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六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俄国近代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探究、比较、归纳掌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理解“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和评价;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难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授课时间:2课时 导入新课:
封建生产关系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就是说生产力与
俄国农奴制改革说课稿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说课稿
北沟中学 张喜得
一、说教材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中的一课。
19世纪60——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事件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了解其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②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 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研读史料,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改革是一个国家寻求富国强兵的必经之道。通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农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学案(改革的历史背景)
聂银萍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2、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对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3、了解克里米亚战争的概况,分析失败的原因,理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重点】
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
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背景材料】
1、俄国历史:1147年成立莫斯科公国→ 1240——1480年受蒙古金帐汗国统治→16世纪中叶,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17世纪,彼得一世改革,建立俄罗斯帝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建立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称俄罗斯联邦
2、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
《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民版选修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亚历 山大二世
一、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 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 进程的影响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关系得到了发展。主要是在 南俄黑海沿岸及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9世纪以来, 由于这里靠近国外市场,在农业方面开始采用雇佣 劳动和资本主义技术,广泛种植为出口所需要的谷 物和甜菜。俄国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进 行的,从纺织业开始。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 业出现了机器工厂,以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逐渐增 多。俄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直到五十年代才开始有所 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可以说开始于1815年, 这一年在涅瓦河上出现了第一艘汽轮。
。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 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俄国
385万吨英国
1/15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以上两张表格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 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时间 1800——1810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 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 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 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 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B.彻底解放农奴
选修一第六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案
选修一 第六单元、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课程标准: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⒈经济上: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业方面:地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建立用 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 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 , 代替手工劳动。 ⑵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 的需求。 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 的扩大。 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⒉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⑴农奴:提出废除 ,争取 和 的政治要求。 ⑵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⒊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时间:1825年 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
岳麓版选修1 4.12 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1 4.12 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
新课标三维扫描
知能点1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原因的学习,体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重难疑点突破
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原因:俄国企图进一步宰割土耳其,使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地中海,为进一步向南扩张做 准备;英法则希望扩大在土耳其的商品市场,进一步使土耳其半殖民地化。俄国的扩张企图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结果导致了克里木战争的爆发。19世纪中期,俄国国内矛盾重重,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摆脱危机,1853年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为名,对土耳其发动战争,1854年英法参战,克里木战争全面爆发。
性质:在这场战争中,对土耳其来说具有反侵略的正义性质,但对于主要参战国英国、 法国和俄国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影响:使英法在土耳其乃至于在世界各地的势力得到加强,俄国战败,暴露了俄国农奴 制的腐朽落后,推动了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这次战争挫败了俄国南下的企图,使俄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这次战争使俄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2.俄
对外贸易习题
一.单选题
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 )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制度C 社会民主制度 D 社会法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 A.利用 B.没收 C.改造 D.限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 )开放。
A.发达国家 B.所有国家和地区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贸易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D、利用外资 5、( )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1991年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 A、农产品 B、矿产品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
高中历史选修一改革史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 - 图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时间 课题 年 月 日 第 周 授课时数: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通过对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状况,理解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俄国全面落后的根源,认识俄国改革农奴制的必要性。 (2)通过对改革的酝酿过程的了解,认识亚历山大二世推进改革的目的。 (3)识记解放农奴法令,理解废奴法令的作用。 (4)对“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 (1)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探究19世纪中叶的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困难来认识及农奴制对俄国生产力发展的阻过程与方法 碍作用。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其作用。 (3)通过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评价“二一九法令”,认识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重点 难点 (1)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2)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的认识及其评价。 (1)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2)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知识与能力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