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评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区域经济评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区域经济评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区域经济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浅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进程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都市圈(也称三大经济圈)先后崛起,并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风向标,成为了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一、三大都市圈规模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九十年代后期,在“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珠江三角洲从气候上看属于热带地区,气候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

区域经济学论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区域管理学论文

地域差异问题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渔业管理)

2010 李卉 1006130109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2

一. 什么是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一,是资源禀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

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

虞城县区域经济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虞城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虞城概况

虞城县位于豫鲁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148万亩,总人口110万,辖26个乡镇、657个行政村。河南省商丘市管辖,地处中华民族发祥地的中原腹地,建县已有1400余年。这里自古人才辈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仆出身的宰相、最早发明汤药的伊尹,号称字圣的造字鼻祖仓颉,最早发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都赫然写在虞城的史册上。虞城现有人口110万,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虞城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率53%,年平均无霜期216天,是一片充满希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土地。

二、虞城县经济建设

2009年,虞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18.9%。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亿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亿元,增长19.1%。出口总额2873万美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0元,增长11%;农民人均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在国外已经历了比较长的时期。本讲主要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出发,着重介绍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运行机制,阐述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考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 ,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如果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产出增长的结果是长期两极分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产出有快速

区域经济差异之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低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全国的轻重工业约有70%在东部沿海地区,内地仅占30%。面对当时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我国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先后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三线建设,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使我国各地呈现均衡发展的势头。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一五”时期,我国将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东北和内地的一些省份。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为了改变原来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必须在全国各地区适当的分布工业生产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种工业布局基本上都投向内地省份。“二五”时期,我国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6.0%,沿海为38.4%,内地和沿海的比例为1:0.69。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投向内地的重点项目占了五分之四,投向沿海地区的重点项目仅占五分之一。在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有222个分布在沿海地区,仅占22%。而且这些项目中多数是重工业项目,包括能源、原材料、机械等。同时,我国也优先在内地和东北地区建设了一批煤炭、电力、

区域经济差异之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低且地区分布不均衡,全国的轻重工业约有70%在东部沿海地区,内地仅占30%。面对当时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我国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先后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三线建设,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使我国各地呈现均衡发展的势头。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一五”时期,我国将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东北和内地的一些省份。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为了改变原来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必须在全国各地区适当的分布工业生产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和种工业布局基本上都投向内地省份。“二五”时期,我国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6.0%,沿海为38.4%,内地和沿海的比例为1:0.69。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投向内地的重点项目占了五分之四,投向沿海地区的重点项目仅占五分之一。在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有222个分布在沿海地区,仅占22%。而且这些项目中多数是重工业项目,包括能源、原材料、机械等。同时,我国也优先在内地和东北地区建设了一批煤炭、电力、

09级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9级北京(通州)班、天津(商工委)班

区域经济学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 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一)空间经济学强调地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 (二)空间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

(三)空间经济学是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有机结合 二、新贸易理论简介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发展过程 (三)新贸易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新经济地理学展望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三)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比较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未来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一)区域模型

(二)国际贸易模型 (三)城市体系模型

第二讲 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一、中国的区域划分

(一)中国宏观区域的比较差异巨大为世界罕见 (二)中国区域划分的标准 (三)中国的区域划分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要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三、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使用的教材是:吴传清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本课程的主要讲述内容包括:导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区际经济传递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和区域治理理论等内容。这次期末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教材的各章节,而在有些章节略有侧重。

二、组卷原则

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要求和内容范围之内命题,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既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重点。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50%、30%。试题中各种层次要求比例为:了解:10%,理解:40%,掌握:50%。

三、试题类型

本次考试的题型分四大题,分别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 判断题包括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2. 单项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3. 简答题包括5道题,每题10分,共50分。 5. 论述题包括1道题,每题16分,共16分。 四、考核形式

期末考核形式为开卷。试卷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按60%的比例计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区域经济学论文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摘要: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在阐述工业区位选择的过程中,系统分析

了工业的合理布局。本文对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分析的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聚集因素等区位因素也是决定工业空间分布的几种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它既适应了我国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背景,所揭示的区位规律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这一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韦伯;工业区位论;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

区位是某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场所,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探讨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1]。韦伯(A.Weber)是德国经济学家、工业区位论的创

始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在上个世纪初创立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我们现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他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杜能环”,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尚未涉及工业区位分析。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欧资本主义出现了空前繁荣,特别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机械、纺织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1-21
【bwwdw.com - 博文网】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5卷第 4期20 0 6年 7月

V0 . No. 135 7

J JN F R S R C EN E AN E HN 0G I O E T Y S I C D T C OL Y J

J l.0 6 uy 2 0

文章编号:05— 1920}—04—0 10 72{060 4 01 4

中图分类号:0 . 37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林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分析韩杏容,自谦,夏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 8 ) 003摘要:文在概述了经济增长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析了林业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因素。以林业区际协本分

调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一种以林业区域资本、人力、技术、制度为动力因素的区际间优势Z l业产业发 Ea林"展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带动整体林业经济发展的林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框架。关键词:业区域经济;长模式;架林增框

An lsso rwt d frgo a o e ty e o o n C ia ay i n g o h mo e o e in lfrsr c n my i h nHAN Xi g— rn n o g,XI Z— qa A i in,Z 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