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教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龙海中学 九年级化学学科教案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 第 1 课时 课型 复习课 主备教师 李建涛 审核教师 (一)了解空气的组成,掌握空气含量的测定;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通过总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 教 学 目 标 (三)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引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能熟练的运用 1. 空气的组成及氧气含量的测定 2.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强化练习 课件 实物 完成预习指导方案 教具准备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
教学环节 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自学交流 精讲点拨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修改与补充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本就熟悉的空气和氧气,氧气是我们初中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化学接触的第一种重要气体,其性质、制取成为我们学习的重难又引发学生思考,从点,学好这一部分知识将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提供方法,奠定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学 校 设计来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 者 自 我 设 计 年 级 教学时间 总课时 学 科 化 学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碳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教 碳。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学生在学习了元素 材 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的知识后,再学习碳及其氧化物是顺理成章的。分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几单元里已获得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有着密切的析 关系,在学习碳的单质的基础上,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认识碳酸及碳酸盐,为今后学习酸、碱、盐、金属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学情分析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课前准备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并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由氧原 子构成
氢原子和
碳原子和
氧原子 构成
氧原子 构成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课题3
元素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回顾: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 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 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原子种类 碳原子12 碳原子13 碳原子14原子种类 氧原子16 氧原子17 氧原子18
质子数 中子数 6 6 6 7 6 8质子数 8 8 8 中子数 8 9 10
电子数
6 6 6电子数
碳 元 素
8 8 8
氧 元 素
【思考】1.碳元素(氧元素)所包含的三种碳原子(氧原子)的 相同点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 论?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元素:1.定义: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 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元素1.定义: 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 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问题:区分碳元素和氧元
02初中化学第二讲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案- 副本
初 三 化 学 辅 导 教 案 科 目 课 题 1.形成化学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2.熟悉实验仪器的名称以及常用仪器的用途 3.熟悉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重 点 难 点 1.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 1.实验仪器的用途 2.错误实验仪器的操作会导致什么结果 化学 授课老师 李亚 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 教学过程(内容): 知识点一:认识化学实验仪器 知识点二:化学药品的取用规则 知识点三:物质加热的规则 化学讲义(第二讲)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课堂检测 教学需: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教师课后 赏识评价 学生课后 自我评价 第 1 页
【知识点回顾】
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
【前线情报】
本章节内容在近几年的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少量推断题(填空题型)。题目难度适中,需要对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够保证不丢分。
知识点 实验仪器的名称 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 考试占比 3% 5% 考试题型 选择题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由氧原 子构成
氢原子和
碳原子和
氧原子 构成
氧原子 构成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课题3
元素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回顾: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 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 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原子种类 碳原子12 碳原子13 碳原子14原子种类 氧原子16 氧原子17 氧原子18
质子数 中子数 6 6 6 7 6 8质子数 8 8 8 中子数 8 9 10
电子数
6 6 6电子数
碳 元 素
8 8 8
氧 元 素
【思考】1.碳元素(氧元素)所包含的三种碳原子(氧原子)的 相同点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由此可得出什么结 论?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元素:1.定义: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 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元素1.定义: 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 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问题:区分碳元素和氧元
初中化学教案
目录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第二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第三篇:初中化学教案--绪言第四篇:思源初中化学教案(下)第五篇:初中化学绪言教案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
蒜岭侨兴中学郭礼文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自主导学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可打印修改) (2)
1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利用木炭燃烧取暖
B. 利用氮气沸点低,液氮作冷冻麻醉
C. 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D. 利用氮气作食品的防腐剂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从冰箱取出饮料瓶外壁产生水珠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 石蜡受热熔化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色气体
4.下列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高锰酸钾
B. 氧气 空气
C.五氧化二磷 冰水混合物
D. 氧气 氮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非常重要,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气体
C.稀有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氧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
6.下列是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二氧化硫 B .放出热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可打印修改) (2)
1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利用木炭燃烧取暖
B. 利用氮气沸点低,液氮作冷冻麻醉
C. 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D. 利用氮气作食品的防腐剂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从冰箱取出饮料瓶外壁产生水珠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 石蜡受热熔化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色气体
4.下列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高锰酸钾
B. 氧气 空气
C.五氧化二磷 冰水混合物
D. 氧气 氮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非常重要,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气体
C.稀有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氧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
6.下列是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二氧化硫 B .放出热
科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科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一:科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目录】
九上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社会生活和化学 2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7 1.3物质的变化 13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20 精要回放 25 练习题 26 第二章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28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36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42 精要回放 60 练习题 61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79 3.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86 精要回放 94 练习题 95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附录一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 索引
元素周期表 九下
第六章 金属
6.1奇妙的金属性质 168 6.2金属矿物与冶炼 178 6.3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184 精要回放 189 练习题 191
第七章 溶液 7.1溶解现象 194 7.2物质溶解的量 202 4.1我们的水资源 98 4.2饮用水 105 4.3探究水的组成 111
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114 4.5化学方程式 121 精要回放 128 练习题 129 第五章 燃料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132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137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2.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花香四溢
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 煤燃烧 C.酒精挥发 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干冰升华
5.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石蜡受热会熔化 B.酒精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