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变态心理学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变态心理学练习题一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变态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临床心理评估是指通过观察、会谈和测验等手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描述的方法和过程。通过临床评估,可以描述和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是否异常,分析评价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辅助诊断。

3.恐怖症(phobia),又译为恐惧症,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4.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的一种心理障碍,它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冲动意向,尽管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是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或多余的,虽极力摆脱和排斥,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和焦虑。

5.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 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

A. 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B 3 “ 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 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C

4 “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 ,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 . Broca 失语病人产生的

B . Wernicke 失语病人产生的

C .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 .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 答案:A

5 “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

B.结论

C.心理模型

D.问题表征 答案:A

6 Gholson 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

A.假设检验

B.刺激偏好

C.维量检验

D.位置交替 答案:C

7 Levine 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 答案:D

8 Neisser 于()年出

变态心理学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变态心理学知识

基础教研室 易万清

23岁的韩国学生 赵承辉(音译)

心理活动的结构图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 心理过程 心 理 活 动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人格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等

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三原则 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特点:形式或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幻觉(听到或看到的客观不存在)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思维形式障碍(如强制性思维) 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

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 “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以认知与客观现实一致性为前提

有无“现实检验能力”

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三原则 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 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正常:遇到高兴的事(认知),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手舞 足蹈(意志行为) 异常:愉快的事(知),愉快的心情(情),痛苦的表情及行 为等 典型的强迫性神经症,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

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三原则 第三,人格的相

变态心理学考试重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变态心理学

1、变态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障碍与异常心理的科学;研究心理学异常、表现形式、原因、机制、鉴别、评定的方法,矫正、预防和措施。 2、工作重点:描述现象、发现原因、治疗干预 3、各种不同的判别标准:

(1)Barlow和Durand:心理上的失调、感到痛苦或受到损害、非典型性的反应

(2)Nevid,Rathus和Greene:不同寻常的行为、社会不能接受或打破社会常模的行为、对现实的解释或感知是错误的、个体处于明显的痛苦之中、行为是非适应性的或是自我挫败式的、行为是危险的

(3)张伯源、陈仲庚:以个体的经验为标准、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 4、发展历史人物:

希波克拉底:由自然因素造成的 柏拉图:生理需求驱动 加尔:颅相学

弗洛伊德:与内心冲突有关,冲突与性欲有关。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点 5、大脑的主要结构

额叶:语言能力、精细的自主运动、高级的认知功能 颞叶: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加工系统

顶叶:感觉的内在整合中心,调控运动和躯体感觉 枕叶:控制是觉得分辨和视觉的记忆

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内啡肽、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7、对生物医学模型的评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 )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 法称为( )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

1、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三、重点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单个神经元负责传导刺激的部位是: A 树突 B胞体 C轴突D突触 2.流体智力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后天的学习B先天的因素 C社会文化 DA和B

3.除嗅觉外,感觉信息进入大脑的最后一个信息中转站是: A海马 B下丘脑 C丘脑 D桥脑

4.有关情绪与情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情感是情绪在基础上形成的 B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则具有稳定性

C情绪具有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持久性D情绪具有深刻性,情感具有激动性 5.同样是遇到交通堵塞,张力焦躁愤怒,而李飞却很平静。下面哪种情绪理论能解释这种情绪反应的差异?

A评定-兴奋理论 B两因素理论

C面部反馈理论D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6.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区是: A小脑 B海马 C 杏仁核 D下丘脑 7.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A色调、波长和饱和度 B色调、明度和照度 C波长、明度和饱和度 D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8.小明要出门旅行,妈妈叮嘱他带上大约15种左右的必备物品,根据Miller 的观点,若小明没有用笔记下妈妈话,他大约记住物品的数量是: A少于5个 B 10-12个 C 5-9个 D 15个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发展心理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 得 分

11、皮亚杰认为婴儿主要在动作中进行思维,因此,婴儿的思维处在其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13、“在研究儿童心理时不允许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

A.矛盾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

14、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解释、说明,是发

展心理学研究的( )功能。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15、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婴儿期是指( )的儿

变态心理学(最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主讲:李凤霞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也并非全部异常。

?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

?精神病学侧重研究:异常心理诊断、治疗、转归和预防,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1、 变态心理学:,

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2、 精神病学侧重研究:

异常心理诊断、治疗、转归和预防,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 西方人最早关注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时代——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希波克拉特 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

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魔鬼附身

?

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整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整理

第一章 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学校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四大理论派别(一一对应)

(1)行为主义

桑代克:学习的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率、练习律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 理解并举例:

泛化 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消退:学会的反应渐渐消失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条件作用:

把学习任务与积极、快乐的事件相联结、帮助学生成功地摆脱产生焦虑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适当地辨别和泛化。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社会学习 华生:环境决定论

(2)认知学派(强调内省): 格式塔:强调整体、完型

托尔曼:位置学习实验(迷宫) 潜伏学习实验(艾宾浩斯内省法)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奥苏伯尔有意学习的本质 韦果斯基 皮亚杰 加涅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无意识、动机 (4)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3、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简答)

(1)整体化:学生:知情意志——即研究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2)本土化:适应中国的教育实际 (3)渗透性:学科要联合、渗透 (4)重视学校实践

变态心理学-课堂笔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变态心理学

耿文秀博士 华东师大心理系

病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偏离常态的各类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对社会适应功能的损害及其干预、矫治和预防。

目录

第一章 研究和对待“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

第二章 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病因学研究 第三章 临床评估、诊断及心理治疗 第四章 焦虑障碍 第五章 心境障碍 第六章 精神分裂症

第七章 与发展相关的障碍 第八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 第九章 人格障碍

第十章 老化与认知障碍 第十一章 化学物质成瘾障碍

第十二章 同性恋、性别认同障碍与性行为异常 第十三章 生活应激与应付 第十四章 抗精神疾病药物

第一章 研究和对待“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对“异常”行为的界定

1、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 超凡脱俗?怪异?精神疾患? 1、《离骚》:屈原——颛顼后裔,名正则,号灵均。

在屈原时代,与世人太不合拍,当时人们可以把他看作怪人 2、“纫秋兰以为佩??高余冠之岌岌矣,长余佩之陆离??” 3、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4、“竹林七贤”:阮籍,大醉于嫂伴??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特立独行/非“中庸之道” 跨文化/跨时空差异

“异常”行为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