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学案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学案答案人教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九年级物理学案答案人教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九年级物理学案答案人教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物理学案9.2
学案设计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会应用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4.认识连通器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
学点一:液体压强
活动体验:在甲图中,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表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受重力;在乙图中,侧边开口处包有橡皮膜,往容器中加水,橡皮膜凸起,说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这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
了解压强计:
(1)结构:压强计主要由U形玻璃管、橡胶管、探头三部分组成。
(2)原理:对探头的橡皮膜有压强时,U形玻璃管内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就越大。
(3)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归纳总结: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 ,且具有 。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 。 学点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探究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把压强计的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分别把压强计的探头朝上、朝侧面、朝下放置,观
学案设计
察压强计的高度差,分别填入表格中。
深度 探头方向 压强计的高度差 同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6.2密度
八年级物理科导学案
课题:6-2《密度》使用时间:第周课型:新授课执笔:审核: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学习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密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能记住一些物体的质量;
4、理解密度的单位,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重难点预见】理解密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或不相同);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或小);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或不变)。
2、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符号是;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的基本单位是,该单位的符号是;有时也用做密度的单位,其符号是。
3、找出并记住一些物质的密度:铜、铁、铝、冰、水银、水、酒精、汽油。
◆合作探究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铝块做实验,研究铝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取大小不同的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并测算出它们的体积,将数据填入教材表中;
2、在教材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3、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结论:。
二、学习密度的概念和
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学案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 、 学习目标
1、 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在空气中声以波的
形式传播
o
3、 记住声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能利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4、 学会提出问题然后猜想再用实验验证的基本方法,培养对生活中的现象好奇和探究心理
二、 学习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学习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方法
猜想、实验 观察 总结 练习
四、 学习过程
1 共同学习: 一同学对着离他很远的一座山大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问山离他的距离
是多少?如果他离山的距离是170m,问此同学多长时间后听到回声?
2独立思考:
(一)课本练习p16 1、3、4 题 (二)补充练习
1.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2.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
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学案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 、 学习目标
1、 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在空气中声以波的
形式传播
o
3、 记住声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能利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4、 学会提出问题然后猜想再用实验验证的基本方法,培养对生活中的现象好奇和探究心理
二、 学习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学习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学习方法
猜想、实验 观察 总结 练习
四、 学习过程
1 共同学习: 一同学对着离他很远的一座山大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问山离他的距离
是多少?如果他离山的距离是170m,问此同学多长时间后听到回声?
2独立思考:
(一)课本练习p16 1、3、4 题 (二)补充练习
1.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2.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
九年级物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九年级物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一学情分析
本九年级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基础不牢固,而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看:优等生(总分为100分的,80分以上)没有一个,总分60分的试卷,最高分达到41分,还差5分才能达到;学习发展生(总分为100分的,60分以上的,有望提升到优等生的人)所占比例较低,91班有九个,其中有几个是接近40分的,92班没有一个;后进生(低于60分以下约10以内的,有望提升到学习发展生的人),对于91班所占比例较大,而92班也有小部分的人。总体情况分析:优等生没有,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较小,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91班)。其中学习发展生大多对学习热情较高,但对自身要求不高,自律性不强,例如上课开小差,没有认真对待课堂笔记与练习,缺乏不懂就问,刨根问底以及课外加强练习的求学精神,因此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况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如91班的张立挺、林泽辉、谭龙燕、李楠、任梦瑶等。而对于占比例较为重的后进生,从平时的教学当中,我留意到,这样的学生分为两极化,一类是学习较为刻苦,认真上
九年级物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九年级物理学情分析及教学对策
一学情分析
本九年级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基础不牢固,而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看:优等生(总分为100分的,80分以上)没有一个,总分60分的试卷,最高分达到41分,还差5分才能达到;学习发展生(总分为100分的,60分以上的,有望提升到优等生的人)所占比例较低,91班有九个,其中有几个是接近40分的,92班没有一个;后进生(低于60分以下约10以内的,有望提升到学习发展生的人),对于91班所占比例较大,而92班也有小部分的人。总体情况分析:优等生没有,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较小,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91班)。其中学习发展生大多对学习热情较高,但对自身要求不高,自律性不强,例如上课开小差,没有认真对待课堂笔记与练习,缺乏不懂就问,刨根问底以及课外加强练习的求学精神,因此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况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如91班的张立挺、林泽辉、谭龙燕、李楠、任梦瑶等。而对于占比例较为重的后进生,从平时的教学当中,我留意到,这样的学生分为两极化,一类是学习较为刻苦,认真上
九年级物理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学科期中质量调查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3
kg/m) A.2.5 kg B.25 kg C.250 kg D.2500 kg 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密度
3、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1.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如图1所示,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图1
2. 一个空瓶质量为m0,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m1。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后总质量为m2,再往瓶中装水至满瓶后的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
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
以 、 、 、的形式存在。物
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
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
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 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物
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
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
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
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