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书概》原文颜鲁
“刘熙载《书概》原文颜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刘熙载《书概》原文颜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刘熙载《书概》原文颜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刘熙载及其《书概》
刘熙载及其《书概》
一、刘熙载及其著作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晚年因创作寓言文学集《寤崖子》,并撰写《寤崖子传》,故又自号寤崖子。世人多以融斋先生称之。江苏兴化人,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清史稿·儒林一》有传。
刘熙载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传家的家庭,自幼才性敏悟,少年时力学笃行。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中举,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中进士。随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增补为国子监司业,同年秋被任命为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后辞官。刘熙载晚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历14年之久,直至去世。
刘熙载勤于治学,是当时有名望的学者。其治经“不好考据”,“无汉宋门户之见”(《清史稿·儒林传·刘熙载传》)。其对“天象、地舆、六书、九数、钟律、方术,皆研通其意。”(《清史稿·儒林传·刘熙载传》)另长于诗文、词赋、文艺理论批评与创作,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熙载著述丰富,分别合成《古铜书屋六种》(《刘氏六种》,由自己编订)和《古铜书屋续刻三种》(去世后由弟子整理汇刻)。《古铜书屋六种》包括《持志墅言》、《昨非集》、《四音定切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深受佛门思维理念的影响浸润。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佛学大辞典》中,甚至专门为他立了一个条目。据说刘熙载少年时代即得其父亲评曰:“是子可以人道,殆少欲而能思者也”,实可谓夙具佛门“慧根”。他很多诗文都表明他亲近佛门,会心释理。如《昨非集序》中他说自己“颇好周秦间诸于,又泛滥诸仙释书”;他又有诗云:“乐在性中斯广大,游于物外自逍遥”;“好借禅机悟常住,穷不可忧达勿喜”(《与友人游山诗》);”芒鞋到处是吾乡,平等相看莫较量。一切人天堪悯念,只愁心未见真常”(《芒鞋》)等等。
0
刘熙载在其晚年所撰的《寤崖子传》中,自述生平说:“仕皆师儒之位,自其为诸王师,为太学师,与夫在乡塾为童子师,客游为远方士子师,出处不同,而视之未尝不一也。”又说:“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清史稿·儒林传》品评他的一生说:“平居尝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遁世不见知而不愠’二语自励。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表里浑然,夷险一节。”可以说,终其一生,表现了书生本色,儒者气象。《清史稿》、《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均有刘熙载传。
刘熙载毕生事业,主要在治学与教学两方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中国美术作品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关键词:顾闳中、韩熙载、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五代、
正文:
《韩熙载夜宴图》,设色画,五代(原迹已佚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作者顾闳中,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闳中,约910年生,980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杰作。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
007《释名》刘熙
释名
[汉]刘熙 撰 奉新廖 映书校
叙卷一释天第一 释地第二 释山第三
释水第四 释丘第五 释道第六 释州国第七
释形体第八 卷二 释姿容第九 释长幼第十 释亲属第十一
释言语第十二 释饮食第十三 释彩帛第十四 释首饰第十五
卷三 释衣服第十六 释宫室第十七 释床帐第十八
释书契第十九 释典艺第二十
卷四 释用器第二十一 释乐器第二十二 释兵第二十三
释车第二十四 释船第二十五 释疾病第二十六 释丧制第二十七 释名叙
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 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名殊圣人于时就而弗改以成其 器着于既往哲夫巧士以为之名故兴于其用而不易其旧所 以崇易简省事功也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 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 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至于事类未能 究备凡所不载亦欲智者以类求之博物君子其答难解惑王 父幼孙朝夕侍问以塞可谓之士聊可省诸刘熙成撰
释名卷一
释天第一
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 之天垣也垣然高而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 昊天其气布散
007《释名》刘熙
释名
[汉]刘熙 撰 奉新廖 映书校
叙卷一释天第一 释地第二 释山第三
释水第四 释丘第五 释道第六 释州国第七
释形体第八 卷二 释姿容第九 释长幼第十 释亲属第十一
释言语第十二 释饮食第十三 释彩帛第十四 释首饰第十五
卷三 释衣服第十六 释宫室第十七 释床帐第十八
释书契第十九 释典艺第二十
卷四 释用器第二十一 释乐器第二十二 释兵第二十三
释车第二十四 释船第二十五 释疾病第二十六 释丧制第二十七 释名叙
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 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名殊圣人于时就而弗改以成其 器着于既往哲夫巧士以为之名故兴于其用而不易其旧所 以崇易简省事功也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 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 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至于事类未能 究备凡所不载亦欲智者以类求之博物君子其答难解惑王 父幼孙朝夕侍问以塞可谓之士聊可省诸刘熙成撰
释名卷一
释天第一
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 之天垣也垣然高而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 昊天其气布散
经典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经典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五代,顾闳中作 (宋摹本) ,绢本,设色,
纵28.7cm,横335.5cm。 南唐御用画师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赴韩熙载家夜宴观察,而后根据记忆绘出其宴乐场面以呈御览。这幅记录大臣夜生活的作品就是《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在一幅长卷上分5个片段绘出了夜宴从"众聆曼奏"到"击鼓助舞",经"宴中小憩"又"轻音徐来",最后"宴终曲尽"的过程。图卷中每一片段之间以屏风相隔,保持了观看的连续。
虽然夜已渐深,但韩府的夜宴却在一幕一幕地上演,通观全图轴五段场景,琵琶、羯鼓、笛、箫、牙板等乐器一一出场。人物除了戴着高帽的主人韩熙载外,他门下的乐伎王屋山和弱兰等、穿红衣的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致雍、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友人德明和尚、紫微郎朱铣、门生舒雅等诸人,在各个场面中各具情态,与身份、性格十分相符,可见画师顾闳中巨细入微的观察,潜心默识的记忆与描摹精湛的画艺。
除了惟妙惟肖的人物和家具描绘,这幅图卷最令人叹赏的还有绚丽而清雅的色彩。敷色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几案坐榻等深色家具沉厚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注
颜勤礼碑
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
曾孫魯郡開國公真卿撰並書
君諱勤禮,字敬,琅琊臨沂人。
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事見《梁》、《齊》、《周書》。
曾祖諱恊,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苑》有傳。
祖諱之推,北齊給事黃門侍郎,隋東宮學士,《齊書》有傳。始自南入北,今爲京兆長安人。
父諱思魯,博學善屬文,尤工詁訓,仕隋司經局校書、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臻屢屈焉。《齊書》黃門傳云集序君自作,後加踰岷將軍。太宗為秦王,精選僚屬,拜記室參軍,加儀同。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顏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餘首。《溫大雅傳》云,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仕東宮,弟愍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愍楚弟遊秦與彥將俱典秘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識量弘遠,工於篆籀,尤精詁訓,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義寜元秊十一月,從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議大夫勳,解褐秘書省校書郎。武德中授右領左右府鎧曹參軍,九秊十一月授輕車都尉兼直秘書省。貞觀三秊六月兼行雍州參軍事,六秊七月授著作佐郎,七秊六月授詹事主簿,轉太子内直監,加崇賢館學士。宮廢,出補蔣
王文學,弘文館學士。永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君讳勤礼,字敬,琅琊
(lángyá)1临沂人。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2,事见《梁》、《齐》、《周书》3。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4。
祖讳之推,北齐5给事黄门侍郎6,隋东宫学士7,《齐书》有传。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长安人。[注解]
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
姓则实施残暴
邬某某与刘某某、颜某某、颜某某、颜某某、谢某某被继承人债务清
邬某某与刘某某、颜某某、颜某某、颜某某、谢某某被继承
人债务清偿纠纷一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娄星民一初字第653号
民事判决书
原告邬某某,女。
委托代理人陈苏仪,湖南真理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刘某某,女。
委托代理人谢某某,39岁,汉族。
被告颜某某,女。
被告颜某某,女。
被告颜某某,男。
被告颜某某、颜某某、颜某某的法定代理人:刘某某,女。
被告谢某某,女。
委托代理人贺春林,湖南宇能律师事务所律师。(以上被告共同委托)
原告邬某某与被告刘某某、颜某某、颜某某、颜某某、谢某某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一案,于2008年8月13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2010年7月29日作出(2008)娄星民一初字第687号民事判决,五被告不服,向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4月13日以(2010)娄中民一中字第507号民事裁定发回本院重审,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贺国强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周敏、代理审判员刘浩然参加评议,于2011年8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邬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陈
《南齐书·列传第九·刘善明传》原文及翻译
TeacherM翻译Greysky整理
《南齐书·列传第九·刘善明传》原文及翻译
《南齐书·列传第九·刘善明传》原文:
刘善明,平原人。镇北将军怀珍族弟也。父怀民,宋世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为“续命田”。 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谓善明曰:“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
泰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郭内,不能自拔。伯父弥之诡说文秀求自效,文秀使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援安都。弥之出门,密谓部曲曰:“始免祸坑矣。”行至下邳,起义背文秀。善明从伯怀恭为北海太守,据郡相应。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族兄乘民又聚众渤海以应朝廷。而弥之寻为薛安都所杀,明帝赠辅国将军、青州刺史。以乘民为宁朔将军、冀州刺史,善明为宁朔长史、北海太守,除尚书金部郎。乘民病卒,仍以善明为绥远将军、冀州刺史。文秀既降,除善明为屯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还为后军将军、直阁。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