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教案
“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完整版)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
军事地形学基础知识
第一课:基本常识
军事地形学,是根据军事行动的需要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为什么要研究和利用地形呢?因为军队的一切战斗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学习军事地形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熟练地掌握识图、用图的技能和要领,达到行动时判定方位不迷向、到实地能对照地形选准位置、按照地图行进不走错路。为了识图、用图,还必须先了解绘制军事地图的一些基本原理。
绘制地图的基本原理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地貌: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如山地、平地等。
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图)则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投影图。
完成军事地图的绘制,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一)地图的投影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自然球体,而军事地图是一个平面图。为了解决地球曲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的矛盾,采用的是高斯投
影的原理。即用横圆柱面套在地球椭体的外面,与中央经线相切,并使横圆柱轴通过地心,然后根据等角不变的道理,用数学的方法将地球的经纬投影到横圆柱面上,再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描绘在平面图上。我国规定,从1:2.5万至1:50万比例尺的地图,采用经差6
军事地形学(教材)
—1—
军事地形学基础
第一章 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3
第一节 地形的概念及分类 ................................................... 3 第二节 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其对行动的影响 ........................ 3 第二章 地形图知识 ................................... 9
第一节 地图概述 .................................................................. 9 第二节 地图投影 ................................................................ 12 第三节 地形图比例尺 ......................................................... 15 第四节 坐标系 ....................................................................
军事地形学(教材)
—1—
军事地形学基础
第一章 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3
第一节 地形的概念及分类 ................................................... 3 第二节 各类地形的特点及其对行动的影响 ........................ 3 第二章 地形图知识 ................................... 9
第一节 地图概述 .................................................................. 9 第二节 地图投影 ................................................................ 12 第三节 地形图比例尺 ......................................................... 15 第四节 坐标系 ....................................................................
2015年-军事地形学作业题(无水印)(1)
2015年军事地形学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军事地形学: 地图: 地图比例尺: 等高线: 等高距: 坐标: 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经度: 方位角: 偏角: 地物符号: 配置符号: 起伏频率: 切割度: 土质: 房屋: 街道:
街区: 普通地图: 地形图: 高斯投影: 倾斜改正: 真子午线: 真方位角: 地图分幅: 图幅编号: 地形图图式: 地物: 测量控制点: 独立地物: 居民地: 地貌: 首曲线: 计曲线:
二、填空
1.地图的精度是随着比例尺的缩小而降低的,地图比例尺越,则误差越,图上量测的精度越。 2.地物符号的图形,依其形状,其特点是:图形与地物,图形与地物的,图形与地物的。 3.大比例尺地形图,只绘平面直角坐标网,不绘,东、西内图廓线为线,南、北内图廓线为线。
4.地理坐标的起算,全世界是统一的。经度,从格林威治天文台为起算,向东、西各;纬度,从起算,向南、北各。 5.偏角的种类有,,三种。
6.1:2.5万地形图上,平面直角坐标方格网边长为厘米。
7.概略标定地图时,将地图的方,对向现地的方,地图即已概略标定。
8.不依比例尺地物符号其定位点的规定是:图形中有点的,几何图形在,底部宽大的在,底部为直角的在,组合图形在,其它图形
法律基础知识教案a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海门中专大专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法律基础
授课教师 查天保
任教班 10D06、10D07
所在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第一章 宪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应了解的知识: 我国的国家性质
1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权的含义
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2.通过学习学生应识记的知识: 我国宪法关于治国方略的规定 我国的立法机关 我国的司法机关
3.通过学习学生应理解的知识: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国家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
4.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特点,
判断某一特定情况下公名民的行为是正确行使了权利,还是滥用了权利。
教学重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2.宪法在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的作用。 3.宪法在规范国家权利运行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公民与人民两个概念。 2.平等与“合理的差别”。 3.公民权与人权。
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现有文化基础选择:讲授、读书指导等方法 授课时数:四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的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
教 案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 应用电阻串并联关系和欧姆定律,计算图中 R2 的电流: 学生活动 内容 时间
一、 引入 新课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5 分钟
列出式子。 增加难度,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源,这时电路有 3 个电阻,2 个电源,似乎很简单,可是你试一试,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 并用欧姆定律求解吗?
(一)复杂电路 二、 讲授 新课 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求解的电路称为复杂电路。如上 图所示。 2、描述复杂电路的基本概念 (1)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称支路。它由一个或几个相 互串联的电路元件所构成。含有电源的支路称有源支路,不含 电源的支路称无源支路。 (2)节点:3 条或 3 条以上支路所汇成的交点称节点。 (3)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都称回路。一个回路可能只 含一条支路,也可能包含几条支路。 (4)网孔:不可再分的回路称网孔,也称独立回路 重点提示: 网孔都是 回路, 但是 回路不一 定是网孔。 10 钟 分
3、课堂练习,
电路中哟几个支路?几
个节点?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二)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它指出:在任一瞬间, 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
英语基础知识教案
26个英文字母 印刷体与手写体 对照表 辅音
[ p ] pot pig put people piano [ b ] book bag big job bear but [ t ] tooth teacher tea table task [ d ] dog dig duck dad double [ k ] cake keep cat cup cap [ g ] grandpa girl green good god [ f ] father fat foot full fit [ v ] five very vent drive vary [ s ] small study bus yes must [ z ] jazz zoo zero clothes zig
[ θ ] eighth forth tenth eleventh ninth [ δ ] those these that this there [ ? ] cash bush shake shoe ship [ ? ] measure pleasure leisure [ t? ] chair chicke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第1课 网络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网络基础知识
二、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和硬件。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演示法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引言 网络是一种信息的来源途径,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网络中如何获得信息,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网络,看网络究竟是什么?网络有何用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下面我们开始讲这节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网络基础知识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把若干台计算机利用信息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在相应的网络协议软件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要点:一是网络是计算机有两台或两台以上,二是信息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三是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以上我们简单定义了一下计算机网络,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一般可分为两大类: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2、城域网(Metrop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图形学定义
ISO的定义: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表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原理、算法、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通俗定义:计算机图形学以表达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及景物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是解决如何用图形方式作为人和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手段,即人机界面问题。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图形。图形是从客观世界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带有颜色及形状信息的图和形。
图形的构成要素:几何要素:点、线、面、体等描述对象的轮廓、形状。非几何要素:描述对象的颜色、材质等。
图形的表示方法:点阵法:枚举出图形中所有点(简称图像)。参数法:由图形的形状参数(简称图形)。 2 图形与图像
图像:狭义上又称为点阵图或位图图像。图像是指整个显示平面以二维矩阵表示,矩阵的每一点称为一个像素,由像素点所取亮度或颜色值不同所构成的二维画面。
特点:
A文件所占的空间大。
B位图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会产生锯齿。
C位图图像在表现色彩、色调方面的效果比矢量图更加优越。
图形:狭义上又称为矢量图形或参数图形。按照数学方法定义的线条和曲线组成,含有几何属性。或者说更强调场景的几何表示,是由场景的几何模型和景物的物理属性共同组成的。
特点: A文件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教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第二章 浏览中国历史长河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和历史小常识。
2、熟悉中国的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
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 中祀 群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五行、八卦 (三)教学课时 12学时
(四)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发展简史
一、原始社会时期:
1、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2、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人。
3、我国原始社会起自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4、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5、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的代表,山东大汶口是父系氏族的典型。
6、三皇五帝:女娲、神农、伏羲为三皇;炎帝、黄帝、尧、舜、禹为五帝
二、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子启 夏王朝;夏商周历史更替及文化发展。
1、夏王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