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纳米催化剂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纳米催化剂综述
纳米催化剂综述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科学家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设备的技术,就称为纳米技术
纳米催化剂由于其高效的还原或氧化作用,在催化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普通商用催化剂相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中,纳米催化剂的尺寸、形貌、表面性质等对其活性和选择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纳米颗粒由于尺寸小,表面所占的体积分数大,表面的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这就使纳米颗粒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原子台阶,这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 纳米催化剂性质 ⒈表面效应
描述催化剂表面特性的参数通常包括颗粒尺寸、比表面积、孔径尺寸及其分布等。有研究表明,当微粒粒径由10nm减小到1nm时,表面原子数将从20%增加到90%。这不仅使得表面原子的配位数严重不足、出现不饱和键以及表面缺陷增加[,同时还会引起表面张力增大,使表面原子稳定性降低,极易结合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摘要:长期以来,黄金一直被视为具有永久价值的“高贵”金属,在人类社会
象征高贵和权力,决定黄金具有这种地位的科学基础是它的化学非活泼性和优良的可加工性。但1989年 Haruta等发现负载在Fe2O3 和 TiO2 等氧化物上的金纳米粒子具有很高低温 CO 催化氧化活性。金催化剂具有其它贵金属不具有的湿度增强效应,在环境污染、燃料电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开辟了金作为催化剂的新领域。本文主要纳米金催化剂制备的研究现状及其部分应用。
关键词:纳米金催化剂 选择性氧化 加氢 环境保护
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
一、 沉积-沉淀法
沉积-沉淀法是将载体浸渍在 HAuCl4 的碱性(pH值为8~10)溶液中,利用带负电荷的金与载体表面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实现金的沉积。制备的纳米金粒子较好地分散于载体面,但要求载体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对制备低负载量 Au 催化剂非常有效。为了获得最大量金沉积,提高金的负载量,整个制备过程对溶液 pH 值有较大的依赖性,溶液的 pH 值决定了金的前体在水中的水解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金在载体上的吸附,当pH值为8~9时,[AuCl(OH)3]-是 HAuCl4 水解产物中
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应用
本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概述
1.2金的物理化学性质
1.2.1金的催化特性
1.2.2纳米金粒子的吸附作用
1.3纳米金催化剂的特征
1.4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第2章 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制备化学
2.1制备方法的影响
2.1.1浸渍的方法
2.1.2金与载体前身化合物混合的制备方法
2.1.3金和载体具有强的相互作用的制备方法
2.1.4粒径可控的胶体金和载体的混合的方法
2.2焙烧的影响
2.2.1焙烧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2.2.2焙烧温度对活性金粒子组成的影响
2.2.3焙烧气氛的影响
2.3沉淀剂的影响
2.4pH值的影响
2.5氯离子的影响
2.6老化时间的影响
2.7洗涤方式的影响
2.8添加柠檬酸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粒径效应和载体效应
3.1粒径效应
3.1.1纳米金粒子高活性的原因
3.1.2粒径效应的影响
3.2载体效应
3.2.1载体的作用机理
3.2.2结构敏感性
3.2.3金属一载体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低(常)温催化co氧化
4.1概述
4.2基本的认识
4.2.1制备方法的影响
4.2.2载体的影响
4.3水的影响
4.3.1水对Au/Ti0: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4.3.2水对不同的金催化剂的影响
4.4金的电子特性与催化活性
4.5反应动力学
4.6催化反应机理
4.6.1氧吸
相转移催化剂DMAP的负载及催化性能研究
万方数据
西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2.6产品MAP的表征方法…………………………………………………………一232.3产物MAP的定性分析…………………………………………………………………232.3.1熔点测定仪测定产物熔点………………………………………………………23
2.3.2薄层色谱法(TLC)分析产物………………………………………………….23
2.3.3FT-IR分析鉴定……………………………………………………………………242.4MAP合成条件的优化…………………………………………………………………..252.4.1反应物配比对MAP收率的影响………………………………………………一25
2.4.2反应温度对MAP收率的影响…………………………………………………..26
2.4.3反应时间对MAP收率的影响…………………………………………………一262.5正交实验优化…………………………………………………………………………一272.6本章小结………………………………………………………………………………一28第三章DMAP负载化路线的设计及优化……………………………………………………..293.1引言………………………………………………………
介孔碳材料及负载金属催化剂表征
介孔碳材料及负载金属催化剂表征
摘要:介孔材料作为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已成为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的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氧化铝、活性炭为载体负载镍基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1.前言
近几年来,介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光化学、催化及分离等领域具有
十分重要的应用,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按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的定义,孔径在2-50nm范围的多孔材料称为介孔(中孔)材料。按照化学组成,介孔材料可分为硅基和非硅基组成两大类,后者主要包括碳、过渡金属氧化物、磷酸盐和硫化物等,由于它们一般存在着可变价态,有可能为介孔材料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展示出硅基介孔材料所不能及的应用前景[1]。按照介孔是否有序,介孔材料可分为无定形(无序)介孔材料和有序介孔材料[2]。前者如普通的SiO2气凝胶、微晶玻璃等,孔径范围较大,孔道形状不规则;后者是以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超分结构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工艺,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面定向导引作用组装成一类孔径约在1.5-30nm,孔径分布窄且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多孔材料,如M41S等。
介孔材料的特点在于其结构和性能介于无定形无机多孔材料(如无定形硅铝酸盐)和具有晶体结构的无机多孔材料(如沸石分子
催化剂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0.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名称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情境一沉淀法制备固体催化剂
1.当催化剂和反应物互溶时,这种催化反应称为()
A、非均相 B、液相反应 C、气固相反应 D、均相反应 2.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分散性和均匀性较之于( )
A、浸渍法好 B、混合法好 C、均匀沉淀法好 D、热熔融法好 3.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同时沉淀的方法是( ) A、均匀沉淀法 B、共沉淀法 C、浸渍沉淀法 D、导晶沉淀法 4.3A、4A和5A分子筛的主要区别是( )
A、孔径 B、晶型 C、硅铝比 D、晶型和硅铝比 5.载体在催化剂中含量( )
A、适中 B、较少 C、固定不变 D、较高 6.单组分沉淀法可以用来制备非贵金属的单组份催化剂或( ) A、载体 B、助催化剂 C、粘结剂 D、活性组分 7.沉淀法制备催化剂中
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比较
维普资讯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年第 5 07卷第 3期Ch mia r p l n s P lme i ae il e c l o e l t& o y rcM t r s P a a
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比较宁慧森,白国义(河北大学化学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 0 2) 71 0
摘
要: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侪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中丰要有溶胶一凝胶法、沉淀法、
溶剂热合成法、微乳法和水解法等;物理法丰要有气相凝聚法、溅射法和机械研磨法等。其中化学法中的溶胶一凝胶法及沉淀法应用最广。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铬方法进行 _ r比较,并简要论述了制备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丰要问题。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催化;制备中图分类号: Q 2 .文献标识码: T 4 68 A文章编号:17— 1 1 0 70— 0 5 0 6 2 2 9 ( 0 )3 0 1 - 4 2
纳米催化材料由于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
的主要手段[。但该法使用的原料价格较昂贵; 1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能,显现出许多特有性通常整个溶胶~凝胶过程所需时间较长,有时长达质[]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催化工作者开拓几天或几周;而日凝胶中存在大量微孔,在于燥 .了一个广
磁性纳米钌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甲苯氢化反应性能-论文
2 0 1 4年 6月
工业催化I NDUS T RI AL C A T AL YS I S
J u n e 2 01 4V0 I . 2 2 No . 6
第2 2卷第 6期
僵化舸剃备与研究
磁性纳米钌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甲苯氢化反应性能王丽,赵玉喜,王家喜( 1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 0 0 1 3 0; 2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 0 0 1 3 0;3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 0 0 1 3 0 )
摘
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 F e。 0粒子,用S i O:对 F e O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包覆,用改性聚乙烯吡
咯烷酮对所得磁性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磁性纳米粒子负载钌催化剂 R u/ P V P—D B一1 7 1/ S i O,/ F e 0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所得粒子结构是面心尖晶石结构, F e 0为核,无定形 S i O为壳,纳米钌吸附在磁性载体表面。该粒子具有高分散性,可用磁分离实现固液分离。以甲苯液相催化加氢反应为模型,评价磁性负载钌催化剂的催
化性能,计算出甲苯氢化的活化能为 1 6 . 6 k J o t o l~,在4 3 3 K和 4
光催化剂
光催化剂的工艺及发展
学 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化工133 姓 名 张竞业 学 号 2013012062
光催化剂的工艺及发展
张竞业
齐齐哈尔大学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
摘要:由于化石燃料本身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大量CO2产生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构建洁净的、环境友好的、非化石燃料的可再生新能源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战略。太阳能由于其取之不竭、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必将在未来的新能源开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氢能具有高燃烧值、燃烧产物是水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因此,利用自然界丰富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和光催化还原CO2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途径
催化剂装卸方案
一、吸附塔、脱氧塔、原料气缓冲罐、制氢PSA装置催化剂装填: 1、催化剂装填前的准备
工作场地干燥、清洁、无杂物;检查反应器和内构件是否完好,内部热电偶管和衬里有无损坏;认真清扫,抹净反应器内壁、出口筛板与过滤网上的脏物;准备好筛子、加料漏斗、帆布袋和软梯等。在反应器内壁标记好瓷球和催化剂的装填高度。 2、催化剂装填
催化剂是一种强吸水剂,为了避免吸潮,应选在晴天装催化剂,并连续工作装完为止。催化剂的装填通常是用一个金属漏斗和一个帆布软管组成。装填时,要使帆布软管下端尽量接近催化剂床层,装催化剂时用料斗和帆布袋将催化剂送入反应器,催化剂出袋口后的自由落体高度小于1米,催化剂装填人员应使布袋口沿反应器圆周方向移动,使床层均匀上升。每升高半米至一米,耙平一次,然后再装。使其疏密一致,以防止运转中产生床层下沉及沟流等,造成物料和温度分布不均匀,使床层径向温差增大。装填催化剂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并认真做好现场装填记录。精心搬运,认真记录编号及计量。催化剂装填完毕后,要及时将反应器封口,以备装置试密。
密项装填的操作步骤,将密项装填器放在反应器上部,把催化剂放入料斗,经过帆布袋均匀流入密项装填器。并连续工作装完为止。
二、制氢加氢反应器、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