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总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苏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概念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数学概念、公式总结(苏教版)
初一数学上册概念、公式总结(苏教版)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生活 数学 1.2活动 思考
第二章 有理数
2.1比0小的数
像13、155、117.3、0.03%这样的数是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
像-13、-155、-117.3、-0.03%这样的数是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负整数与0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的直线叫做数轴.
2.3绝对值与相反熟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像5与-5、-2.5与2.5等等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
小学数学全部概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学数学的全部概念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初中数学概念及定义总结
初中数学总结
经历三年初中数学的学习,使我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就谈谈我对数学的一些想法和对初中数学的总结。
数学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就像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数学,从简单的数数到复杂的代数运算,从随意的画图到使用尺规标准的作图,从观察图形到研究几何,学习数学的这条道路是循序渐进而又漫长的。
有些同学认为数学是枯燥而又无味的,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缺少对数学的兴趣(也许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看来,数学并不只是做题和应付考试这么枯燥和乏味。学习数学更多的要应用到生活的一些问题中来,这样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思,逐渐懂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我这里举一个概率的例子(或许看完你就会发现数学的趣味性了)
设想有三个箱子,一个装着两枚金币,一个装着两枚银币,一个装一枚银币一枚金币。三个箱子混杂,然后随意取一个箱子,显然这个箱子里装着两个一样的钱币的概率是2/3。 然而,假定我们从选出的箱子中拿出一枚钱币,看到它是金的。这就是说,箱子里的不可能是两枚银币。因此,它必然是两枚金币;或一枚金币,一枚银币。由于这两个箱子中任何一个被选中的机会相等,看起来似乎我们取得两枚同样钱币的概率降到了
2016苏教版最新小学数学概念公式整理(六年级复习用)
小学数学概念集(苏教版)
每天理解记忆5条,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姓名:
基本概念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公式:V=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
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授课稿
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为了确定这节课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本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中教材先呈现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指明了方
苏教版小学数学倍数因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倍数和因数》赛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作者:王华 来源:常州青龙中心小学 我要评论(0) 字体:大 中 小 点击:1018次 --------------------------------------------------------------------------------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试一试;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这一教学内容 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倍数和因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首先利用整数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接着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所以本课的学习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授课稿
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为了确定这节课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本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中教材先呈现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指明了方
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授课稿
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为了确定这节课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本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中教材先呈现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指明了方
苏教版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轴对称图形》授课稿
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为了确定这节课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本堂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中教材先呈现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指明了方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承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此课题,自2014年11月申报以来,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1.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
2.小学数学教材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主要有:数的概念、几何形体概念、运算方面的概念、量和计量单位的概念等,以起始型概念(也就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某一领域的第一节)最为突出。其目的是以意义建构为核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初级概念,以此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找不到新知与学生已有经验中的契合点;在帮助学生的概念形成过程中,概念的本质特征得不到凸显,概念之间的联系得不到深化;在概念的抽象过程中,教师找不到有效策略来帮助学生从思维上进行概念的逐步抽象,并进而实现由儿童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渡。 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这个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力求通过对“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