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护理缺陷管理制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护理缺陷管理制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护理缺陷管理制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软件缺陷管理制度
软件缺陷管理规定
1 目的
缺陷是产品与规定要求不相符的部分。软件缺陷是开发、评审、测试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的软件产品与用户需求,设计要求不符的部分,这些部分造成使用不方便或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软件缺陷的同义词有:bug,issue,defect,问题等,这里通称为缺陷。 缺陷会存在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是软件代码的问题、系统文档(开发文档和测试文档等)存在的问题,或者是用户的帮助文档和使用指南方面的问题等。
本文规定了软件缺陷登记跟踪处理的完整过程规范。
2 范围
适用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不限于测试过程发现的缺陷。评审,用户使用等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都是应当按照本流程进行登记跟踪管理。
3 职责
3.1 测试工程师:在这里主要是指发现和报告缺陷的测试人员。在一般流程中,他需要对这个缺陷后续相关的状态负责:包括相关人员对这个缺陷相关信息的询问回答,以及验证测试。
3.2 开发工程师:这里主要指对这个缺陷进行研究和修改的开发人员。同时,他需要对修改后的缺陷在提交测试人员正式测试验证之前需要进行验证测试。
3.3 其他参与人:主要有项目负责人、测试经理、用户等组成。他们对缺陷进行优先级划分,负责人进行确认并调解争议。
3.
常规护理管理制度
常规护理管理制度
一、护理会议制度
医务科根据需要可分别召开全院护士大会、护士长会等。 1、医务科每年召开2~4次全院护士大会,总结和布置全院工作,表彰先进,交流护理学术论文,进行理想纪律教育等。
2、每季度召开1~2次科护士长会,讨论总结季度工作重点、奖惩考核办法及中心工作等。
3、每周召开护士长会,布置护理管理内容及组织护士学习新业务、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等。
4、晨会由护士长主持,会前作好准备,时间10~15分钟,总结前一天的护理要点,提出批评和表扬,明确当天护理工作要点,传达医院布置的内容,并对护士进行提问。 二、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连续进行的重要护理措施。病房护士实行一周倒班1次,轮流值三班。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接班前,护士长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和新病人以及术后病人,并安排护理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在接班者未明确交班内容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对危重病人必须床头交接班。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班,并与接班者共同处理后方可离去。值班人员应完成本班职责并给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二、新上岗的护士要经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后方能单独值班。N1级护士须有上级护士指导工作,不能单独值班。对护校实习生要严格带教,不能单独操作。
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五、认真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及管理制度;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六、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加锁保管,每班交接,帐物相符。
七、抢救器材、药品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外借。
八、做好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九、对科室水、电、取暖器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实施“互促”管理,促进护理安全。“互促”使科室之间、医护、护士之间互相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更正;对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差错、隐患及时发现,能够彻底消灭,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成立护理安全小组
组 长:许素芃
副组长:刘晓为
成员:各科室的护士长、质检员
各科室的护士长、质检员负责科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每月对产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三、完善护理安全监控机制
1、明确责任。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定期分析形势,发现苗头,及时纠正。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重要措施。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护理安全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3、把好物品采购关。护理用品质量对防止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采购护理物品时应检查物品质量、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否对病人及操作人员构成潜在危险;检查物品有无商标、厂址、合格证书等,以防购入假冒伪劣商品。
4、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 ,即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 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责任人。 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态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5. 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6. 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 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 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账物相符。 (3) 内服药和外服药标签明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7. 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的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实施“互促”管理,促进护理安全。“互促”使科室之间、医护、护士之间互相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更正;对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差错、隐患及时发现,能够彻底消灭,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成立护理安全小组
组 长:许素芃
副组长:刘晓为
成员:各科室的护士长、质检员
各科室的护士长、质检员负责科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每月对产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三、完善护理安全监控机制
1、明确责任。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定期分析形势,发现苗头,及时纠正。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重要措施。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护理安全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3、把好物品采购关。护理用品质量对防止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采购护理物品时应检查物品质量、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否对病人及操作人员构成潜在危险;检查物品有无商标、厂址、合格证书等,以防购入假冒伪劣商品。
4、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 ,即
XX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XX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总则
1.1为规范XX电站设备管理工作,贯彻“隐患可控、缺陷必除”的安全理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XX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2 定义、分类和处理时限要求
2.1 缺陷:使用中的设备、设施发生的异常。这些异常将影响人身、设备和电站的安全,电网和设备的可靠经济运行,设备出力或寿命,以及电能质量等。
2.2 缺陷按照其性质或严重程度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
2.2.1 紧急缺陷:设备或设施发生直接威胁电站的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强迫停运、电站失电、火灾等事故者。紧急缺陷对人身、设备、电站乃至电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消缺时间或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其继续发展并降低风险等级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从运行方式考虑要求紧急消除的,严重影响机组出力的缺陷。
2.2.2 重大缺陷:对人身、设备和电站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尚能坚持运行,但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人员轻伤、一类障碍或事故者,必须立即处理的缺陷。
2.2.3 一般缺陷:尚能坚持运行,不危及设备、人身和电站安全,短时之内不会劣化为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但存在有碍文明生产或经
济运行的缺陷。
2.3 设备缺陷按照其
08-08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保德神东发电公司设备维护部热控班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08-08)
1管理目的
规范公司及下属各发电单位设备缺陷的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及时消除设备及系统存在的缺陷,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2管理责任体系
2.1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
2.1.1负责批准不影响设备缺陷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框架的更改。 2.2 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
2.2.1负责全面督促、检查、指导下属设备主管推进本制度在下属发电单位的实施; 2.2.2搜集本制度在下属发电单位执行中的反馈意见,向分管领导汇报。 2.3 公司生产技术部设备主管 2.3.1担任本制度负责人; 2.3.2管理本制度的文件;
2.3.3督促公司下属各发电单位依据本制度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要求的实施细则,并严格落实;
2.3.4收集本制度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分析、评估各单位设备缺陷管理的状况,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反馈;
2.3.5指导公司下属单位对本制度的培训工作;
2.3.6负责对公司下属发电单位的设备缺陷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并公布结果。 2.4公司下属发电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 2.4.1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通过对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制定完善的产房助产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儿平安,降低纠纷的发生。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患者满意。
一、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人员因素。 由于倒班护士技能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对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隐患纠纷能力不够,同时产房护理是融产、儿科护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护理服务,对助产人员要求较高,对已发生的护患纠纷不会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这都影响护理安全。
2、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违反技术操作常规;助产技术水平低;抢救流程与技术不熟练,抢救物品及药品未每班检查或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病人不可逆的损害。
3、管理因素。产房的护理管理涉及产科病房、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等相关科室间的协作。产房的护士要与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病房护士及其他科室等人员通力合作才能顺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3 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3 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4 四、护理安全管理与监控措施 ············5 五、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8 六、病人身份识别程序 ···············8 七、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9 八、护理危急值报告流程 ··············11 九、患者意外跌倒应急预案 ·············12 十、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12 十一、患者坠床防范制度 ··············13 十二、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 ·············14 十三、跌倒与坠床上报及处理流程 ··········15 十四、跌倒事件报告 ················16
十五、手术安全检查制度 ··············17 十六、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 ·········18 十七、使用监护仪的管理办法 ············19 十八、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