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学案答案
“西亚学案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西亚学案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西亚学案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西亚学案
第二节 西亚
一、西亚的位置:
1、两洋: 、
2、三洲: 、 、
3、五海: 、 、 、 、 4、重要的交通要道: 古有“丝绸之路” ,今为海陆交通要冲 (1)西亚沟通了 洋与 洋
(2)苏伊士运河沟通 海与 海,缩短 洋与 洋海上航程 (3)土耳其海峡沟通 海与 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西亚地区以 气候为主,其气候特点是 ,在该地区,热带沙漠面积 降水 .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① 业成为西亚各国传统经济部门
②与畜产品相关的手工业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如:土耳其的 ,阿富汗的 ,阿富汗、伊朗用羊毛
西亚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第二章 第三节 西亚(位置、气候、农业)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找出重要的地理单元 2、能在地图上准确的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二、学习重难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2、西亚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读图7-21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并标注在图上。
2、找出西亚所联结的大洲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并标注在图上。
3、填写下列海峡所沟通的海洋。 海峡 土耳其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沟通的海洋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重要?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回想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西亚地区以 气候为主,其气候特点是 ,在该地区,热带沙漠面积 ,降水 。 2、西亚的
西亚导学案(含答案)—高二新课标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的国家
第五节、西亚
【学习目标】
1、西亚的地形特点,能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主要地形区、海域、河流的位置
2、西亚位置的重要性——“五海三洲之地”
3、大陆性显著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能够根据西亚的气候特点分析西亚的自然地理特点
4、以波斯湾为中心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线路。 5.霍尔木兹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6.以以色列的灌溉农业为例,分析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6.能过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西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主学习】——填图训练: 1.读西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①土耳其②伊朗③阿富汗唯一与中国接壤的西亚国家,
④沙特阿拉伯。 ⑤伊拉克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域名称: ⑥里海,⑦黑海, ⑧地中海,⑨红海, ⑩阿拉伯海, ?波斯湾。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峡或运河名
称,并说明其重要地理意义:
a_土耳其海峡,地理意义:亚欧分界线,沟通黑海和地中海;b 霍尔木兹海峡_,地理意义:石油咽喉; c曼德海峡,地理意义:亚非分界线,沟通红海和阿拉伯海 ; d苏伊士运河,地理意义: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4)图
【湘教】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学案
第三节西亚
【学习目标】
1. 记住西亚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知道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城市。
3.记住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主要产油国,输出路线和地区
【学习重点】西亚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西亚的石油资源
【学习难点】西亚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五海三洲之地
【自主学习】读图2—17、2—18及P47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P46活动。
归纳:(1)西亚地处三洲的交界地带,位于、、、和(内陆湖)之间,联系、和,所以称为“”。
(2)古代的丝绸之路由我国沿出新疆,经过、、到。
(3)波斯湾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波斯湾的唯一出海口是海峡,它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海峡。人们称其为。【合作探究】看《丝绸之路示意图》
谈谈你对西亚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地理意义?
:干旱环境中的农业
【自主学习】读图2—20及P48—49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西亚?
2、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主要特征是
,。
3、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种植业,但是可以发展__________业,由于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在____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西亚资源、西亚
优选精品 欢迎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西亚资源、西亚
(1)分布:
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一条巨大的石油带 (2)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波斯湾石油分布集中,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地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3)成因:
在几千万年前,西亚地区是一片大海,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洋所处的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海水中繁殖了大量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堆积着,跟外界空气隔绝了。经过细菌的分解,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成石油和天然气。 中东地区在长期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分布很广的石灰岩和砂岩,石灰岩多缝隙,砂岩多孔洞,在地下水的流动或压力的作用下,分散的石油容易集中,形成广泛的储油层。 在储油层的上部,还覆盖有岩盐、石膏和页岩等不透水层,起了保护原油的作用。后来,地层发生构造运动,那里的海底上升隆起,逐渐变成陆地,由于油带内的基底岩层大多是古老的片麻岩,褶皱作用的强度和缓,岩层位移不大,形成
1 / 3
优选精品 欢迎下载
许多不透水的良好储油构
《西亚》教学设计
《西亚》教学设计
寨乐中学 王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
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西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
印度尼西亚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
(一)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
1、印度尼西亚的语言和民族概况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华人最多的国家。2013年印尼总人口达2.4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华人3%-4%,此外还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个民族的居民,共占23%。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百度百科)
根据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百度百科) 2、汉语教学历史与发展
印尼的汉语教学可以追述到1690年创办的名诚书院,截止到 1900 年印尼的汉语教学主要是以义学形式进行,教学对象为当地华侨子女。1901 年巴城中华会馆创办了中华学校,标志着印尼近代汉语教学的开端,从此至 20 世纪 20年代末,印尼的汉语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 世纪30、40年代,华侨学校已遍布了印尼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乡村,不仅有小学,还开设了部分中学。
1942 至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汉语教学遭受到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打击。(辛
古代西亚 学习笔记
古代西亚两河
西亚文明亦即两河流域文明,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一、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
古代西亚的地理范围是指亚洲西南部各地区,由东至西分别为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再往南则为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在古代世界史上,这一地区的文明中心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他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 两河流域地区的环境大致为: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土壤盐碱化,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
二、古代西亚的居民(了解)
古代西亚的居民成分十分复杂,我们为方便可以按照他们使用的语言来分类:
第一类:非闪非印欧:如苏美尔人
第二类:闪族人:如阿卡德人、亚述人
第三类:印欧人:如赫梯人、米底人 以上居民都经历了历史上的迁徙过程,他们的迁徙大致是由游牧地带向农耕地带前进;迁徙是一批一批、彼此交错进行的;
三、古代西亚历史的分期与特点
1大致历史进程(注意这只是一个大体演进过程):
苏美尔文明—— 阿卡德文明——乌尔第三王朝——古
西亚教案设计
《西亚》教学设计
【课题】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西亚第一课时 西亚的位置与农牧业
【所需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世界区域地理认识地区这部分内容提出11项要求,每个地区具有差异性,要求达到的课程标准侧重点不同。西亚的位置及农牧业一节应重点达到课标中以下两项要求:
⑴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⑵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及学情分析】
⒈本节教材包括四个内容:①五海三洲之地;②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③阿拉伯国家;④世界的石油宝库。西亚的位置和农牧业为第一课时内容。对于西亚的地理位置,教材弱化了纬度位置及其影响,而通过图文强调海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旨在让学生认识海陆位置对一个地区发展的影响。对于西亚的自然环境教材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强调了干旱的环境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⒉本节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地区的学习中的第三个区域,学生通过前面东南亚、南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地区的方法,在本节教学中除了加强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继续学习认识地区的
马来西亚简介
马来西亚简介
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文:Malaysia)[注 1],通称马来西亚,常简称为大马,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 一个由十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1],面积有329,845平方公里[7][5]。马来西亚共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之间有南海相隔着:西半部位于马来半岛,常称为“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接壤;东半部常被称为“东马”,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而文莱国则地处纳闽、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由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马来西亚的气候属于亚洲热带型雨林气候[5]。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全国人口超过2800万[9]。
马来西亚的法定宗教虽为伊斯兰教,但国民于宪法下享有宗教自由;种族方面,马来西亚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伊班人、卡达山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组成。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国会最大党或联盟领袖的总理所领导[10][11],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
[12]。外交方面,马来西亚在1957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也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国协、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