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答题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上海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知识答题库

法律法规 单项选择题

1、我市已公布哪部防震减灾法规( A ) A 《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B 《上海市震后地震趋势判定公告规定》 C 《上海市地震行政复议规定》 D 《上海市地震行政法制监督规定》

2、我国自( B )开始将地震预报研究列入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A 1954 B 1956 C 1957 D 19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 C )起施行。 A 1997年12月29日 B 1998年7月1日 C 1998年3月1日 D 1999年4月1日

4、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由( B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C 中国地震局 D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5、地方制定的( B )方案,不仅具有区域性特色,有利于方案的实施,也是对全国总方案的有力补充与细化。

A 地方性地震监测预报 B 区域性地震监测预报 C 国家性地震监测预报 D 特色性地震监测预报

6、1966年国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系列材料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1、地震有哪些前兆?

答: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2、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注意哪些干扰?

答: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及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涨落、台风、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3、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4、哪些地面动物在地震前有异常反应?异常表现形式如何?

答:地震前,兔、猫、鸡、狗、羊、猪及牛、马、驴等大牲畜均有异常反应,大致有狂躁型和忧郁型两种。前者表现为狂吠、嗅地、扒地、乱咬、乱跑、乱闹,警犬不听指令,猪羊和大牲畜不进圈、不吃东西、闹圈,有的挣脱缰绳逃跑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2014年彭店乡一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在市地震局、县地震局、教育体育科技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许昌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科普知识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环保知识题

(一)判断题(每题4分)

1、目前的气候变化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与农业生产没有关系。() (×) 2、禁止在沙化土地上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 (√) 3、沙尘暴的原因是因为沙漠地区干旱所致。() (×)

4、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是在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

5、生物地膜在土壤中可以自动分解,因此不对土壤产生污染没有害处。() (√) 6、水资源的缺乏程度可以用水的价格来衡量,而农村灌溉水价格很低,说明水资源并不缺乏。() (×)

7、同城市垃圾相比,农村垃圾不含有工业有毒物质,因此可以随便堆放。() (×) 8、土壤沙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天气两方面的原因综合造成的。() (√)

9、土壤酸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表现在直接破坏根的生理机能,导致根系死亡。() (√) 10、要通过高温处理、熏蒸及各种消毒方法来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通过掩埋或焚烧等方法处理。() (√)

11、资源节约型农业可将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饲料或食物,是经过微生物处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

12、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事情,跟我无关。() (×) 13、环境保护就是搞好环境卫生。(

粮油科普知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打造高品质粮油食品检测仪器

粮油科普知识

一、怎样选购大米

消费者在购买散装大米时,用感观鉴别大米品质,主要是利用视觉观察大米的色泽、形态;利用嗅觉鉴别大米的气味;利用味觉检查大米的滋味;利用触觉检查大米的软、硬、含糠粉等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挑选。①一看: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正常大米大小均匀、丰满光滑,有光泽,色泽正常。②二抓:抓一把大米,放开后,观察手中粘有糠粉情况,合格大米糠粉很少。③三闻:闻大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热气,或用手摩擦发热,然后立即嗅其气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④四尝:尝大米的味道。取几粒大米放人口中细嚼,正常大米微甜,无异味。⑤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小包装大米时首先应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包装上必须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QS”标记、特殊标注内容等。消费者不要购买无‘Qs”标记的大米。

在选购大米时首先应关注的是大米的新鲜度,其次是大米的食味。大米的新鲜度与食味主要是通过理化方法进行检测,从外观也可以进行初步判断。从米粒外观看,含腹白少的大米较含腹白多的大米食味好。

二、识别新、陈大米的办

人影科普知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人工增雨(雪)的科学原理

现代人工增雨(雪)的科学原理是基于自然云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建立的,通过飞机、火箭等运载工具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进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和提高降水效率,如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形成大量的人工冰晶,促进云中过冷水冰晶化而形成降水。通过飞机向云中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氯化钠等盐粒子)促进云滴粒子形成的核化和碰并过程,产生降水粒子。这些事实和原理是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试验和外场科学试验检验和验证,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但人工影响天气仍然是一项发展中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当前仍处于边研究、边应用的阶段,尚有许多科学问题,如效果检验等,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

浅谈人工增雨

地球的主宰者——人类,很早以前就产生了呼风唤雨,控制天气变化的幻想。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了唤雨的尝试,五十多年来,人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气象学中,把唤雨称为“人工增雨”。

变化莫测的天气,是怎样服从了人的调遣,降下雨来的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云的降水机制。云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随着空气的上升,地面的水汽也被夹带着一起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水汽蒸发掉,一部分则升人云中,会冷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2014年彭店乡一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在市地震局、县地震局、教育体育科技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许昌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2014年彭店乡一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在市地震局、县地震局、教育体育科技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许昌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2014年彭店乡一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的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创建工作计划。 二、创建目标: 在市地震局、县地震局、教育体育科技局联合指导下,在今年内创建成为许昌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初中地理课堂与防震减灾科普有效结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9-29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地理课堂与防震减灾科普有效结合

【摘要】 本文分析了在地理课程标准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更注重于具体的应用和实践,旨在探究更有效的教与学策略,实施最优化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地震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41-03 一、背景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们防震减灾的意识却很薄弱。

“5·12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31°n , 103.4°e)里氏8级强震猝然袭来,最大烈度为11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波及我国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等10多个省区。自2009年起,我国把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初中地理课堂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刚刚从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