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表怎么填写
“集体备课表怎么填写”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集体备课表怎么填写”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集体备课表怎么填写”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集体备课表样
筠门岭初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课题 共 课时,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重点 教学 方法 难点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1)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筠门岭初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课题 共 课时,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重点 教学 方法 难点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1)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筠门岭初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课题 共 课时,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重点 教学 方法 难点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1)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筠门岭初中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课题 共 课时,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重点 教学 方法 难点 教
四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1)
佘家湾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主备人 课型:新授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第1 课时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使用数位顺序表的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课件、计器数 教 学 流 程 一、投影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百分数的认识集体备课表格式
第五单元百 分 数
湖口县第二小学教师集体备课
年级 班 科目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教师 黄美娟 使用教师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教学难点: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小黑板或投影 教程 个人教学第二次备课 一、复习准备 1、说出下列分数表示的意义:①、一块石头的重量是一块铁的②、上次期末考试的及格率是83,10099 1002、师生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1)在12届亚运会中 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经调查,小学生近视率为18%,
集体备课
备课组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多元的。”可见,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因此,我们备课组一直非常重视集体备课,集备力争做到踏踏实实,力求实效。全组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秉承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坚持做到了“一个重视”、“一个优化”、“一个反思”。
一、重视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设计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教案。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十分不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
集体备课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
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教学具准备:尺子、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
1、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吗? (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2、我们在画这些图形的时候,他们的边都是由线段组成的。 告诉学生上面这些都是线段。 二.测量线段的长度
1.用尺子量一量课本第五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把两德的结果些在书上。
2.线段与曲线的对比认识 3.线段“直”的特征。 三、屏显: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分组讨论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多线段有哪些认识?
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在纸上任意画一条线段。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的画法。 四、指导线段的画法 五、猜一猜游戏
课件出示同一条线段(横着和竖着的)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一些?
引起学生的争论,争论后课件演示:把两条线段重合比一比。
集体备课4
华店乡蓝天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 科 备课组长 中心备课人 数学 李亮 谷志勇 年 级 参加人员 六年级 地 点 办公室 谷志勇、广俊青、张玉青 时 间 2014年2月25日第4节 集体备课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还直观认识了圆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圆柱和圆锥,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 教学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时首先准备器材,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各一个,教材图示了比较底面积和比较高的方法。然后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空的圆柱容器里,中心备课人 看看几次正好倒满。从倒沙子实验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备课内容 圆柱体积的 ,确认或者修正原来的估计。利用圆柱体积算圆锥体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上面实验的结论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通过“底面积×高”计算,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李亮;启发诱导学生,回忆以往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猜想和操作,找到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引领学生实现备课过程
集体备课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集体备课总结
稻田镇赵庙初中 宋晓玲
2016年2月
一学期来,初一生物备课2人。通力合作,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收获颇多。
1、本期以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将原先坚持的集体备课进一步完善。定时间,定地点、定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本期的集体备课,我们实现了由备教师向备学生转变,由重怎么教会向重怎么让学生学会的转变。集体研讨备课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状况,我们研讨便于学生学会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多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学法指导,突破难点,精讲重点。对于上次研讨内容进行回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思我们的教学。
3、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本期我们已大致形成组内的教学模式,即:温故知新------自学思考------释疑解惑 -----拓展提升-------总结归纳------学以致用。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并不一定所有环节都具备,但总的构架模式已形成。各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二、合力教研,受益匪浅。
1、经过组内2人的辛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市生物实验创
新大赛中获二等奖。虽奖状上写的是
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中年级组)
数
学
六年级第1~2单元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备课人:
2013年 月
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课题 课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教 ( 导 学 目 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 ax+_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 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 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重 点 目标 1 难点 目标 2 练习一 3——5 题
教具 学具
卡片
检 测 题 板 书 设 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一、复习: 1.X+4=34 X-3.3=4.8 12X=60 X÷6=8
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 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白兔和黑兔一共 20 只 白兔比黑兔少 4 只. 白兔只数的 2 倍正好相当于灰兔的只数.(追加条件
小学集体备课计划
十字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集体备课活动计划
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和科技局教研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帮助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要求,准确理解、把握新教材内容,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加强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使全体教师掌握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 一、组织形式
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期间先听主备课例老师的一节课,然后评课,再由负责通研教材的老师对教材进行单元通研。 二、时间、地点及学科安排 时间:2012年11月份。
地点:十字、九甲、摆捞三所中心小学。 学科:语文、数学。 三、具体要求
1、严密组织,规范操作
通研教材:按照各中心小学指定的范围,把握教材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初步确定自主练习题。要突出备课过程中的探究性,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优化课堂,提高质量。研究教法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研究课例:尽量使用多媒体,必须有学案(学案中必须有前置性作业或课前小研究)、教学设计。遇有场地、仪器等问题时,提前与各
中心小学联系。
选择教
我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1: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
塔河五中 韩梅灵
设计想法: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内容上又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年级学生还要打好基础,所以还要注重基础训练。在阅读中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锻炼理解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识上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会复述故事,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多种阅读方式,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 3.展开多角度阅读,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习指导:本文是篇叙议结合的文章,宜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故事,并结合议论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另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章提倡多角度阅读,同学们可以从父亲、“我”、“杰利”等角度去想一想他们的做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读一读,写一写,掌握下列词语。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音,并把整个词语读几遍。 迂( )回 啜( )泣 纳罕( ) 瘦骨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