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自考真题
“中外民俗自考真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外民俗自考真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外民俗自考真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外民俗
复习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不要纠结太细的知识点。注意诸如“最XX”和“XX之国”等类似的表述。注意教材中用下划线标出的名词。
第1章 民俗概述
1.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民俗的分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3.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4.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民俗的娱乐功能;民俗的审美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
5.民俗的形成原因: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宗教的原因;地理的原因。 6.民俗与旅游的的关系:1)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接待地的经济效益;2)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作用: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腐朽生活方式的传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
第2章 服饰民俗
1.服饰的发展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除服饰除用于遮身蔽体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
中外民俗
复习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不要纠结太细的知识点。注意诸如“最XX”和“XX之国”等类似的表述。注意教材中用下划线标出的名词。
第1章 民俗概述
1.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民俗的分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3.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4.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民俗的规范功能;民俗的娱乐功能;民俗的审美功能;民俗的维系功能。
5.民俗的形成原因: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宗教的原因;地理的原因。 6.民俗与旅游的的关系:1)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接待地的经济效益;2)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作用: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腐朽生活方式的传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
第2章 服饰民俗
1.服饰的发展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除服饰除用于遮身蔽体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
中外民俗
作业题目
1.比较英美两国的人际礼仪异同。(不少于1000字) 2.试分析我国饮食民俗形成的原因。(不少于1000字)
1.比较英美两国的人际礼仪异同
英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社会上的两大强国,这两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说的是都英语,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着相似的政党体制。作为酒店的工作人员,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遇到英国友人或者美国友人,如何能为不同国籍的客人提供周到又不逾距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英美两国人际礼仪的异同。谈到人际礼仪,不可避免的要说到文化。
英美文化的同源性是不可否认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美国文化传承了英国文化的很多东西。英国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根源。在美国的早期移民中,英国人占非常大的比例。顺其自然,他们就将英国的文化、英国人的性格特征、英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带到了这一片新大陆来了。18世纪,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势力突飞猛进,称霸全球,而美国又是他进行文化和武力侵略的一个重要地区。在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两国又有过多次的合作,因此两国在文化交往中有很多的共同点。共同的文化,衍生出了相同的人际礼仪—女士优先,文明有礼,保护隐私,忌讳星期五、数字13等。
随着历史的演变,文化的传承,独立发展200多年的美国文化由于有不同的社会
中外民俗大题
第一章民俗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 风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
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简答论述 1. 民俗的分类
(1)经济民俗: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包括生产、居住、饮食、商贸、服饰、交通等民俗。
(2)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等民俗。
(3)信仰民俗: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禁忌等。
(4)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口头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 2. 民俗的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二、 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民族迁徙和方式采借。 三、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形成后会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 课程性质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而《中外民俗概论》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象征民俗、信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科技工艺、民间游娱竞技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课程设置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外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国家间、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国际、国内文化旅游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
课程性质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而《中外民俗概论》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象征民俗、信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科技工艺、民间游娱竞技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1
课程设置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外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国家间、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国际、国内文化旅游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4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记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私学的兴起,发端于 A.商代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国学 B.乡学 C.党庠 D.州序
3、荀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A.大儒 B.鸿儒 C.君子儒 D.雅儒
4、先秦时期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理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南朝宋文帝时,开设的专科学校是 A.律学 B.画学 C.书学 D.医学
6、为保证门阀世族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所新创立的学校是 A. 国子学 B.四门学 C.太学 D.鸿都门学
7、王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4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记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私学的兴起,发端于 A.商代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国学 B.乡学 C.党庠 D.州序
3、荀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A.大儒 B.鸿儒 C.君子儒 D.雅儒
4、先秦时期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理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南朝宋文帝时,开设的专科学校是 A.律学 B.画学 C.书学 D.医学
6、为保证门阀世族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所新创立的学校是 A. 国子学 B.四门学 C.太学 D.鸿都门学
7、王
中外电影史论 真题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
名词解释:
1.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 3. 麦克卢汉主义 4. 电子文化
填空
1. 从__至今, 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__, 文学,__,绘画,__,__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 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__, 非叙事影片包括__、__、__、__等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__, __, __,__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__、美国的__、前苏联的__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__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____、法国的___、___等, 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 如__、闪回、__等等, 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 使电影工业进入
中外美术史历年真题
12年中外美术史真题
一, 填空(30分)
1, 唐代张彦远所著的《》被后世誉为“画史之组” 2,“看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谁说的 3,元代宫廷最著名的建筑绘塑大师是波罗国() 4,“四王”的名字
5,晚清意大利传教士()率先将西方画传入中国
6,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5种,其中有产生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3种是()、()、()
7,西方第一步美术史是文艺复兴时()著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
8,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三大师是()、()、()
9,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和() 10,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二, 名词解释(40分)
1, 马踏匈奴 2,《富春山居图》 3,Gothic 4, Baroque 三, 论述题(40分)
1,给了一段材料和石涛的话“艺术当随时代“,说明艺术的发展问题。
2,以西方的一位艺术大师为例,说明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13年中外美术史真题
一, 填空(30分)
1,战国时期的两幅表现引魂升天的帛画是()() 2,宗柄和王微的理论著作是()()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位著名书法家“二王”是指()() 4,明代嘉兴书画收藏家是(),清代的书画收藏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