法《两位小数加减法》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不同的估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境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合理估算,感受估算与精算的区别,明确估算在特定情境中的运算优势。 3.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估算,具有一定的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在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学习了小数的估算,进一步明确了估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在课后练习中,也遇到了很多购物中的估算问题,学生已基本掌握估算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实际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3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通过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用自己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吗?(知道!)
现在有一只小马准备过河,但是由于不知道河的深浅,不敢过去.这时,老牛和小松鼠分别给出了建议,来看看吧(PPT出示)
找两名学生分别读小松鼠和老牛的建议。 教
最新四年级《小数加减法》测试卷(共3套)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单元测试卷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0.68+0.06= 5.2+0.48=1-0.73= 3.6+4.8=0.78-0.28=
4.9+
5.1=
20.9-9.7=10-0.09= 3.8+0.12=0.01+0.1=8.7-7.8=
4.7-0.47=
二、用竖立计算。(18分)
26.7+147.2= 801.6-21.9= 20-0.85= 19.03+9.3=
33.4-9.48= 13.1+120.95= 100-19.2= 15.78+2.45=
验算:验算:验算:验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6.2+5.18+2.8 15.35-(5.35+
7.2) 3.63-1.25+17.37-
8.75
13.7-9.9 9.8×45+5.5×98 56×102
四、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比2.01与2.29的和少1.35,这个 (2)从102.58里减去12.
小数的加减法(2)小数减法
小数加减和减法(2)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49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用坚式计算
9.36-5.23= 6.41-0.5=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生共同订正。
师生共同回忆: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2.揭题
昨天我们了解了小明、小丽在超市购物情况,并进行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个货架上的物品标价继续研究小数减法。
出示情境图。
(1)提出问题: 1)1本笔记本比1枝水彩笔贵多少元? 2)1枝水彩笔比1枝钢笔便宜多少元?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筛选信息,列出横式:3.4-2.65 8 -2.65 (2)思考:观察这个算式,与我们昨天学习的小数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被减数小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