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方案设计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方案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方案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方案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建筑问题的综述
【摘要】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同时给地下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建筑物地基而言, 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可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进一步的严重破坏。地质体内的地下水可以由于开挖而涌出或突出;也可以由于人类活动而向地质体内充水,增加湿度,提高地下水水位,所有这些都可以引起地质灾害。而在自然地质灾害形成中,地下水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7O%-8O%的地质灾害的形成都与地下水有关。当建筑物场内有地下水存在时,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及其腐蚀性和渗流破坏等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的稳定性、施工及正常使用都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1、引言 近年,伴随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基引起的工程事故呈上升趋势。地基变形、地基失稳 (剪切破坏)、地基渗流、土坡滑动、地震破坏、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等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我们分析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之时,经常能看到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子出现。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地下水作为一种工农业主要的水源被大量开采,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这种现象在华北平原尤为明显。故而在这些地区勘察和设计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
2、环境对地下
海潮及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
海潮及受其影响的海岸带地下水位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建立趋势项与周期项之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位的实际变化。用线性函数拟合其趋势项,用傅立叶级数拟合其周期项,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周期项函数。用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的误差平方和检验拟合结果,
海潮及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1
周训1,阮传侠1,2,方斌1,欧业成3
1.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2.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
3.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536000
摘 要: 海潮及受其影响的海岸带地下水位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建立趋势项与周期项之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位的实际变化。用线性函数拟合其趋势项,用傅立叶级数拟合其周期项,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周期项函数。用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的误差平方和检验拟合结果,结果表明拟合效果好。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对海潮和岸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预测,预测水位总体上能较好地反映了实测水位的变化特点,适宜于较短时间的预测。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频谱分析,拟合,预测
1引言
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是地下水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意义的
海潮及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
海潮及受其影响的海岸带地下水位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建立趋势项与周期项之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位的实际变化。用线性函数拟合其趋势项,用傅立叶级数拟合其周期项,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周期项函数。用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的误差平方和检验拟合结果,
海潮及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1
周训1,阮传侠1,2,方斌1,欧业成3
1.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2.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
3.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536000
摘 要: 海潮及受其影响的海岸带地下水位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建立趋势项与周期项之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位的实际变化。用线性函数拟合其趋势项,用傅立叶级数拟合其周期项,用频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周期项函数。用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的误差平方和检验拟合结果,结果表明拟合效果好。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对海潮和岸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预测,预测水位总体上能较好地反映了实测水位的变化特点,适宜于较短时间的预测。 关键词: 滨海含水层,频谱分析,拟合,预测
1引言
地下水位变化的拟合与预测是地下水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意义的
地下水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水资源:存在于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量,包括河流、湖泊及600m深度以内含水层中的淡水。
2、地表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地表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表示。 3、地下水资源:存在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地下水量。
4、地下水文学: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量和质、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一门学科。 5、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包括土层)的空隙(包括孔隙、裂隙、岩溶)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6、结合水:受到固相表面引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7、重力水:能在重力影响下发生运动的自由水。
8、持水性:岩土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9、成岩裂隙: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内部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原生裂隙。
10、风化裂隙: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和水、空气、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裂隙。
11、潜水:是指地表以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2、构造裂隙: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
13、给水性:含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释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给水性。 14、地下水:是通过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 15、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 16、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
地下水探测
地球物理仪器报告—
地下水探测
姓名:刘兴兵 班级:076081—24 学号:20081003563
地下水探测
概念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流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循环结构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的贮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资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据不完全统计
地下水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水资源:存在于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量,包括河流、湖泊及600m深度以内含水层中的淡水。
2、地表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地表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表示。 3、地下水资源:存在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地下水量。
4、地下水文学: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量和质、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一门学科。 5、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包括土层)的空隙(包括孔隙、裂隙、岩溶)中的各种状态的水。
6、结合水:受到固相表面引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7、重力水:能在重力影响下发生运动的自由水。
8、持水性:岩土在重力作用下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
9、成岩裂隙:是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内部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原生裂隙。
10、风化裂隙: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和水、空气、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裂隙。
11、潜水:是指地表以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2、构造裂隙: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
13、给水性:含水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释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给水性。 14、地下水:是通过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 15、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 16、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
人工探槽施工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成都北改B标建设北路北延线(蜀龙路五期)工程
蜀龙立交人工探槽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交二航局成都北改B标段项目管理部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 工程设计简况 (2)
2.2 人工挖探坑设计 (2)
2.3 水文地质情况 (4)
2.3.1 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4)
2.3.2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
2.3.3 气象条件 (4)
2.3.4 地质条件 (4)
2.4 工程特点 (5)
第三章人工挖探坑施工 (6)
3.1施工工艺流程 (6)
3.2施工方法及措施 (6)
3.2.1施工准备 (6)
3.2.2探坑开挖 (7)
3.2.3护壁钢筋、模板施工 (10)
3.2.4混凝土施工 (11)
3.2.5探坑回填 (12)
第四章资源计划 (13)
4.1材料计划 (13)
4.2机械设备计划 (13)
4.3人力资源计划 (14)
第五章组织体系 (15)
第六章施工保证措施 (16)
6.1质量保证措施 (16)
6.1.1探坑护壁保证措施 (16)
6.1.2模板工程保证措施 (16)
6.1.3钢筋工程保证措施 (16)
6.1.4混凝土工程保证措施 (17)
实用标准文档
6.2安全保证措施 (
地下水修复技术
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许多国家已采取或正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得地下水修复技术成为现在国际环境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 地下水的主要修复方法包括:
原位修复:监控条件下的自然衰减法(MNA)、渗透性反应强(PRB); 异位修复:抽出处理法(P&T)
MNA
优点是污染物最终能转化成无毒的副产物、无须人为介入、不会涉及到废物的重新产生或迁移、费用低廉、克服机械化修复设施所带来的局限。
缺点是进行长期监测并负担相关费用、时间很长;受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的水文和地球化学条件可能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曾经稳定化了的污染物重新发生迁移;对修复成果产生负面影响;含水层的各向异性可能是场地特征复杂化;生物降解的中坚产物可能比原来的化合物更毒。 P&T
抽取处理法(Pump and Treat,P&T)是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传统经典方法,从污染场地抽出被污染的水,并用洁净的水置换,同时对抽出的水加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对抽取处理系统的监测作为修复措施整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处理后的地下水可直接使用,或者回灌以稀释受污染水体、冲洗含水层,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
该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时间长
地下水监测2
水文监测网布设、维护与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下水监测 第二节 地下水监测内容 第三节 地下水监测站分类
第四节 地下水监测站布设要求、原则 第五节 地下水监测站维护、管理
第二章 基本监测站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基本监测站的监测任务和目的 第三节 基本监测站布设原则与要求 第四节 基本监测站的维护与管理
第三章 统测站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统测站的监测任务和目的 第三节 统测站布设要求与原则 第四节 统测站的维护与管理
第四章 试验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验站的监测任务和目的 第三节 试验站布设要求与原则 第四节 试验站的维护与管理
第五节 试验站的现状与发展 第六节 应用举例
第五章 高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平原区高程测量
第三节 山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高程测量
第一章 水文地质监测
第一节 地下水监测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显得更加宝贵。其中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在饮用、市政、工业、农业等方面在人类生活、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地下水分布和形成的客观规律重要的目的,首先在于如何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水资源贫瘠的地方,我们要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T183-96
地下水监测规范
Regulation for groundwater observation
1996-10-31发布199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目次
1 总则
2 井网规划与布设 3 测验 4 资料整编 5 地下水动态报告
附录A 监测井基本情况表式样及填制说明 附录B 基本监测井的编码
附录C 地下水监测原始记载表式样及填制说明 附录D 地下水监测资料整编成果表式样及填制说明 附录E 地下水基本监测井(站)分布图编制说明 附加说明
1 总则
1.0.1 地下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特别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地下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监测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水利建设规划和为抗旱、除涝、治碱提供设计依据;为地下水水源地建设和管理,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了统一地下水监测的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基本监测井网和统测井网的井网规划与布设、测验、资料整编和编写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