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视频
“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视频”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视频”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视频”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
页眉内容
学前教育学籍管理转入转出操作流程
如果是转入园先做转学操作,则流程是:
1、转入园用普通账户登录——幼儿管理——幼儿调转管理——转入管理——转入申请——输入要转入的学生信息进行查询(学籍号可以让家长从原就读幼儿园获取)——点击“转入申请”——点击“确定”——返回查看处理状态是不是“提交申请”;
2、对应转出园用普通账户登录——幼儿管理——幼儿调转管理——转出管理——点击“同意”——确定;
3、转入园用普通账户登录——幼儿管理——幼儿调转管理——转入管理——查看申请转入的幼儿处理状态是不是“同意调转”,如果是,则点击“转入”“确定”——再查看幼儿状态是不是“完成调转”,如果是,则点击“转入”——进入“幼儿信息查询”——输入转入学生姓名,查看幼儿状态,看状态是不是生成学籍号;
4、如果状态是“审核通过”或“生成幼儿学籍号”,则转入园登录普通账户——幼儿管理——分班调班升级——对新转入的学生进行分班;
页脚内容2
页眉内容
5、如果状态是“省内查重通过”,转入园登录审核账户,审核转入来的学生信息;
6、审核后转入园登录普通账户——幼儿管理——分班调班升级——对新转入的学生进行分班;
如果是转出园先做转学操作,则流程是:
1、转出园用普通账户登录——幼儿管理——幼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
一、收治范围及标准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
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
#
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
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
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
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1
转出的标准
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
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学前教育包括胎儿教育、婴儿(初生至三岁)教育、幼儿(三岁至六岁)教育,共三个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形式:胎儿学校1.托儿所 2.幼儿园 3.托幼园所一体化 4.幼儿班 5.儿童福利院
6.SOS国际儿童村 ——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家庭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儿童观、教育观、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游戏、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师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柏拉图: 《理想国》,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儿童的公共教育问题、全人教育问题
亚里斯多德:三个发展阶段,胎教、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他论证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
卢梭: 《爱弥儿》,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麻醉复苏室所起的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的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的小儿,进行检测和必要的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和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的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和术中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的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1
转出的标准
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
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的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
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中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儿园 D.儿童福利院
2. 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D.张宗鳞 3. 我国幼儿园教育对象的年龄是( )。
A. 0~2岁 B. 2~3 C. 3~6岁D. 6~7岁 4. 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幼儿园管理条例》 5. 1816年,(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教机构。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欧文
D.麦克米伦姐妹
6.“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他是家族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也是民族的一员,是宇宙中的一份子”这是福禄贝尔( )思想的具体阐述。 A.协调原理 B.自我发展原理 C.自我学习法则 D.儿童的本能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绪论
1.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2.国外的教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论》;昆体良: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创办第一个幼儿园。著有《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书信集》
蒙台梭利: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学前教育家。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
3.中国学前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朱熹《童蒙须知》。 陈鹤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指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
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3.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于1837年,在德国布兰肯堡建立,专门招收3--7岁儿童,1840年取名为幼儿园。建立者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福禄培尔。他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4.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
ICU转入转出标准
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范围及转入转出标准
第一部分 ICU收治病种范围
ICU的病人来源一般可分为四个方面:
(1)急性可逆性疾病。对于这类病人,ICU可以明确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疗效肯定。
(2)高危病人。这类病人以患有潜在危险的基础疾病但又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创伤性治疗的病人为代表。ICU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
(3)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病人。ICU可以帮助这类病人度过急性期,以期望病人回到原来慢性疾病状态。对于这类病人,ICU有较好的效果。
(4)急慢性疾病出现不可逆性恶化,如大出血但无法有效止血、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状态等等,ICU无法给予这类病人有效的帮助,故他们不是ICU的收治对象。
以下病种门急诊在通知ICU科医生后可以直接收入ICU科。 ICU收治病种的范围主要有: 一、 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 二、 各种类型休克 三、 急性呼吸衰竭
四、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
五、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六、 重症哮喘 七、肺性脑病 八、肺栓塞 九、重症肺炎
十、其它需呼吸支持治疗情况
十一、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 十二
学前教育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论述和案例分析题一般从掌握部分出题,所以这部分要详记,而且能结合实例 理解部分主要出简答和各种小题型,主记要点,但选择和判断需要对要点或概念有一个内涵的理解,把以要点下面的解释和举例不用记,但要理解
了解部分一般出题占30分左右,以概念\\和重要知识点为重点,主出各类小题,也可出少量简答.
请注意标注在哪一级标题下,上一级标题的标注要求包括了对下级各部分的要求,红色是需要重点关注部分.
可自己对讲义加以复制,进行删减,先记重点,然后再全面,也可先全面,然后再重点.
此讲义不可代替书本,因书本更详细,并有实例,易于理解.讲义只是用来帮助记忆知识点.
第一节 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掌握
黄人颂: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梁志焱:初生到入学前儿童教育
国外学者:胎儿到正式接受教育前的幼年照顾和教育
本书: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幼儿。
我国第一所胎儿学校:1991年12月,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 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胎儿、婴儿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
1、胎儿学校: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由医
学前教育学 教案
学前教育学 教案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
2.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重点、难点) 3.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4.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5.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重点:
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3、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
1、 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背景: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尚未产生。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