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m/M)RT nRT
或 pVm p(V/n) RT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B (或xB) = nB/ nA
A
体积分数 B yBVm,B/
yV
AA
m,A
式中 nA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Vm,A表示在一定T,p下纯气体A的摩尔体积。 yAV m,A为
A
A
在一定T,p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Mmix yBMB m/n MB/ nB
B
B
B
式中 m mB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n nB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
B
B
气体混合物。
y n/n p/p V/V BBBB(3)
式中pB为气体B,在混合的T,V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的分压力。VB为B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p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B = yBp,p pB
B
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对于理想气体
pB nBRT/V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B nBRT/V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U Q W
或 dU δQ δW δ
高中物理化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化学知识点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 2(黄绿色) 、Cl 、Br2(g) (红棕色) 2(g) 、I (紫红色) 、NO2 (红棕色) 3(淡蓝色) 、O ,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有臭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 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 NH
3、H2O、HF 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 4 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 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 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 H2、O2、O3、N2、F2、Cl2;常温呈 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 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
高中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2F 高中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
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大学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5) Mmix=m/n= ?mB /?nBBB
pV=(m/M)RT=nRT ( 1.6 ) (1.1)
式中MB为混合物中某一种组分B
或pVm=p(V/n)=RT 的摩尔质量。以上两式既适用于各种 (1.2)
式中p、V、T及n的单位分别为Pa、m3、K及mol。Vm=V/n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3·mol。R=8.314510J·mol-1·K-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近似于地适用于低压下的真实气体。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1.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1.3)
pV=nRT=(?nB)RT
BpV=mRT/Mmix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顺口溜总结(力学光学电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顺口溜总结(力学光学
电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 定义式:v=s/t 扩展式:s=tvt=s/v 实际运用:
车辆过桥问题:v车=/总时间 回声测距离:距离=声速x时间 反射光测距离:距离=光速x时间 速度的比较:
当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长短,路程长的速度快,路程短的速度慢
当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长短,时间短的速度快,时间长的速度慢 二、声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响度: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声调:振动快,音调高;振动慢,音调低。 音色:人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乐音三要素:响度、声调、音色 光速:340m/s
超声:20000hz次声:20hz
三、光学
光沿直线传播
光速c=300000000m/s
光的反射:反射角=入射角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虚象、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 光的折射:当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模板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
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9、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0、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3、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4、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5、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6、原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免费下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