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后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它包含哪些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2.名词解释: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晶格(把每一个原子假想为一个几何原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构成空间格架),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二、填表 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符 号 ζs 名 称 屈服极限 单 位 Mpa 物 理 意 义 晶胞(在晶格中存在能代表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粒(多晶体由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构成的,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不规则的界面),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金属化合物(若新相得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则新相师相元间形成的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5.含碳量对钢
材料成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它包含哪些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2.名词解释: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晶格(把每一个原子假想为一个几何原点,并用直线从其中心连接起来,使之构成空间格架),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二、填表 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符 号 ζs 名 称 屈服极限 单 位 Mpa 物 理 意 义 晶胞(在晶格中存在能代表晶格几何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晶粒(多晶体由许多位向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构成的,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不规则的界面),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相),金属化合物(若新相得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则新相师相元间形成的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3.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4.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5.含碳量对钢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1. 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性、吸气性
2. 金属的焊接性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艺焊接性,二是使用焊接性,实际生产中,
对于碳钢低合金钢等钢材,常用碳当量估算其焊接性
3. 焊条电弧焊焊条是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的作用,焊条药皮主
要起保证焊接顺利进行以及焊缝质量的作用。焊条按药皮熔渣的性质可以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4. 按照气体的来源,铸造成形中产生的气孔可以分为侵入气孔、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 5. 按照焊接过程的物理特点不同和所采用的能源的性质,可将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钎
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6. 纤维组织形成后,用热处理的方法难以消除,只能通过锻造方法是金属在不同的方向上
变形,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如何合理的利用纤维组织:1流向与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2流向与切应力冲击方向垂直3沿工件外轮廓连续分布
7. 金属的铸造性能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影响锻造性能的因素:1金属
的本质(1)金属的化学成分(2)金属的组织状态2变形条件(1)变形温度(2)变形
速度(3)变形时的应力状态 粉末冶金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粉末混合,压制成型,烧结和后处理
8. 顺心凝固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20220723151240)
1.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2. 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和等。
3. 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三大类。
5. 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等。
6. 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和等。
7. 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应力,薄壁受应力。
8. 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严重氧化等缺陷。所以应该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9. 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圭寸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使板料沿不圭寸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10. 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和。
11. 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和。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和。
12. 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方向。
13. 拉深系数越,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 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15. 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和组成。其中和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 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有:、、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
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六章答案
6-1略。
6-2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解: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又称吉布斯相律,用于描述达到相平衡时系统中自由度数与组分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其中F为自由度数,C为组分数,P为相数,2代表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应用相率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
6-3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方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
解:有问题,根据相律,F=C-P+2=1-P+2=3-P,系统平衡时,F=0,则P=3,硫系统只能是三相平衡系统。
图6-1 图6-2
6-4如图6-1是钙长石(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解:(1)六方、正交和三斜钙长石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
解:(1)六方钙长石熔点约1300℃(B点),正钙长石熔点约1180℃(C点),三斜钙长石的熔点约为1750℃(A点)。
(2)三斜与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因为六方晶型加热到转变温度会转变
材料成型工艺考试答案
1.积屑硫的影响:在形成积屑瘤的过程中,金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而被强化。因此,积屑瘤的硬度比工件材料的硬度高,能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起到保护切削刃的作用。同时,由于积屑瘤的存在,增大了刀具实际工作前角,使切削轻快。所以,粗加工时希望产生积屑瘤。 但是,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切削刃之外,而且在不断地产生和脱落,是切削层公称厚度不断变化,影响尺寸精度。此外,还会导致切削刀的变化,引起振动,并会有一些积屑瘤碎片粘附在工作已加工的表面上,使表面变得粗糙。因此,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积屑瘤产生。
2.车削的工艺特点:易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切削过程比较平稳;适合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刀具简单。
3.刨削的工艺特点:通用性好;生产率较低。
4.拉削的工艺特点:生产率高;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值较小;拉床结构和操作比较简单;拉刀价格昂贵;加工范围较广。
5.逆铣和顺铣的对比:顺铣时,每个刀齿的切削层厚度是由最大减小到零,铣削刀将工件压向工作台,减少了工件振动的可能性,尤其铣削薄而长的工件时,更为有利。逆铣时,每个刀齿的切削层厚度是从零增大到最大值,铣削刀上抬工件。由上述分析可知,从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工件表面质量,增加工件夹持的稳定性等观点出发,一般以采用顺铣法为宜,但一般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 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 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
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
2. 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
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
3. 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
4. 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
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5.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F
6. 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T
7.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
力也越大。F 8. 9.
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
声学基础课后答案
习题1
1-1 有一动圈传声器的振膜可当作质点振动系统来对待,其固有频率为f,质量为m,求它的弹性系数。
解:由公式fo?12?Km得: MmKm?(2?f)2m
1-2 设有一质量Mm用长为l的细绳铅直悬挂着,绳子一端固定构成一单摆,如图所示,假设绳子的质量和弹性均可忽略。试问:
(1) 当这一质点被拉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到的恢复平衡的力由何产生?并应怎样表示? (2) 当外力去掉后,质点Mm在此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产生振动,它的振动频率应如何表示? (答:f0?12?g,g为重力加速度) l
图 习题1-2
解:(1)如右图所示,对Mm作受力分析:它受重力Mmg,方向竖直向下;受沿绳方向的拉力T,这两
力的合力F就是小球摆动时的恢复力,方向沿小球摆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设绳子摆动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sin??受力分析可得:F?Mmgsin??Mmg?l
?l
(2)外力去掉后(上述拉力去掉后),小球在F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产生摆动,加速度的方向与位
d2?移的方向相反。由牛顿定律可知:F??Mm2
dtd2??d2?g则 ?Mm2?Mmg 即 2???0,
dtldtl2 ? ?0?g1 即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形方法选择教案
第六章
材料成形方法选择
成形方法的选择是零件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零件制造工艺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 不同结构与材料的零件需采用不同的成形加工方法
? 不同成形加工方法对材料的性能与零件的质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 各种成形加工方法对不同零件的结构与材料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 成形加工方法与零件的生产周期、成本、生产条件与批量等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节 材料成形方法选择的原则与依据 一、材料成形方法的选择原则
? 适用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 与环境相宜原则
二、材料成型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
? 零件类别、功能、使用要求及其结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 ? 零件的生产批量 ? 现有生产条件
三、常用成型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常用机械零件的毛坯成型方法选择 一、轴杆类零件
? 特点——一般为重要零件 ? 选材——一般为钢
? 成型方法——主要为锻造成型(有时也用复合成型方法)
1
二、盘套类零件
? 齿轮 ? 带轮等 ? 法兰等 ? 钻套等 ? 成型方法分析
三、机架、箱座类零件
? 一般采用铸造成型方法
第三节 毛坯成型方法选择举例 例1
汽车半轴一火锻造工艺及设备 主要内容: 引言
? 我国汽车半轴生产以前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 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 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
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
2. 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
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
3. 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
4. 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
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5.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F
6. 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T
7.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
力也越大。F 8. 9.
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