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中国文化史考试题
“大一中国文化史考试题”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大一中国文化史考试题”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一中国文化史考试题”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题型:名词3个,列举2个,(简答、问答、论述)各1~2个
第二讲 忠君观念
一、忠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1夏商西周时期:
以宗法制和天命论维护君主统治 2春秋战国时期:
(1)忠,最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忠诚。 (2)忠,开始有条件地指向君臣关系。(孔子: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孟
子:对等的君臣关系,“仁义”为最高原则) (3)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忠君观念。(荀子:强调臣对君单方面的顺从。
韩非子:君主树立无上权威,臣子无条件忠君) 3汉代,忠君观念的确立
(1)董仲舒 君权神授(君主是“天”在人间的最高代表、以阴阳学解释君臣
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 (2)《白虎通义》三纲学说 4宋以后的忠君观念
(1)突出了皇权的无上意义与臣属的绝对服从
(2)不忠于君不仅违反了最高道德标准、而且是最大的罪恶 (3)忠君的范围扩大到了生产经济方面 (4)君主专制符合“理”
二、孔孟与韩非子对于忠君观念的不同观点
孔孟 1忠君是有条件的 韩非子1君权至高无上 2君臣对等、相互利用 2君尊臣卑 3臣对君并非从一而终 3臣对君无二心
三、谈谈你对历史上忠君人物的看法(开放性试题)
提纲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20分 二、填空题 三、连接题
四、简答题 言简意赅 五、问答题
一、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三个方面的现实需要:世界人民的需要
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个人提高素养的需要
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孔子的学说 东方智慧—儒、道两大思想为代表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以政治为第一取向的阶段
以经济为第一取向的阶段 以文化为第一取向的阶段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外在形态:统一性(发展中以华夏(汉)文化为核心);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 内在品质:哲学的(天人合一、中庸和正)
宗教的(儒、释、道、理学) 伦理的(重伦序、忠孝、讲谦让) 美学的(和乐与美感)
三、
1上古文化集团:华夏集团(西北、三皇五帝除伏羲外均属这一文化集团、仰韶龙山文化) 东夷集团(东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蚩尤、后裔) 苗蛮集团(南方、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伏羲女娲) 2周人的文化维新
制度体系:宗法制、分封制
文化创新:制礼作乐(礼乐刑法) 礼制内核:亲亲、尊尊、别贵贱序尊卑 3中国文化发展 (1) 九分法
上古(中国文化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中国文化轴心时期)--秦汉(帝国文化统一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纲
大学中华文化史超强复习提纲资料
导论
一、释“中国” 1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
2 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二如国境之内,
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
3 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 4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二、释“中华民族”
1 从时序划分,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 2 其核心单字“族”,原义“矢锋”(箭头),引申
为众。
3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
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
4 由“民族”和“中华”组成复合词,出于晚清。 5 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誓词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一语,是对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
三、释“文化”“文明”
1 “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二物相接。“文”与“化”的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
2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615017 学分: 2 总学时:36
说 明
【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史》为外语专业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使外语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外国的语言文化。
【教学任务】
讲授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阐明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文化的整体风貌和内部结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儒家文化,道家和道教文化,佛家文化等等。 【教学原则和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 【先修课程要求】
学生已经学过中国通史。 【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内 容 学 时 安 排 理论 课时 4 4 6 8 8 6 36 实验 课时 习题 课时 上机 课时 小计 4 4 6 8 8 6 36 一、文化学概论 二、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发展的历史背景 三、中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01
1
得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871年, 泰勒 发表《原始文化》一书,第一次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
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物质、精神的 生产能力 ,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新产品,包括一切 社会形态 。
4、 心态文化层 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
5、中国大地上文明运动的核心区域是中原地区,它是借助于 国家权力 的形成。
6、中国古代专制政体得以长期持续,与其紧密相连的是 宗法制 延绵不绝。
7、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伦理性 。
8、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融会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 动态 文化系统。
9、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表达为“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 ”八个字。 10、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强调的是 人 。
1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中世纪以前以 神 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迥然而异,它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12、我国笛子的鼻祖是 贾湖骨笛 ,距今约8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01
1
得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871年, 泰勒 发表《原始文化》一书,第一次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
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物质、精神的 生产能力 ,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类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新产品,包括一切 社会形态 。
4、 心态文化层 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
5、中国大地上文明运动的核心区域是中原地区,它是借助于 国家权力 的形成。
6、中国古代专制政体得以长期持续,与其紧密相连的是 宗法制 延绵不绝。
7、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伦理性 。
8、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以儒、释、道文化为主流,融会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时代主要文化形式的 动态 文化系统。
9、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表达为“ 刚健自强、贵和尚中 ”八个字。 10、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强调的是 人 。
11、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中世纪以前以 神 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迥然而异,它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
12、我国笛子的鼻祖是 贾湖骨笛 ,距今约8
中国文化史标准答案答案
标 准 答 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广大的疆域 ,纵深的腹地 ,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 ,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 ,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 ,其势宜合而不宜分 ,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也使中国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 。 ② 从地理环境看 ,三面陆地 ,一面临海 ,北面多沙漠 ,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
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 ,东面和南面是大海 ,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 ,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条件 ,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 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 ,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
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高低相差很大 ,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 “不同的地形 ,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 ,孕育了不同的人文 ,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
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导论
第三节:中国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是在地域辽阔的东半球生成,具有半封闭性,其生产方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 主,社会组织以宗法——专制体制为主
(1):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统治阶级治国注重道德感化的威力,强调劝善惩恶,
见贤思齐,这种伦理型文化教育人民为理想而献身,颂扬高尚的情操和名节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兼蓄,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中国文化具有务实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征 (4):中国文化具有连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5):中国文化具有重人事、轻宗教,重现实,轻来世的特点 (6):近代中国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以改造和消化吸收,定能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原始文化中国文化的最初历程
第一节:中国人起源的传说与考古学证据 1:白种人:欧罗巴人种 黑种人:尼罗格人种
2: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造的工具只能是对现有自然物的加工,这些自然物有木,骨,
牙,石等,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有石质工具最容易保存下来,考古学上称
之为旧石器时代
3:
史学的人文关怀----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在研读
谈史学的人文关怀
----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在研读
中国历史学的起源如果从三代时期设立史官开始已经有四五千年
的历史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历史学不断地发展不断细化,从蒙昧
时代的巫、医、吏换乱一体,到孔子根据鲁国史编纂春秋,根据过往
政令编辑尚书,史官从巫医中分离,史学开始走向化专业化道路。后
世又经太史公私人著史到魏晋南北朝至唐官修史书的出现和制度化,
国人无论是正统史学研究还是权威编纂都渐趋上层化,政治化,以至
于成为 “帝王将相之家谱”。最终到了明清的时候,史学更加精细化
变成了考据学训诂学,于是有了乾嘉学派,有钱大昕、孙貽让这样极
少数的朴学大师,史学也因过于细碎被诋毁为细枝末节之学。回顾中
国数千年来史学之发展,貌似历史学越来越脱离大众,史学的主体不
再是人民而是“帝王”,史学工作者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刀笔小吏而是
越发稀少的巨擘硕师,越来越细化发展的史学没有更加贴近人民反而
成为难以接近之学,实在是我过史学发展几千年来一件悲哀的事情。
于是我们不禁思考中国的历史学真的离中国人那么远吗?这个
疑问遗留心中许久,知道我上大学之初读到钱宾四先生的《中国文化
史导论》一书时我才在这个问题上豁然开朗。中国之历史学作为数千
年来中国文化传承之重要组成部分不失完全绝对的脱离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 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 B.老挝 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 (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 (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 )(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