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电子书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电子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电子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电子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数学上册 说课稿 北师大版
2.1数怎么不够用了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怎么不够用了》,本节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和数的运算,对本节的学习有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部分,是对小学所学数的范围的补充,特别是首次提出了负数的概念,是以后学习绝对值、数轴、相反数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正负数及零的含义。
2、知道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对正负数做一些简单的应用,对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现象做一些了解。
3、通过本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四、
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案 北师大版
3.5去括号
教学目标:1.会用去括号进行简单的运算.
2.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教学重点: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依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想一想 如图:防护林带有多长?水渠有多长? 4b 农 a 蓄水池 田 b 3a 防护林 ——— 水渠
防护林长为: 水渠长为: 二 . 知识新授 做一做 填表: a 5 b c a+(-b+c) a-b+c a-(-b+c) a+b-c 2 -1 -6 -4 3 你发现了什么?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 括号前面是“-”号, 试一试 1 填空:
(1)a+(-b-c)=
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案 北师大版
3.5去括号
教学目标:1.会用去括号进行简单的运算.
2.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教学重点: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依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想一想 如图:防护林带有多长?水渠有多长? 4b 农 a 蓄水池 田 b 3a 防护林 ——— 水渠
防护林长为: 水渠长为: 二 . 知识新授 做一做 填表: a 5 b c a+(-b+c) a-b+c a-(-b+c) a+b-c 2 -1 -6 -4 3 你发现了什么?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 括号前面是“-”号, 试一试 1 填空:
(1)a+(-b-c)=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时闯关】北师大七上数学5.6“希望
初中-数学-打印版
5.6“希望工程”义演
1.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一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打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A.3场 B.4场 C.5场 D.6场
2.一个办公室有5盏灯,其中有40瓦和60瓦的两种,总的瓦数为260瓦,则40?瓦的灯泡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某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依次是(). A.1400和2800 B.1900和2300 C.2800和1410 D.2300和1900 4.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共有24?个头,?68?只脚,?那么这个笼中的鸡有______.5.父亲和儿子下棋,父亲赢一盘记2分,儿子赢一盘记10分,下了18盘后两人得分相等,父亲赢了_______盘,儿子赢了_______盘.
6.某地抢险救灾中,A处有52名战士,B处有36名战士,现又从别处调来92?名战士支援
A、B两处.如果要使A处的人数是B处人数的2倍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2.3 绝对值 导学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七年级同步导学提纲(8)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3 绝对值
【知识梳理】
1、什么叫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例如+5的绝对值等于5,记作|+5|=5;-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
2、绝对值的特点有哪些?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例如,|4|=4 , |+7.1| = 7.1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例如,|-2|=2,|-5.2|=5.2
(3)0的绝对值是0.
容易看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如|-5|=|+5|=5.
若用a 表示一个数,当a 是正数时可以表示成a >0,当a 是负数时可以表示成a <0,这样,上面的绝对值的特点可用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
(1) 如果a >0,那么|a|=a ;
(2) 如果a <0,那么|a|=-a ;
(3) 如果a =0,那么|a|=0。
3、绝对值在本节课中的应用――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由于绝对值是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则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这个数的点就越靠左边,因此,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重点难点】
重点:(1)绝对值的概念;
(2)化简;
(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总复习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复习目标:
1、 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并能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特征。
2、 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3、 亲身经历切截正方体的过程,体会面与体的转换,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4、 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会画正方体及简单组
合的三种视图,并在小正方体内填上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 5、 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拓展思维空间。
二、知识结构网络
三、重点知识点点拨
1、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顶点,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球:由一个面围成的几何体。
2、展开与折叠 (1)棱柱:如图1所示的棱柱,上底面是五边形A'B'C'D'E',下底面是五边形ABCDE,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形状都相同,这个棱柱有5个侧面,当它为直棱柱时,5个侧面都是长方形,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总复习
章后归纳总结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单项式: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二、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a=a。
六、幂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a。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b =(ab)。
八、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九、零指数幂: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1(a≠0)。 十、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a
p
n
n
n
m
n
mn
m
n
m+n
1a
p
(a 0)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拓展
探索规律专题
1、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x,?2x2,4x3,?8x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7个单项式为 ;第n个单项式为
2、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的值是( )
3、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 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到_ 条折痕 .如果对折n次,可以得到 条折痕 .
4、观察下列等式:
1.42?12?3?5;2.52?22?3?7;3.62?32?3?94.72?42?3?11; 则第n(n是正整数)个等式为________.
5、现有黑色三角形“▲”和“△”共200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 ▲△△▲△▲▲△△▲△▲▲…则黑色三角形有 个,白色三角形有 个。 6、 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当梯形的个数是n时,图形的周长是 . 1 1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
郑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数学组
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授课时间:65—70课时
授课教师:七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
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4、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够进行幂的运算及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
2.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4.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图形与几何
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习有条理表达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总复习
章后归纳总结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单项式: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二、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a=a。
六、幂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a。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b =(ab)。
八、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九、零指数幂: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1(a≠0)。 十、负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a
p
n
n
n
m
n
mn
m
n
m+n
1a
p
(a 0)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