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的提取和果酱的制备实验报告
“果胶的提取和果酱的制备实验报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果胶的提取和果酱的制备实验报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果胶的提取和果酱的制备实验报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果胶的提取
综合实验
超声波溶剂法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果胶的提取工艺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影响的因素;
2. 了解超声波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3. .掌握萃取、过滤、减压蒸馏和沉淀等工艺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柑桔皮为原料,采用酸液提取、减压蒸馏浓缩、乙醇沉淀等工艺提取果胶。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一般以原果胶、果胶酯酸和果胶酸3中形式存在于各种植物的果实、果皮以及根、茎叶的组织中。果胶为白色、浅黄色到黄色的粉末,有非常好的特殊水果香味,无固定熔点和透明度,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粉末果胶溶于20倍水中形成黏稠状透明胶体,胶体的等电点pH值为3.5。
果胶的主要成分为多聚D-半乳糖醛酸,各醛酸单位间经α―1,4糖苷键联结,具体结构式如图1所示。另外还有中性多糖,多聚D-半乳糖和多聚L-阿拉伯糖。实际上,果胶是这些多糖的混合物,平均分子量在5000-18000之间。
COOCH3HOHHH
图1. 果胶的结构式
HHHOHHOHHHOHOHCOOCH3HOHHOHOHOHOHOOOCOOCH3果胶在柑桔皮中含量极高,约占干质的20%~30%。
在生产果胶时,原料经酸、碱或果胶酶处
果胶的提取
实验 果胶的提取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从柚子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 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 了解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柚子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果胶是一种分子中含有几百到几千个结构单元的线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大约在50000~180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结合而成的聚半乳糖醛酸,在聚半乳糖醛酸中,部分羧基被甲醇酯化,剩余部分与钾、钠或铵等离子结合。
在果蔬中果胶多以原果胶存在。在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醇部分酯化,并以金属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接。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离子键)被破坏,即可得可溶性果胶。再进行纯化和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三、实验器材
恒温
果胶的提取分离
编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
果胶的提取分离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Pectin
学生姓名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学 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六月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
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果胶的提取分离 》,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栓剂的制备 实验报告
栓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栓剂的制备方法。
2、了解阿司匹林栓起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仪器:电子称、蒸发皿、水浴锅、玻璃棒 2、设备:冰箱、栓模 三、实验原理
1、概念:饮片提取物或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融化、软化或溶化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2、栓剂的基质:主要分为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A、天然油脂:a、可可豆脂: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熔点为:31~34℃,遇体温即能融化;b、香果脂;c、乌桕脂
(1)油脂性基质 B、半合成和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本次实验用
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C、氢化植物油
甘油明胶:实验室一般不用。 (2)水溶性基质 聚乙二醇类 泊洛沙姆 (3)乳剂型基质:硬脂酸钠
3、制法:栓剂的制备有三种方法:搓捏法、冷压法及热熔法。目前栓剂的制备主要以热熔法为主
工艺流程为: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脱模→除润滑剂→质量检查→成品栓剂→包装
附:润滑剂的选择:对于油脂性基
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药剂学实验指导老师:__韩旻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片剂的制备实验类型:____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片剂的不同制备工艺(湿法制粒压片法)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3.熟悉片剂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4.熟悉单冲压片机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片剂试纸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他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由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经粉碎,过筛,混合操作。当主药为难容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若药物量少,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可用等体积递增配研发混合,一般可混合均匀,若其含量波动仍然较大,可采溶剂分散法,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他成分混合,通常可以混合均匀。
湿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首先必须根据主要的性质选好湿润剂或粘合剂。制软材时要控制好湿润剂或粘合剂的用量,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颗粒大小一般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控制,一般大片选用14-16,小片18-20目筛制粒。治好的湿颗粒应根据主
酵母RNA的提取实验报告
酵母RNA的提取紫外吸收法测RNA浓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稀碱法提取酵母RNA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紫外线(UV)吸收法测定核酸浓度的原理。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核酸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对核酸的研究是更深入研究生命体的基本前提之一。研究核酸需要纯度很高的核酸,所以核酸的提取方法也就在生物学研究中相当重要。本次实验提取酵母的核糖核酸(RNA)。RNA离体后稳定性很差,含量低,所以在提取的时候就要注意防止核酸的降解和变性,防止过酸、过碱、避免剧烈搅拌,尤其重要的是防止RNA酶的作用。本实验是医药卫生领域与大工业生产的基础方法。
核酸(RNA)都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多聚核苷酸化合物,而核苷酸是由糖、碱基和磷酸以等分子比例构成的,故测定组成核苷酸的任意一种组分即可以测定生物体内核酸的含量或者是提取出来的核酸的含量。 提取RNA的方法很多,在工业生产上常用的是稀碱法和浓盐法。前者是利用碱使细菌细胞壁溶解,是RNA释放出来,后者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高浓度的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RNA释放出来。使用浓盐法提取RNA的时候应该注意掌握温度,直接至90~100℃浸提,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4:(药学专业、09制药)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四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学专业、09制药工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 掌握几种典型的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 了解低分子、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其常用量。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
(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以薄荷油、滑石粉(或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等为原料,制备芳香水剂(薄荷水)。
实验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以碘、碘化钾为原料,通过助溶法,制备复方碘溶液。实验3:硫酸亚铁溶液剂的制备(溶解法)
以硫酸亚铁、枸橼酸为原料,通过冷溶法制备糖浆剂。(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4: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溶解法)
以胃蛋白酶、甘油等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
蛋白酶合剂。
2. 实验原理
(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助溶法的原理;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
1. 实验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
环己烯的制备 - - 实验报告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元险
实验八 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分馏、水浴蒸馏和液体干燥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书P158
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则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应式: OHH3PO4 + H2O
一般认为,该反应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H
OH2-HOOHHO2
H可能的副反应:(难)
三、主要试剂、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环己醇 磷酸 环己烯 环己醚
100 98 82.14 182.3
相对密度/d420 0.96 1.83 0.89 0.92
沸点/℃ 161.1
溶解度/g(100g水)-1 3.620
℃
-1/2H2O(213℃) 234
无机混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4 无机混凝剂的制备
1. 前言
1.1 目的与意义
聚合硫酸铁(PFS)是 2O世纪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传统的铝系絮凝剂,具有水解速度快、絮凝体密度大、适用pH值范围宽(4~i0)等特点,且成本低、使用方便、无残留,因而广泛用于工业用水、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1】
。
通过制备聚硫酸铁的综合实验,了解混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原理及重要作用,掌握合成无机混凝剂的操作技术,并且学会通过金属含量、碱化度、Zata电位的测定,评价混凝剂的水处理产品稳定性和混凝性能。 1.2 文献综述与总结
絮凝净化法具有适应范围广、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聚合硫酸铁PFS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水解速度快、絮凝体密度大、适用pH范围宽等特点 具有很强的中和悬浮颗粒上电荷的能力,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很好地去除水中悬浮物、有机物、硫化物、重金属离子等杂质。 具有脱色、除臭、破乳化及污泥脱水等功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 印染、造纸等工业废水处理。相比传统的铝系絮凝剂而言PFS在反应过程中无离子水相转移和残留积累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报告—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一、实验原理
CH3COONa NaOH Na2CO3 CH4 点燃CH4 2O2 2H2O CO2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甲烷制取的改进
方法一:
①组装实验装置如右图:
②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下端侵入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也可用热毛巾捂热或者用酒精灯微热),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取1.5g CH3COONa、
0.5 g NaOH、0.5 g CaO,将三者分别用研钵研细,
再混合均匀,借用纸槽加入硬质试管中(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塞进单孔塞;
c、点燃酒精灯后,先预热试管1—2分钟,然后集中火力由管前向管尾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极难溶于水,且排水法易于验满)。反应开始后,待气泡快速、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此时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当试管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已集满,用手捂住试管口,移除水面; e、验纯:把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气体,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将试管
甲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