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马说
“八年级下册马说”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八年级下册马说”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马说”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说课稿
《马说》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马说》的第二课时。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它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文章,借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告诉我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更进一步告诉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要勇敢地做一匹千里马,是千里马就要给自己驰骋的机会,好让伯乐发现自己的才华。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根据文意能大致了解本文主旨,知道文中的伯乐、千里马、司马者等的比喻意义。 2、技能目标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本文阐明的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懑之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我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几种意象的比喻义 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情
我带的3、4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学习得过且过,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争取让每个孩子都在这一节课上有所收获。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
八年级马说练习题答案
精品文档
八年级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基础 知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⑷食不饱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
马
被
埋
没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马说练习题答案
精品文档
八年级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基础 知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⑷食不饱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
马
被
埋
没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马说》小测
23.《马说》小测
(满分:100分)
一、填空:(1*30=30分) 1.文学常识。
①本文选自《 》中的《 》,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作者 ,字 , (朝代)著名的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唐宋八大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 。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 。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马说》阅读练习苏教版
第一单元 四、《马说》
【片段阅读】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2.翻译下列句子。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5.如果你也像韩愈一样怀才不遇,得不到赏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3《马说》教案(2018新教材)
23 马 说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
2013八年级语文(下)复习教学案之《马说》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教学案
备课时间:5.29 上课时间:5.30 总课时:3课时 复习内容:马说 主备人:LCY 审查人: 复习目标:
1.生字词音,形。
2.重点文言虚词,实词解释。 3.翻译重点句子。 4.课文内容理解。 复习重点:
1.理解词意、句意、文意,能作简要分析。 2.能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 复习难点:
1.文言词汇;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
3.对中心语句的重点把握与品味,体会“说”的特点。 复习思路: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指导复习。 复习过程:
一、语基巩固
1.默写:《闻雁》、《池鹤》、《迎燕》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世有伯乐(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 )(4)才美不外见( )(5)其真无马邪( ) ..
答案:(1)la (2)pián cáo lì (3)sì (4)xiàn (5)y? 二、解释重点字词:
1.故虽有名马( )2.故虽有名马( )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4.骈死( )5.一食( )
【新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说课稿【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马说》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一、 我说课的题目是《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
(精编)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23* 马 说
激趣导入
播放伯乐相马短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重点)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难点) 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重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生难字
祇( )
(精编)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
23* 马 说
激趣导入
播放伯乐相马短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并背诵全文。(重点)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课文的行文逻辑。(难点) 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重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生难字
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