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课程形成性考核一
“婚姻家庭法课程形成性考核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婚姻家庭法课程形成性考核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婚姻家庭法课程形成性考核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婚姻家庭法学作业1
一、名词:
1、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有关婚姻家庭的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婚姻家庭形态,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2、无效婚姻:违反婚姻成立要件的违法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
3、夫妻特有财产:夫妻婚后在实行共同财产制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的财产。
4、收养:指收养人、被收养人依照收养的规定成立拟制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5、家庭暴力: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6、婚姻自由: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
二、填空题:
1、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
2、血缘群婚制、亚血缘群婚制
3、生产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
4、婚姻家庭关系、总和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
5、22周、20周
6、普遍性、伦理性、强制性
7、当时社会制度、男女两性
8、一定范围、生活
9、两性结合、血缘联系、社会性、自然性
10、废旧立新
11、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12、买卖婚姻、干涉婚姻自由 索取财物
13有配偶者、家庭 家庭
婚姻家庭法形成性考核1(试题)--1--3章
婚姻家庭法形成性考核一(试题)
-----(第1---第3章)
一、 单选题(每题2分)
1、 在我国的法律中,率先明文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的是(D)
A)《妇女权益保障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 修正后的《婚姻法》
2、 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血缘属性 D)功能属性
3、 婚姻家庭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属于(B )的范畴。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4、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选项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作用方式是“通过依着社会舆论,依靠信念、传统和教育
力量起作用”的(B )。 A)法律 B)道德 C)宗教 D)风俗
5、 阶级社会形成以来的婚姻家庭制度是(B )。
A)群婚制 B)一夫一妻制 C)普那路亚婚制 D)对偶婚制
6、 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第一部婚姻法作了重要的准备的是(B )。
A)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婚姻制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民法亲属编
7、 继原始群体以后出现的氏族组织,是在( A)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
A)群婚制 B)对偶婚制 C)一妻多夫制
D)一夫多妻制
8、 在欧洲,首先采用选择民事婚
婚姻家庭法课程教案
《婚姻家庭法》课程教案
系部:人文社科系 专业:法律文秘 姓名:李长福
一、课程定位
《婚姻家庭法》课程属高职高专法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对于法律文秘专业而言,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
二、课程总目标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来巩固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法作为调整公民两性和亲情生活的基本法律,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国与家并治的重要的民事基本法。本门课程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婚姻家庭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当今社会婚姻家庭观念的巨大变化,全社会尊重私权观念的日益浓厚,使得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更加体现出浓厚的私权性质和实践性质,所以任课教师除了要系统、准确讲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外,还要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婚姻家庭领域的司法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总之,本门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就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熟练掌握婚姻家庭法学基本理论,又精通具体司法实践操作的专业法律人才。
(一)知识目标
● 掌握婚姻法律基本理论
● 掌握重要的婚姻法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及答案
婚姻家庭法学作业1
一、 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制度
2、无效婚姻
3、夫妻特有财产
4、收养
5、家庭暴力
6、婚姻自由
二、填空题
1.人类的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 、 、三个阶段。
2.群婚制分为 、 两种。
3.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 、 、 的情况下产生的。 4.我国婚姻法是调整 的法律规范的 。
5.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男不得早于 岁,女不得早于 岁。 6.我国婚姻法具有 、 、 的特点。 7.婚姻是为 所确认的 的结合。 8.家庭是由 的亲属所构成的 单位。
9.婚姻家庭关系是以 为前提,以 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它具有
婚姻家庭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唐艳)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任课教师:唐艳 作 业 1 一、名词解释题
1.婚姻:是指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社会关系,即通常所说的夫妻关系,又称配偶关系。
2.一夫一妻制:也叫个体婚制,是指一个人只能有一个配偶,即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3.婚姻自由:是指男女双方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依照法律规定缔结婚姻或者解除婚姻关系,不受任何个人与单位的强迫与干涉。
4.重婚:是指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行为。 5.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包括父母为索取大量财物,包办强迫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6.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婚姻家庭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B )的范畴。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2.一夫一妻产生的原因是( B )。
A、男女爱情开始专一 B、私有制的出现 C、婚姻形式的需要 D、家庭形式的需要 3.封建社会对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的立法主义是( D )。
A、夫妻一体主义
婚姻家庭法串讲
婚姻家庭法(串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亲等计算上,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罗马法亲等计算法、寺院法亲等计算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将祖父母与孙子女称为直系血亲二亲等的是( BC )。 A.我国的代次实体计算法 B.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C.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D.其他的亲等计算法 2.中国古代亲属分为以下几种( BCD )。
A.姻亲 B.外亲 C.宗亲 D.妻亲 3.在我国,解除亲属身份关系的行为包括( AD )。 A.离婚 B.婚姻被撤销
C.婚姻被宣告无效 D.解除法律拟制的亲属关系
4.甲男和乙女完全符合结婚条件,二人如果要求结婚,申请结婚登记需要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 AB )。
A.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B.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没有近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C.基层组织的证明 D.婚前健康检查合格证明
5.甲男的母亲是乙女的姨母,甲男和乙女属于( CD ) 。 A.直系血亲 B.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四代以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节 婚姻家庭概述】
婚姻:是男女两性的法定结合,形成了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
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单位,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而发生,其性质和范围也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
婚姻家庭关系: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关系。 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关系 功能——生物、经济、感情、教育功能等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是规定婚姻、父母子女及其他一定范围的亲属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亲属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婚姻家庭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的科学。其形成和发展是以婚姻家庭立法的逐步发展和婚姻家庭法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的。
婚姻家庭法的分类:
1、按调整对象的不同分为狭义的婚姻法与广义的婚姻家庭法 从总体上说,所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都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
2、形式意义的婚姻家庭法与实质意义的婚姻家庭法
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1、从调整对象的范围来看,婚姻家庭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
2、从婚姻家
2017年电大年冬季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1
婚姻家庭法学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制度是有关婚姻家庭的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婚姻家庭形态,它属于上
层建筑的范畴。
2、违反婚姻成立要件的违法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
3、夫妻婚后在实行共同财产制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
有的财产。
4、指收养人、被收养人依照收养的规定成立拟制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5、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
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6、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
二、填空题
1、人类的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三个阶段。 2、婚姻制分为血缘群婚制、亚血缘群婚制两种。
3、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生产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的情况下产生的。 4、我国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男的不早于22周岁,女的不早于20周岁。 6、我国婚姻
婚姻家庭法讲稿
婚姻家庭法讲稿
根据这次普法活动的安排,由我和大家交流下关于婚姻家庭法方面的有关内容:
我国的婚姻法是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进行了修改,整个婚姻法分为:总则、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附则六章内容,我下面就围绕这些内容,中间穿插继承法谈一下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体会:
第一章、总则。主要是高度概括了婚姻法几个大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另外还要求夫妻双方执行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二章、结婚。根据婚姻自由的原则,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只要达到法定婚龄,就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但是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那么即便是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了也是无效婚姻:(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一般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另外,如果结婚受到胁迫的,那么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
婚姻家庭法 - 图文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纵向:婚姻家庭关系,其他近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横向:婚姻家庭主体间,其他近亲属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列入范围的主体: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和兄弟姐妹,特定情况还包括女婿和岳父母,儿媳和公婆以及兄弟姐妹以外的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列入范围的事项是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具有法律意义,法律后果的问题.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 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
1.亲属的概念.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亲属的种类 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
亲系的概念;亲属间的联络系统,包括血亲和姻亲 亲系的分类。父系亲和母系亲,男系亲和女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
2.行辈
行辈的概念;亦称行辈或辈分是按照亲属的世代划分.行辈的分类。
3.亲等
亲等的概念;指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 亲等的计算方法,世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