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答案
“新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新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新教材】2022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
【新教材】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等)
XX高级中学
高一数学组
XXX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二册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
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高一年级学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高一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高一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
课时分层作业1 基本计数原理-【新教材】人教B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习
课时分层作业(一)基本计数原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图书馆的书架有3层,第1层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第2层有5本不同的语文书,第3层有8本不同的英语书,现从中任取1本书,不同的取书方法共有()
A.120种B.64种
C.39种D.16种
D[由于书架上共有3+5+8=16(本)书,则从中任取1本,共有16种不同的取法.]
2.已知a∈{3,4,5},b∈{1,2},r∈{1,4,9,16},则方程(x-a)2+(y-b)2=r2可表示不同圆的个数是()
A.6B.9
C.16D.24
D[确定一个圆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a,有3种选法;第二步,确定b,有2种选法;第三步,确定r,有4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不同圆的个数为3×2×4=24.]
3.李芳有4件不同颜色的衬衣、3件不同花样的裙子,另有2套不同样式的连衣裙.“五一”劳动节需选择一套服装参加歌舞演出,则李芳不同的选择方式有()
A.24种B.14种
C.10种D.9种
B[不选连衣裙有4×3=12种方法,选连衣裙有2种.共有12+2=14种.] 4.将5封信投入3个邮筒,不同的投法共有()
A.53种B.35种
C.8种D.15种
B[每封信均有3种不同的投法,所以依次把5封信投完,共有
2020春(新教材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第7章 有机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2020春(新教材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第7章有机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7章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乙醇②食盐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蔗糖
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
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
C.①③④⑤⑦⑧⑨D.①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食盐、水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三种物质虽含碳元素,但性质上与有机物有很大区别,不属于有机物。
2、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C.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 D
解析乙烯的结构式为,键角约为120°,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但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3、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A.腈纶B.塑料C.尼龙D.羊毛
答案 D
4、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答案 B
解析A项官能团为—NO2;B中官能团为和—Br;C项官能团为—Cl,D项官能团为—Br。
5、如图所示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其官能团是羧基
C.能使酸性KMnO4溶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含解析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考向1乡村土地利用形式
读我国某乡村土地利用图,完成1~2
题。
A.耕地B.林地C.草地D.水域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和旱地都属于耕地,故A项正确。
2.该乡村最可能位于()
A.青海B.河北C.浙江D.内蒙古
答案 C
解析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以耕地为主,且水田比例最大,说明该乡村最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选C项。
考向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
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
4.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答案 B
解析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
【新教材精创】1.2 人口迁移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
第2节人口迁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了解国际以及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1.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2. 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
定义:人口发生或改变的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的三个判定标准:①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
②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③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探究活动】
春节期间的“民工流”是不是人口迁移?请说说理由。
人口迁移的分类:人口迁移(跨越国界)、人口迁移(未跨越国界)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发生变化,这种的变化称为人口增长。
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占总人口的比例,称为人口率,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率>0:人口净;人口率<0:人口净。
区域人口的变化由人口增长和增长决定。
1
2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 等等 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
等等 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活动探究】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2. 任
小主持人教材(第二册)
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语言是一门艺术。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三”(sān)这个音节,s是声母,s后面的an就是这个音节的韵母。又如“唉”(āi),这一音节只有ai,没声母,这是韵母自成音节,也叫零声母音节。
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根据韵母结构特点,再把它们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第一课
一、韵母发音练习。 (一)单韵母
1、a舌面、央、降、不圆唇韵母。
发a时,舌头居中,舌面中央略微隆起,口大开,嘴唇形状自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颤动。例如:
发达(fā dá) 大妈 (dà mā) 哪怕 (nǎ pà) 打靶(dǎ bǎ) 刹那 (chà nà) 腌臜 (ā zā) 2、o 舌面、后、半升、圆唇韵母。
发o时,舌头后缩,舌尖下垂,舌后部隆起,口微开,嘴唇收拢成圆形。软腭和声带活动和发a时一样。例如:
磨墨 (mó mò) 泼墨(pō mò) 薄膜(bó mó) 勃勃 (bó bó) 默默(mò mò) 婆婆(pó po) 3、e 舌面、后、半升、不圆唇韵母。
发e时,大体和发o一样,但嘴角向两边展开,嘴唇
小主持人教材(第二册)
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语言是一门艺术。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三”(sān)这个音节,s是声母,s后面的an就是这个音节的韵母。又如“唉”(āi),这一音节只有ai,没声母,这是韵母自成音节,也叫零声母音节。
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根据韵母结构特点,再把它们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第一课
一、韵母发音练习。 (一)单韵母
1、a舌面、央、降、不圆唇韵母。
发a时,舌头居中,舌面中央略微隆起,口大开,嘴唇形状自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颤动。例如:
发达(fā dá) 大妈 (dà mā) 哪怕 (nǎ pà) 打靶(dǎ bǎ) 刹那 (chà nà) 腌臜 (ā zā) 2、o 舌面、后、半升、圆唇韵母。
发o时,舌头后缩,舌尖下垂,舌后部隆起,口微开,嘴唇收拢成圆形。软腭和声带活动和发a时一样。例如:
磨墨 (mó mò) 泼墨(pō mò) 薄膜(bó mó) 勃勃 (bó bó) 默默(mò mò) 婆婆(pó po) 3、e 舌面、后、半升、不圆唇韵母。
发e时,大体和发o一样,但嘴角向两边展开,嘴唇
第二册课后答案第二版 新视野
Unit 1 Section A
I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1. The attitude is that if one is not moving ahead he is falling behind. 2. Tim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something almost real. (People budget it, waste it, steal it, kill it, cut it, account for it; they also charge for it.) They do this because time is a precious resource.
3. Everyone is in a rush — often under pressure. City people always appear to be hurrying to get where they are going, restlessly seeking attention in a store or elbowing others as they try to complete their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教案设计-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称量地球质量”的基本思路,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科学思维]理解计算太阳质量的基本思路,能将天体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相关模型后进行求解。 3.[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体会科学的迷人魅力,进一步认识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55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教材第55页“问题”提示:利用GMm R 2=mg 得M =R 2g G ,g 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G =6.67×10-11N·m 2/kg 2,代入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一、“称量”地球的质量
1.合理假设:不考虑地球自转。
2.“称量”依据: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 等于地球对物体的
引力,即mg =G mm 地R 2,由此可解得m 地=gR 2G 。 卡文迪什把测引力常量的实验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是不无道理的。
二、计算天体质量
1.计算太阳的质量: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与行星间的万有引
力提供,列出方程G mm 太r 2=m 4π2r T 2,由此可解得m 太=4π2r 3
GT 2
。 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rT ”法(小r 大T
人教课标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如第一组,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鸳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4篇课文,有春天的景,有春天的人,有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有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一)根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识字写字是小学一年级学习的重点。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