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解释词语的方法
“文言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文言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 词语解释大全
对文言文词语的用法有很详尽的解释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
文言文词语解释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词语解释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词语解释
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
文言文解释
文言文解释
同《学奕》
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他,指后一个人。
然:这样。
同《刻舟求剑》
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自--从。
遽--急忙,立即,匆忙。
.契--用刀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坠--掉下。
若--像。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求--寻找。
之--代词,代“剑”。
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从其所契者,其:他。
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止:动词,停止。
行:前进。
亦:也。
同《揠苗助长》
闵:同“悯”,担心,忧虑。
长:生长,成长。
揠: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教学目标:1、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
2、掌握常见的翻译方法
3、练习全面、准确、流畅的翻译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翻译方法的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ppt 教学设想: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①热身练习,翻译几个学过的文段。
②兴趣练习——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错误解析,并给出恰当的翻译。 二、教师小结:
1、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3、文言翻译的两个标准: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三、举例讲解:ppt \字字落实\之 留 \文从句顺\之 调 ↓ 删 ↓ 换
文言文断句方法
文言文断句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
中考文言文阅读方法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形式新颖,选取材料和组合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
(2)考点明确,都会涉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内容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尽管形式多样,但考点基本不变;
(3)综合性强,注重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作出评价;
(4)区分度大,最后一题常常涉及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或联系到生活的拓展理解,是拉开学生分数档次的分水岭。
明确了以上文言文阅读的特点,我们就要围绕着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给大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1.关于解释词语题
首先要有夯实基础、重视字词积累的认识。课本上的文言文一定要学扎实。常用的实词在教材中反复出现,需要大家深入学习,大量积累,摸索规律。做好常用实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的归纳整理,将其收集成册,对比理解。尤其应该明确这些词所处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迅速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只作了解。
解题技巧:解答解释词语题,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以及古今词语意义的联系和变化。对课本中的文言文语段,要逐词逐句理解透彻;对课外阅读语段,也要掌握这个原则,不能望文生义。
注意:
①解释加点词一定要准确,避免只解释大意,造成丢分。
②课内文段中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 试题回放 1、2010天津题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译文: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译文: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2、2011南宁一摸
(1)见漕卒冻馁道死者众,叹曰:“此有司之过,非所以体上仁也。”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其不能自存者
译文:A看见漕运的士兵受饥寒而死在路上的人很多,悲叹道“这里面有我的过错,不是用来表现仁义的方法,拿出自己的奉钱在市场上买了棉衣上千件,给不能生存下去的人做衣服。”(海欣3分,句意扣1分,字词扣1分)
B看到漕运的士兵受
冻挨饿死在路上的很多,叹息道“这是官府的过错,这不能用来体现国君的仁慈啊,拿出自己的奉钱在市场上买了上千件棉袄,给哪些没有能力自我保存的人穿。”)
分析:1、综合考查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手法;2、采点给分原则,字词三分,句意二分。采分点包括 (1)句子大意。联系具体语境进行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
(2)重要实词,包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3)重要虚词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语法结构确定词性词义 (5)固定结构 (6)特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