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课文教学设计

“颐和园课文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颐和园课文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颐和园课文教学设计”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颐和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二篇:缪洁 颐和园 教学设计第三篇:《颐和园》教学设计及课后交流第四篇:《颐和园》教学反思第五篇: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颐和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教师补充颐和园的整体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

《詹天佑》课文教学设计优秀3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詹天佑》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阅读,用简笔画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不同的开凿方法及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

2、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课文选取典型素材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知道火车是怎样利用“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华。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詹天佑》。(板书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1至3自然段,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2、3自然段,回顾一下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一艰巨任务的?

(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接受任务的。)

师:正是在国家的危难之际,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足可以看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二、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1、快速默读4-6自然段,思考:围绕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课文选取了詹天佑在铁路施工过程中的哪几项典型工作?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篇一:《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7个生字:颐、耸、阁、舫、眺、堤、态;会写11个生字:殿、廊、柱、栽、筑、阁、朱、堤、雕、狮、态;能自如地运用多音字几。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

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

《颐和园》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优美的语言中感受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手法。在第一课时,我已带着学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了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回顾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我要求他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先自己思考景物有什特点。

接下来,我按照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顺序,分别引导学生分析景物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学习不同的自然段时,我都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景物特点,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颐和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比较突出,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一般能做到自己把握特点,对于较难把握的特点,我就出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先朗读,再抓住关键词来分析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时,比喻、列数字等学生较熟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对于反衬、首尾呼应这两个学生不熟悉的方法,则采用抓住关键词“滑”和“美丽”来逐步带着学生了解写作方法,并让他们明白不同写作方法都是为突出景物特点而服务的。在总结时,我再次归纳作者的写法,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把握,作业当中的记一次游览活动,就是让学生把

颐和园教学反思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颐和园教学反思(1):

《颐和园》教学反思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潜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构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齐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光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潜力、想象潜力、认识潜力和综合潜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用心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潜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到达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三读教学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目的。而学生学习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篇篇

优美的范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

一、粗读课文——读通文本,了解梗概

粗读,日常生活中是指快速浏览、把握大意地粗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它是指学生初次接触陌生文本,以读通课文、大致了解内容为目的阅读方式,也称之为“初读”。初读课文两次较好,主要完成两个教学目标。

1、扫除读音障碍,读通全文

初读课文时,第一遍要求学生边读文边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在读不通顺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完课文后通过自我拼读、查找工具书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对不通顺的地方进行多次练习,直到读通顺为止;第二遍读文要求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可采用指名读、齐读、轮读等形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音的正确与否,纠正错误读音,指导学生

流利、有感情地读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两次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简明扼要地口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学设计最新5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能力: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知识: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六年级学生通过低年级相同主题内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意识,抱有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小,生活圈的闭塞,他们对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得环境问题还缺乏了解与认识,更不懂得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要达到的就是让学生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能实践之于日常行动中。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悦之余,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优质课教学设计 17《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向阳中心小学 申妮娜

17《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向阳中心小学 申妮娜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锻炼品词析句的能力和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插图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 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可用文字的方式表示,也可画图表示)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3、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4、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

略读课文教学实践研究方案(修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中高段“1+N”式略读课文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1)与(2)调换】 1.新版课程标准提供新“支持” (1)进一步倡导课外阅读

2011年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建议有作了一些调整,其中关于课外阅读指导,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关于学生的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此外,还强调“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新版课程标准的这些调整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同时,为教师自主选择有价值的课外阅读篇目,提供了支持和方向。

(2)更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语文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新版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觉,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都提倡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考察。当前关于“语用”的研究,正是立足于《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