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本规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
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相应的规定使用。
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第1.0.3条的规
定。
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
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基层
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 四、与面层结合良好。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 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
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的规定。
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
查的
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
第三章材料
第一节沥青材料
第3.1.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
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
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8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 - 86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沥青路面的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一章和七个附录。内容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上拌下贯式、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等路面;还有透层、粘层、封层和附属工程(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停车场、桥面),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交通部 1985年12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第1.0.2条 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
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
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
第1.0.3条
沥青路面施工 - 图文
落笔成殇
沥青路面施工
第一节施工准备
铺筑沥青面层前,应检查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一、 施工温度
石油沥青加工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
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10—2的规定确定。缺乏黏度—温度曲线数据是,可参照表10—3表的范围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当表中温度不符实际情况时,容许做适当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第 1 页 共 9 页
落笔成殇
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10—4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对采用冷态胶乳直接喷入法制作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烘干温度应进一步提高。
二、混合料的拌制要求
沥青混合物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储存,细集
沥青路面施工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沥青路面施工要求
作者:王辉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4期
摘 要:由于国内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如何实现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引言
当前高速公路一般选用沥青路面,经过多年的施工和实际运用,沥青路面因其耐久性、施工简便、荷载性能强等综合优势,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但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体类型,而且成为检验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单位能力和技术水准的标尺,是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技术、管理高度综合的项目,其中技术是最为活跃、最为有效的因素。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施工工程中比较容易操作的一项,但其技术要求规范也更加的严谨,我们要做到精心施工,质量保证,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来操作。沥青路面施工的工艺规范与技术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大体
沥青路面规范指导意见
修 订 说 明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
浙交?2006?103号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 路基交验 第三节 原材料储备 第四节 标化工地建设 第五节 文明施工 第六节 施工信息报送 第七节 施工规范
第二章 路面半刚性底基层、基层施工
第一节 准备工作 第二节 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节 试验路段
1
第四节 施工管理 第五节 养生及交通管制 第六节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第三章 下封层、粘层、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
第一节 下封层施工 第二节 粘层施工
第三节 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 第四章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第一节 准备工作 第二节 混合料组成设计 第三节 试验路段 第四节 施工现场管理 第五节 养护及交通管制 第六节 质量管理与验收 第五章 桥梁伸缩装臵施工
第一节 材料要求 第二节 安装工艺要求 第六章 附属工程施工
第一节 路缘石施工 第二节 路面排水设施施工
附件1 施工告示牌
2
附件2 沥青路面面层试验路段总结编写方法 附件3 方解石含量试验方法
第一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
沥青路面规范20110902 - 图文
ICS
DB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T —2011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high-grade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征求意见稿)
2011年-XX-XX发布 2011年-XX-XX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结合浙江省地域特点和道路使用环境,围绕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省内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吸收了成熟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借鉴了部分国外的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是对国家现行行业规范的细化和补充。
本标准分为:1总则,2定义和术语,3基本规定,4路面厚度及典型结构,5基层、底基层、垫层,6沥青面层,7特殊路段路面结构设计,8路面排水设计,9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于2011年 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
西安依恩驰(ENH)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QS公路施工质量智能监测系统RQS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智能监测系统
解
决
方
案
西安依恩驰(ENH)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依恩驰(ENH)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QS公路施工质量智能监测系统
目录
一、关于依恩驰(ENH) (1)
二、路面施工材料质量监测系统 (3)
1、路面施工材料的指标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3)
2、以往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手段存在的问题 (4)
3、路面施工过程动态质量监测系统 (4)
3.1、沥青指纹识别快速检测系统 (5)
3.2、材料生产站(场)监测管理系统 (8)
3.2.1、改性沥青站质量监测系统 (9)
3.2.2、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生产质量监测系统 (9)
3.2.3、水稳料拌合站质量监测系统 (11)
3.3、材料运输过程质量监测系统 (12)
3.4、摊铺质量监测系统 (13)
3.5、沥青混合料压实质量监测系统 (14)
3.6、现场指挥管理系统 (16)
4、路面施工材料监测系统的价值 (17)
三、技术支持服务 (18)
四、合作伙伴及部分案例 (19)
五、公司专利资质 (20)
六、附录 (23)
西安依恩驰(ENH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QS 公路施工质量智能监测系统
西安依恩驰(ENH)网络技术有限公司95c0c7cd
沥青路面施工合同
沥青路面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就甲方校区道路沥青路面工程,经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工程慨况
1.工程名称:云南新兴职业技术学院校区道路沥青路面工程
2.工程地点:云南新兴职业技术学院校区
3.工程量:沥青路面15200M2(场地:9000M2、路面6200M2)
二、工程内容:按照甲方提供的校区道路沥青面及场地施工,具体施工内容:摊铺沥青混凝土、碾压。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为:4—5cm厚AC-13细粒式混凝土15200m2。乳化沥青透层油15200m2。(路面坡度地要求洗芼或二次铺设)
三、合同价款:经核算总价1019600元(人民币)。现在以路面73元/m2.cm作为施工单价。场地以63元/m2.cm 。计量以实际施工数量为准。先付工程款40% 万后机械进场施工,工程完工后应付工程款的95%,其余工程款2015年7月1日一次付清,付款时乙方提供发票。
四、质量要求: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如乙方施工的质量达不到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造成的相关损失由乙方承担。
五、工期要求:工期1 1天。
六、其他约定事项
1、乙方应积极配合甲方做好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检查工作。
2、工程实行包工包料,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员均由乙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小、噪音低、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特点,因此颇受人们欢迎,随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被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1.1 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如果沥青料黝黑,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圆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斗中“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别黑亮,较车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状或沥青结合料没有充分烘干,表面上看起来沥青太多,如果混合料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没有较完全裹覆,受料斗中混合料不“蠕动”,则表明含量太少。
1.2 混合料温度,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兰色蒸气。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气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通常在料车到达工地时,测定混合料的温度,有时在摊铺机后测定。每天早晨要特别注意做这项检查,因此时下承层表面温度和气温都较低,平时只要混合料似有温度较低现象或初次碾压,而压路机跟不上时,则应测定温度。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插进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目前也有许多地方采和电点温计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