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电路第三章答案
“哈工大电路第三章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哈工大电路第三章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哈工大电路第三章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哈工大机电控制第三章答案
第3章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题图3-1所示的阻容网络中,ui(t)?[1(t)?1(t?30)](V)。当t=4s时,输出uo(t)少?当t为30s时,输出uo(t)又约为多少?
值为多
Uo(s)111????6?6解:U(s)1RCs?11?10?4?10?14s?1 iR?sC
1sCuo(4)?0.632(V),uo(30)?1(V)
3-2 某系统传递函数为?(s)?s?1,试求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s2?5s?6Xo(s)s?1?12??? 解:
Xi(s)s2?5s?6s?2s?3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
x?(t)?(?e?2t?2e?3t)?1(t)
3-3 某网络如图3-3所示,当t≤0-时,开关与触点1接触;当t≥0+时,开关与触点2接触。
试求输出响应表达式,并画出输出响应曲线。
1MΩ4 μF4?F 1M? 1100 kΩ100k?21Vuou(o t()t)100k?100 kΩuu((tt)ii uo t)ut)o((1V1V1V10?F10 μF
题图3-1 题图3-3
解:
Uo(s)RCss?1???
1Ui(s)R?(R?)2RCs?12s?1sCR?
哈工大理论力学课件第三章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实例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1、力的平移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 F平行移到任一点B,但必须同时 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 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的 矩.M B M B ( F ) Fd
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F1 F1 M1 M O ( F1 ) F2 F2 M 2 M O ( F2 )
Fn Fn M n M O ( Fn ) FR Fi Fi
M O M i M O ( Fi )
主矢 FR Fi
主矩 M O M O ( Fi )
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而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
FRx ' Fix ' Fix Fx
FRy ' Fiy ' Fiy Fy主矢大小
( Fix )2 ( Fiy )2 FR Fix cos( F 'R , i ) FR
方向
Fiy cos( F 'R , j ) FR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习题哈工大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习题
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 ,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______。 A. 串行传输 B. 并行传输 C. 并串行传输 D. 分时传输
2. 根据传送信息的种类不同,系统总线分为______。 A. 地址线和数据线 B. 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C. 地址线、数据线和响应线 D. 数据线和控制线
3.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______。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 用于选择外存地址 D. 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4. 连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总线属于______总线。 A. 片内 B. 系统 C. 通信
5. 从信息流的传送效率来看,______工作效率最低。 A. 三总线系统 B. 单总线系统 C. 双总线系统 D. 多总线系统
6.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______。 A. 减少信息传输量 B. 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D. 减少了存储器占用时间
7. 系统总线中控制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 网络定理 1
§3-1 叠加定理
3-l电路如题图3-l所示。(1)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2)欲使I?0,问US应改为何值。
题图3-1
解:(1)画出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I?'18V3??6?3?3??6?'\?2A ?1A I\?
I?I?I?3A(2)由以上计算结果得到下式
I?I?I?'\19??US?1A?0
US??(9?)?1A??9V
3-2用叠加定理求题图3-2电路中电压U。
题图3-2
解:画出独立电流源和独立电压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1
2 U'第三章 网络定理 ??5?5??(1??3?)3?6??3?)'\?3A?3??5V U\?9V?3V
U?U?U?5V?3V?8V
3-3用叠加定理求题图4-3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
题图3-3
解:画出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3?6 i??2A
数字电路答案第三章 1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本章以逻辑代数为数学工具,从逻辑门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入手,介绍分析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方法,并讨论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为进一步学习带记忆功能的电路奠定基础。同时重点讨论若干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及其应用,利用VHDL语言实现数字电路的描述及设计。
第一节 基本知识、重点与难点
一、基本知识
(一)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组合电路基本概念
任一时刻的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该时刻各输入状态的组合,与电路的原状态无关。电路只有从输入到输出的通路,没有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回路。电路由逻辑门构成,不含记忆元件。
2.组合电路分析
用逻辑函数描述已知的电路,找出输入、输出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判断电路功能。 组合电路的分析步骤: (1)由已知逻辑电路图逐级写出逻辑表达式;
(2)化简逻辑表达式,可以采用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化简表达式; (3)由表达式列出真值表;
(4)根据表达式或真值表分析并说明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 3.组合电路设计
组合电路的设计是根据实际逻辑问题提出的要求,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最简单或者最合理的组合电路。实现逻辑电路的方法有多种,采用小规模、中规模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采用的器件不同,其设计方法有所不同,但是设计过程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相量图形:
1、下图中,R1=6Ω,L=0.3H,R2=6.25Ω,C=0.012F,u(t)=102cos(10t),求稳态电流i1、i2和i3,并画出电路的相量图。
R1 + u - i1 L i2 R2 C i3 1 + u2 - 3 2 I??10?00V 解:UR2和C的并联阻抗Z1= R2//(1/j?C)=(4-j3)Ω, 输入阻抗 Z = R1+j?L+Z1 =10Ω,
?10?00U?则:I1???1?00A Z10?ZI? I2?11?0.8??36.870A R2??j?CU??0.6?53.130A I32所以:
i1?2cos(10t)A
i2?0.82cos(10t?36.87?)A i2?0.62cos(10t?53.13?)A
相量图见上右图
2、下图所示电路,A、B间的阻抗模值Z为5kΩ,电源角频率ω=1000rad/s,
?超前U?300,求R和C的值。 为使U12 A + u1 - B R C + u2 - 解:从AB端看进去的阻抗为Z?R?1, j?C 1
其模值为:Z?R2?(12)?5k? (1) ?C?/U?=而U2111?(?CR)2??arctan(?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 网络定理 1
§3-1 叠加定理
3-l电路如题图3-l所示。(1)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2)欲使I?0,问US应改为何值。
题图3-1
解:(1)画出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I?'18V3??6?3?3??6?'\?2A ?1A I\?
I?I?I?3A(2)由以上计算结果得到下式
I?I?I?'\19??US?1A?0
US??(9?)?1A??9V
3-2用叠加定理求题图3-2电路中电压U。
题图3-2
解:画出独立电流源和独立电压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1
2 U'第三章 网络定理 ??5?5??(1??3?)3?6??3?)'\?3A?3??5V U\?9V?3V
U?U?U?5V?3V?8V
3-3用叠加定理求题图4-3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
题图3-3
解:画出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a)和图(b)所示。由此求得
?3?6 i??2A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
第一篇: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第一章 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 3.1 § 3.2 § 3.3 § 3.4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叠加原理 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3-1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线性电路-是指由线性元件、线性受控源以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
一、线性电路的特性若某线性电阻电路有唯一解,则该电路 中任一支路电流和电压均可表示为电路中所 有独立源的线性组合。体现为两个重要特性 -齐次性(比例性)和叠加性。
设线性电路输入为f(t),输出为y(t)。 齐次性:若: 则: 叠加性:若:
f(t)→y(t)af(t)→ ay(t) (又称比例性)
f1(t)→y1(t), f2(t)→ y2(t), f1(t) + f2(t) → y1(t) + y2(t)
则: 若有 且有
f1(t)→y1(t), f2(t)→ y2(t),af1(t) + bf2(t)→ay1(t)+ by2(t),
则这样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齐次定理:
当一个激励源(独立电压源或独立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相量图形:
1、下图中,R1=6Ω,L=0.3H,R2=6.25Ω,C=0.012F,u(t)=102cos(10t),求稳态电流i1、i2和i3,并画出电路的相量图。
R1 + u - i1 L i2 R2 C i3 1 + u2 - 3 2 I??10?00V 解:UR2和C的并联阻抗Z1= R2//(1/j?C)=(4-j3)Ω, 输入阻抗 Z = R1+j?L+Z1 =10Ω,
?10?00U?则:I1???1?00A Z10?ZI? I2?11?0.8??36.870A R2??j?CU??0.6?53.130A I32所以:
i1?2cos(10t)A
i2?0.82cos(10t?36.87?)A i2?0.62cos(10t?53.13?)A
相量图见上右图
2、下图所示电路,A、B间的阻抗模值Z为5kΩ,电源角频率ω=1000rad/s,
?超前U?300,求R和C的值。 为使U12 A + u1 - B R C + u2 - 解:从AB端看进去的阻抗为Z?R?1, j?C 1
其模值为:Z?R2?(12)?5k? (1) ?C?/U?=而U2111?(?CR)2??arctan(?
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 金属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
1. 试述等压时物质自由能G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以及液相自由能GL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斜率大于固相GS的斜率的理由。并结合图3-1及式(3-6)说明过冷度ΔT是影响凝固相变驱动力ΔG的决定因素。
答:(1)等压时物质自由能G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理由如下:
由麦克斯韦尔关系式:
dG??SdT?VdP (1)
??F???F??y)??dy ?dx??????x?y??y?x??G???G??dT???dP (2)
??T?P??P?T??G????V ?P??T并根据数学上的全微分关系:dF(x,得: dG????G????S,比较(1)式和(2)式得: ??T??P等压时dP =0 ,此时 dG??SdT????G??dT (3) ??T?P由于熵恒为正值,故物质自由能G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2)液相自由能GL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斜率大于固相GS的斜率的理由如下: 因为液态熵大于固态熵,即: SL > SS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