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专题二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一.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原理——细胞全能性

1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细胞不表现全能性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 (二)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1.材料:(外植体)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

2.培养条件: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适宜的温度、PH、光照以及无菌环境。

3.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根、芽 试管苗 植物体

(胚状体) (三)植物体细胞杂交

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

植物体的技术

2.过程:

(1)去细胞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意义: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 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可以高效快速地实验种苗的大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

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

有机化学基础 第二章知识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脂肪烃

1 烃 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2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3 卤代烃: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4 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2)烷烃的通式:CnH2n+2 (n≥1);3)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如: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 (2)氧化反应

3n+1 点燃 CnH2n+2 + — O2 → nCO2 +(n+1)H2O

2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 烯烃 :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通式:CnH2n (n≥2)例 :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 烯烃的加成反应:(不对称加称规)

;1,2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详细知识点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

制作人:程兰 1、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2、物质中原子之间是通过、

能量,而形成生成物种的化和

是化学反应中能

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学键要

能量。化学键的

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各种物质都贮存有4、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 能量 总能量

。当反应物的总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就放出能量;当反应物的

生成物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就吸收能量。

吸收的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放出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5、化学反应中应遵循两条基本自然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2)6、根据能量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 7、(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② ④

(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详细知识点

② 8、 ③

称为中和热。

8、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

9、能源按是否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分为 和,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 ,又称电力。

10、火力发电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水气化为蒸汽,推

动蒸汽轮机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

【知识讲解】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 2CO是吸热反应)。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H2(g)。

CO(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形成条件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利用历史 常规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资

人教社高二地理选修三第二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难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以及课件

教学方法:电化投影、设问导疑、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资源价值

(一)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探究活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

点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说明:山水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人们常说的“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就是山水在自然构景中相依相存关系的充分体现。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而不同。 2.科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打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时间:10分钟) 高2013级_____班 学生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放热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OH C.浓硫酸 D.固体NH4NO3

2.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打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5
【bwwdw.com - 博文网】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时间:10分钟) 高2013级_____班 学生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放热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OH C.浓硫酸 D.固体NH4NO3

2.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