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小抄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小抄”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小抄”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小抄”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问答题

1.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2.简述供求定理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

3.简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 (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用IS一LM模型说明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要求作图)

(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LM0移动到LM1),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Y0增加到Y1),利率下降(从i0下降为i1);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LM0移动到LM2),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从Y0减少到Y2),利率上升(从i0上升为i2)。

2、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 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

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2)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减。

(3)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增。 (4)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最低。

3、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2)基数效用论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采用

西方经济学小抄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稀缺性:指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发生商品的最大组合。 3.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4.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的市场经济制度。

5.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制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6.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7.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8.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二.简述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1)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而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

教育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教育学

第一章

▲现代教育呈现出的全新特征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20世纪后半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学习的四个学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新课改倡导的四大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 ①入学机会均等

②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 ③教育结果的均等

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 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①教育普及化的开始②“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③教育法制化的形成④教育民

植物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细胞壁可分几层,各由什么成分组成。

胞间层(果胶质)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少量蛋白) 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

2.植物世界五颜六色,请说明颜色是由什么产生的。

答:植物的颜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花色、叶色和果色。 ①. 绿色:叶片中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 ②.黄色,红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 ③.花瓣:细胞中含花色素。 ④.果实:细胞中含有色体

3.请对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的类型、来源、分布、结构及功能列表说明。

分生组织 类型 原分生组织 来源 分布 根尖、茎尖 结构 细胞小,壁薄,质浓,核大,细胞器丰富,无液泡或小,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初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分裂分化 根尖、茎尖 细胞原生质量减少,液泡数量增多并变大 次生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脱分化 薄壁组织 同化组织、贮藏组织、传递细胞、贮水组根或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的植物体各处 细胞一般较大,液泡大,原生质少,排列疏松,具明显胞间隙 同化,贮藏,物质信息交流,贮水,通气,吸收 根,茎侧面 如同初生分生组织 细胞已开始分化,但仍继续保持分裂能力 保持分裂能力 功能 保持分裂 织、通气组织、维管形成层和吸收组织

语言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Chapter 1

4. Do you think that onomatopoeia indicates a non-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Answer:No matter you say \a word is onomatopoeic we should first know which sound the word imitates. Just as what is said in Chapter One, in order to imitate the noise of flying mosquitoes, there are many choices like \and \They both bear more or less resemblance to the genuine natural sound, but \mean the noise while \

6. Does the traffic light system have duality? Can you explain by drawing a simple graph?

Answer:T

植物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细胞壁可分几层,各由什么成分组成。

胞间层(果胶质)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少量蛋白) 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

2.植物世界五颜六色,请说明颜色是由什么产生的。

答:植物的颜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花色、叶色和果色。 ①. 绿色:叶片中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 ②.黄色,红色:类胡萝卜素,叶黄素。 ③.花瓣:细胞中含花色素。 ④.果实:细胞中含有色体

3.请对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的类型、来源、分布、结构及功能列表说明。

分生组织 类型 原分生组织 来源 分布 根尖、茎尖 结构 细胞小,壁薄,质浓,核大,细胞器丰富,无液泡或小,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初生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分裂分化 根尖、茎尖 细胞原生质量减少,液泡数量增多并变大 次生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脱分化 薄壁组织 同化组织、贮藏组织、传递细胞、贮水组根或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的植物体各处 细胞一般较大,液泡大,原生质少,排列疏松,具明显胞间隙 同化,贮藏,物质信息交流,贮水,通气,吸收 根,茎侧面 如同初生分生组织 细胞已开始分化,但仍继续保持分裂能力 保持分裂能力 功能 保持分裂 织、通气组织、维管形成层和吸收组织

土力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又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特征:固态水是指存在于颗粒矿物的晶体格架内部或是参与矿物构造的水,液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态水是土中气的一部分。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运动着的。工程实践中的流沙、管涌、冻胀、渗透固结、渗流时的边坡稳定问题都与土中水的运用有关。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及曲率系数Cc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u和Cc数值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不均匀系数Cu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曲率系数Cc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示是否有某粒组缺失的情况。评价:(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3说明土的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的物理概念和相互联系,比较同一种土各重度数值的大小。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湿润、干燥状态下的重量,它们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

食品化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食品中的水分

1食品的水分状态与吸湿等温线中的分区的关系如何? 2食品的水分活度Aw与食品温度的关系如何?

3食品的水分活度Aw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如何?(水分活度对食品稳定性/品质有哪些影响?)

4在水分含量一定时,可以选择哪些物质作为果蔬脯水分活度降低剂? 5水具有哪些异常的物理性质?并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6食品的含水量和水分活度有何区别? 7 如何理解液态水既是流动的,又是固定的? 8水与溶质作用有哪几种类型?每类有何特点?

9为什么说不能用冰点以下食品水分活度预测冰点以上水分活度的性质? 10 水在食品中起什么作用?

11为什么说食品中最不稳定的水对食品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12冰对食品稳定性有何影响?(冻藏对食品稳定性有何影响?)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克服冻藏食品的不利因素?

13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4试述几种常见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15 水分活度、分子移动性和Tg在预测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有哪些?请对他们进行比较? 16 为什么冷冻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冷冻?

17 食品中水分的转移形式有哪些类型?如何理解相对湿度越小,在其他相同条件时,空气干燥能力越大?

第二章 食品中的糖类

1为什么杏仁,木薯,

统计学问答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1、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推算总体指法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指法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的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单位的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的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断误差既不知道也不能控制。

2、在近期的辩论中,一位政治家称,由于美国的平均收入在过去的四年中增加了,因此情况正在好转。他的政敌却说,由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