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方案
三维动画、效果图
附件
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
为确保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耕地后备资源是实施土地整治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自2003年完成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来,经过多年的土地利用与整治开发,全国后备资源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一轮调查评价结果已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当前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必要对当前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进行清查和摸底。同时,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中,一些省份按照以土地利用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将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和沙化荒漠化的“不稳定耕地”纳入了耕地范围调查统计。另外,二次调查新增耕地面积中还包含了部分农民自行开发,且长期未纳入地方统计的耕地数据。这部分耕地的后续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也急需要
页脚内容1
三维动画、效果图
界定其每一地块的准确位置,并加以标注说明。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结合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技术方案
三维动画、效果图
附件
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
为确保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耕地后备资源是实施土地整治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自2003年完成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来,经过多年的土地利用与整治开发,全国后备资源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一轮调查评价结果已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当前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必要对当前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进行清查和摸底。同时,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中,一些省份按照以土地利用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将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和沙化荒漠化的“不稳定耕地”纳入了耕地范围调查统计。另外,二次调查新增耕地面积中还包含了部分农民自行开发,且长期未纳入地方统计的耕地数据。这部分耕地的后续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也急需要
页脚内容1
三维动画、效果图
界定其每一地块的准确位置,并加以标注说明。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结合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附件6: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调查评价报告是县(市、区)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总结,也是对调查评价成果的情况汇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
前言 一、 概述
(一) 数据库建设背景 (二) XX县基本情况 (三) 数据库建设主要任务 (四) 目的
(五) 主要作业依据 二、 技术准备
(一) 硬件与软件环境 (二) 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三) 数据库建设人员技术培训 三、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一) 资料收集
(二)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指标、宜耕性评价 (三) 新增耕地 (四) 建立数据库
(五) 制作XX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 (六) 编写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四、项目成果及质量情况 (一)外业成果 (二)评价成果
五、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基本内容 (一)XX县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成果 (二)成果质量检查过程 六、成果应用与效益 (一)成果应用 (二)主要效益 七、经验及体会
八、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建议
前言
概述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背景、目的、工作依据、任务来源、起止时间,工作阶段安排和完成情况,阐述本次调查评价的主要特点,获得成果及其应用价值,以及撰写本报告的目的和其他必要说明。
为贯彻落实党的
XX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XX县耕地后备资源 调查与评价报告
XX县国土资源局
二○○八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 6
一、概 况.......................................................... 6
(一)XX县状况.................................................... 7
1.地理位置及地貌................................................ 7
2.气候与资源状况................................................ 8
3.土壤状况...................................................... 8
4.水文条件...................................................... 9
5.植被状况...................................................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冕宁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编制单位:四川省冕宁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2)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
(二)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2)
(三)农业生产概况 (11)
(四)耕地改良利用与生产现状 (11)
(五)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问题 (12)
三、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13)
(一)资料准备 (14)
(二)技术准备 (14)
(三)耕地地力评价 (14)
(四)地力等级划分与成果图件输出 (19)
(五)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20)
(六)划分中低产田类型 (20)
四、耕地土壤、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22)
(一)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22)
(二)耕地立地条件状况 (23)
(三)农田基础设施状况 (46)
五、耕地土壤属性 (52)
(一)总体情况 (52)
(二)各要素分级统计 (55)
六、耕地地力 (92)
(一)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概述 (92)
(二)各等级耕地评述 (98)
七、对策与建议 (123)
(一)耕地地力建设与中低产田土改良利用 (123)
(二)耕地地力建设与作物平衡施肥 (130)
(三)耕地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 (130)
i
一、前言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冕宁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编制单位:四川省冕宁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〇一〇年九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2)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
(二)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2)
(三)农业生产概况 (11)
(四)耕地改良利用与生产现状 (11)
(五)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问题 (12)
三、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13)
(一)资料准备 (14)
(二)技术准备 (14)
(三)耕地地力评价 (14)
(四)地力等级划分与成果图件输出 (19)
(五)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20)
(六)划分中低产田类型 (20)
四、耕地土壤、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22)
(一)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22)
(二)耕地立地条件状况 (23)
(三)农田基础设施状况 (46)
五、耕地土壤属性 (52)
(一)总体情况 (52)
(二)各要素分级统计 (55)
六、耕地地力 (92)
(一)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概述 (92)
(二)各等级耕地评述 (98)
七、对策与建议 (123)
(一)耕地地力建设与中低产田土改良利用 (123)
(二)耕地地力建设与作物平衡施肥 (130)
(三)耕地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 (130)
i
一、前言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1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夏夏制作
根据老师透露找到的南京农业大学潘剑君教授主讲的考试内容,本人
倾情奉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顺利完成考试。
卷类:A(附参考答案)
一、是否题 ( 6题,每题2分 ) :
1.所有土壤剖面都必需有B层。 否 2.B层中夹着的青花瓷花瓶碎片是新生体。 否 3.示坡线是用来表示坡向的。 是 4 挖主要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壤类型。 是 5 土类的划分依据是土体构型。 否 6 土壤图的最小上图图斑面积通常是1mm×1mm 。 否 二、选择题 ( 6题,每题3分 ) :
1具有逐渐过渡特征的土壤界线,其误差应该不大于:
A 2mm B 4mm C 6mm D 8mm D
2 1/500000的土壤图的制图单元通常是:
A 土类 B 土属 C 土种 D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