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示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关于公示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关于公示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公示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作PPT
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销1221第二组小组成员:缪慧敏 刘星 贾志梅 李艳利 徐大元 吴智慧 乔月
自作PPT
简介江苏常州地处江苏南 部,北携长江、南衔太 湖,与上海、南京等距 相望,是个具有两千五 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 古城。经过历史的沉 淀,她为我们留下了丰 富的文化遗产 。常州梳篦 、天宁寺梵呗唱 诵、常州萝卜干 以及很多令人脍炙人口的 传说。
自作PPT
宫梳名篦宫梳名篦 常州梳篦制作是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 制作繁复,纯属手工。一般从取材至成品,篦需72道工序,木梳需28 道工序。其选材严、做工精、品种多,采用雕、描、刻、烫、镶嵌等 传统技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据地方文献和志书记载,常州梳篦 制作工艺及至明清朝代,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常州西门和 南门一带有几万人从事梳篦生产,且都是世代相传。因而西门有“篦 箕巷”,南门有“木梳街”作为地名。清时,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旧 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李莲英为西太后梳 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故常州梳篦一直享有“宫 梳名篦”之誉。
自作PPT
常州一怪(四大美女)
常州梳篦从第一代的日用梳 篦,发展至第二代的日用工 艺梳篦,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陆秀明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3期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各个国家文明发达程度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历史传承的珍珠国宝。当今国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多,保护意识不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艺濒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特征如下:第一,活化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新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分量还是很有限的。第二,实践性。非书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特点,通过世代的口头相传,使相关的技艺和对世界的认知进行传播延续。在不脱离民族特殊生活生
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
XXXX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
姓 名:XXX
学 院:XXX学院 专 业:XXX 班 级:XXXX 学 号:00000000 指导教师:XXX
2016年 1 月 5 日
摘要
河南许昌有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悠远消失了不少,现有的许昌非文化遗产有:艾庄回族铜器舞、独杆轿、杜寨书会、许昌陈氏皮影制作技艺等。 在本文中,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许昌无状态的社会,重视程度,发育程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提出了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战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昌 旅游战略
目 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词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世界遗产
一、什么是无形文化遗产有形遗产/物质文化遗产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 年巴黎《 年巴黎 遗产保护公约》 遗产保护公约》,陆续确立了 700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余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正方形:人类创造 圆圈:大自然 圆形:全世界
世界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传统民间文化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 了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 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 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 传统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 传统民间文化 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 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 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 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 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 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 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
世界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年通过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 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
浦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 总体状况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县共收集非遗线索5063条,调查项目1033个,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
1.种类、数量状况。调查项目涵盖十七个大项中的近百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1324 个,民间音乐50 个,民间舞蹈16 个,戏曲 38个, 民间美术 140个,民间手工技艺414 个,生产商贸习俗79 个,消费习俗230 个,人生礼仪 611个,岁时节令 968个,民间信仰 542个,民间知识 144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99个,传统医药 340个,其他 39个。由此可见,我县民间文学、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类资源最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26.1%、19.1%和12.2%;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其他类资源较少,占比例均不到1%;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类资源则相对比较丰富。
2.资源分布状况。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九牧镇992 个,临江镇732 个,莲塘镇 573个,濠村乡 447个, 富岭镇420个,仙阳镇403个,水北街镇 266个,永兴镇 159个,忠信镇
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唢喇,香包等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着勤劳聪慧的庆阳人民的才智与能干!!!
庆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经历代艺人们不断繁衍发展至今,其独特的曲牌音乐体系,庞大的演奏群众,广泛的民俗应用和浓郁地方风格成为我国浩瀚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乐
种。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西峰区现有唢呐班社31个,从业人员286名。西峰区唢呐曲牌内容丰富,意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经普查采录的有1200余首,经筛选编入《庆阳地区民间器乐集成》达496首,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曲牌类、民歌变奏类与地方戏曲相关类。西峰唢呐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表现在民间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内容延伸上,如“跑报”这一文化空间也是有价值的内容之一。这一口头形式传承,由艺人即兴创作的口头文学活动,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包,庆阳群众俗称“耍活”,又叫“搐搐”,“搐儿”。庆阳香包和庆阳历史一样悠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内涵,具有稚拙、粗犷、浑厚、朴实的风格,凝聚着中华人民宽厚乐天向上的气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行处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内涵,接着分析了当前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最后,从多
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14-0226-01
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
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
是偏远地区,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决定的,体现了
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
的资产。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很大
的问题。首先,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人民的
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亦步亦趋,所以,在民众的观念中,传统非物
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落伍”的。在这个方面,广大民众甚
至某些决策者,也形成了错误的意识,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其次,我国在进行新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缺少对特色文化和特
色农村的强调。虽然在2
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法学院 行政管理 宁建东 201007064055
家乡彭水简介: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
北接湖北省,南连贵州省。全县辖10镇29乡,共274个村、26个居委,1785个村民小组、184个居民小组。2001年底,全县有17.55万户、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0万人,县城居民4.95万人;社会从业人口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2.9万人,第二产业2.1万人,第三产业4万人。境内居住着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仡佬族、侗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壮族、满族11个少数民族,2001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
? 彭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
化”。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镇置涪陵县,北周置黔州费县。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唐置黔中道于此,并置黔州,彭水成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宋两朝,中原纷乱,而黔州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11月7日是文房四宝之首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周年,湖南省古琴文化协会提前两日于11月5日下午在位于长沙市古色生香的太平街的省琴协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陈羲明画馆举行了盛大纪念演出活动,到会的有湖南省文联、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等单位领导、省电视台、省会各重要报社记者、省古琴文化协会在长沙的部分会员,包括湖大、中南大学等高校教授组成的理事会成员。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会议首由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作协副主席、省古琴协会现任主席贺晓彤同志作了关于省古琴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及今后计划的报告;具有七十年琴龄,业余免费教琴六十年的湖南大学统计学院硕研导师、湖南省古琴文化协会名誉主席叶汉声老先生作了关于古琴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讲话,提出了让古琴复归大学课堂的意义与途径的宏伟设想,接着由著名古琴艺术家、湖南古琴文化协会执行会长上官明珠女士领先演奏了古琴名曲《关山月》、《梅花三弄》,二十名湖南大学古琴社新社员在古琴伴奏下列队演唱了新创琴歌《古琴颂》和传统琴曲《阳关三叠》,古琴新秀刘慧扬女士、周易女士、李良玉女士、尹乙帆女士先后演奏了《流水》《醉渔唱晚》《玉楼春晓》《酒狂》等传统名曲。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情况简介
(224人)
一、民间文学(3人) 1、《邵原创世神话群》 翟钢炮,男,汉族,1948年8月生,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农民。先后任邵原镇中学教师、邵原镇邵原村党支部书记、邵原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现任邵原镇小沟背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女娲文化研究工作,对女娲补天传说等诸多神话故事深为熟悉,而县根据邵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找到了许多自然原始遗存。经过他多年的研究挖掘,形成了自己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他先后参与编写了《中华创世神话原发地考》、《邵原山水》、《邵原民间故事集》等。 2、《郭丁香》 曹家振,男,汉族,1945年8月生,固始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1978年开始,搜集整理《郭丁香》并将其整理成汉民族叙事长诗。先后拜南大桥乡钱木匠、分水亭乡朱木匠及城郊乡丁凤阁木匠等人为师。以长诗为内容创编的灶戏《比家当》、《郭丁香出嫁》2005年荣获河南省稀有剧种调演“特殊贡献奖”,长诗“郭丁香”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郭丁香》 潘景娥,女,汉族,1963年4月生,农民,固始县城郊乡十里井村。自幼受老艺人说唱灶书影响和感染学唱灶书,后拜灶书艺人叶照群为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