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效提问案例分析
“幼儿园有效提问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幼儿园有效提问案例分析”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有效提问案例分析”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课堂有效提问案例分析
课堂有效提问案例分析(一)
我以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两位数减两位数为例: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刻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中出现的图表提出减法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摆小棒的教学策略完成相应计算,从而在学习活动中体会退位减法的算理,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
师:在申奥竞选中,北京得票56张,巴黎得票18张,请你根据情境提出一道利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生:北京的得票数比巴黎的得票数多多少张? 师:这个问题如何列式? 生:56-18。
师:请你你算出56-18的结果,说一说你如何得出的结果。请你再利用小棒摆一摆,验证你的计算结果。
师:现在请同学来汇报你的学习结果。
生:我是通过笔算得出56-18的结果等于38。 师:你是怎样得到的?
生:一捆有10个小棒,56个小棒是由5捆和6根小棒组成,56-18相当于从56根小棒中拿出18根,先拿出1捆,也就是10根,再拿出6根,此时还差2根,这时我先将剩下的4捆小棒中取出1捆,解开绳子,再拿出2根,剩下3捆零8根,就是最后的计算结果,也就是38根。
师:通过你的操作,结合前面学习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你能否总结一下你的笔算方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一、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幼儿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幼儿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幼儿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幼儿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幼儿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幼儿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和等待幼儿处理的信息,这些问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
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一、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幼儿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幼儿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幼儿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幼儿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幼儿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幼儿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和等待幼儿处理的信息,这些问题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教教
幼儿育园语教言学活中动效提问的策略赵有辉善河北省 石庄家市城藁区安兴第三镇幼儿园,北河石庄 0家 2 156 0摘要:给孩子设创一他们想个说、说、敢喜欢说、机会说有能并得到积应极答环的境,而促使从儿思幼获维得发,展问提其是中关键的在所。提问方式的方法也很多有,我就自己教执过一个的言活语动”花小找籽快乐”来说说我一的些体会。关键词:幼儿语教言育:有 提效问:题问中分类图:G号 6 13. 2 文标献码识:A 文章编号 1: 67 1 5 . 861 ( 2 1 0 5) 1 7— 0 0 2 0 .0 1提是支问幼儿持园言教学语的有效工,其本质具教是师 幼儿与幼儿与幼、儿之的互间动合与作。文本对前语当言教学中的提现状问进行简梳单理,结合教学践,实提在语出言学活教动中何如进有效行提,以问对期语教言有学一启定 发作用。幼儿《教园育指导纲要 (试 )行》出指“:提问完是成教学务任重的要段,科手学的提能问激幼发儿的活动趣兴、 发想启象思、引导维作操实践促使,儿幼思维创和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学效教。但是果不理合的提不仅问达到预不期目的,反而会制幼抑儿维思极性积和创性造。”此因,在儿幼教学中须注必重提的问艺,术将合、适理当的提问穿贯学教之。中提
幼儿园指南案例分析
篇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特点的案例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指出,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做中学(直接经验)直接感知 ,玩中学(游戏)实际操作,活中学(生活)亲身体验 在认识交通安全标志的活动中,就充分利用了幼儿学习的这几个特点来帮助其学习。
首先是直接经验的做中学,让幼儿仔细观察交通安全标志,并安排绘画课,让幼儿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来认识这些标志,并将其画出来,增加幼儿的直观认识。
其次是游戏中的实际操作。我们做了交通信号灯的教具,在校园也画了交通标志,幼儿一旦进入到校园,就一直有交通标志的指引,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实际操作。
最后是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交通标志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增强认识。
篇二:2015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参考答案】
趋势:(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
幼儿园管理案例分析
1、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论述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答案:一、生理方面的特点
大脑:幼儿脑机能初步发展,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所加强,条件反射也容易建立并且比较巩固
动作:已掌握行走、跑、闪避、扔、停、拐弯、减速等动作。而且能单足站立,会投球,会扣解钮扣,会自已倒水。能用积木搭桥,或叠起十块方形积木。能自己吃饭,较平衡地使用调羹。 二、心理发展特点
1、思维不断变化,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2、小班幼儿能够进行想象,同时恐惧感逐渐发展起来 3、小班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概念 4、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5、小班幼儿情感的发展 6、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建立常规的意义:第一,利用低幼阶段“还没有太多自己想法”的特点,运用环境塑造“有价值的行为习惯”;
第二,利用低幼阶段“具体形象思维的固着性”的御,强化或重新塑孩子当然的秩序感,为以后的生态的认识和尊重奠定基础; 第三,到高幼阶段,当抽象思维开始萌芽时,才开始了解规则背后的“尊重”“公平”等价值。
生活常规的管理方法:1、听故事法 2、标记的用处3、通过游戏来熟悉 4、通过儿歌等熟记 5、外在奖励 6、指令的不同表达 7、示范、模仿法 8、化整为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
篇一:案例分析范例
这个故事我听过了
班级:中3班 教师:严瑛 时间:2011.11.15
案例发生的背景:正值十一月中旬,我们中3班的孩子在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唱唱、画画、说说、听听等和动物朋友们亲密接触,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今天是一个语言活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想之外的情况??
案例描述: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来给大家讲一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想听吗?”我满怀希望期待着热情高涨、异口同声的“想听!”。可是“听过了!”一个声音大声地回荡在活动室里,是小调皮卢敏洋。我一时有些发愣,可是马上另一些孩子紧跟其后,“听过了!听过了!”,不和谐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可怎么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只得实施“高压手段”,要求孩子们再听一遍。孩子们无法,只得屈服于我,大多数孩子面无表情的开始听故事,当讲到第三只小猪盖好石头房子,狼用对付其他小猪的方法:吹房子—可是石头房子纹丝不动时,我故意问孩子:“老狼生气极了,你觉得他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吃掉小猪?”这时张一弛高举小手说:“老狼可以假装猪妈妈的声音骗小猪走出房子。”“老狼可以从烟囱里爬进去。”“老狼会一直守在门口。”??孩子们在他的引发下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总算有所缓和。这时张一弛又举手,我示
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分析
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分析
古语云:“问则疑,疑则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问不成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问答互动的过程,有效地课堂师生互动问答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发散思维,促进教与学的协调综合发展。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特别是课堂问与答的有效性把握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有深度的提问,只是把英语当成简单的语言知识来讲授,英语课堂提问大多流于形式,一般都是为了问而问,问题显得无效、无意义、枯燥,久而久之,这样的英语课堂不能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苏联教育界倡导“问题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难易适度为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问,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笔者将通过分析自己一些案例,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一、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维果茨基(Vygots
幼儿园案例分析1
幼儿园教师入编考试案例分析题
1、最近,娜娜的妈妈非常着急,4岁的娜娜出现了口吃现象,经过多方矫正,
都无济于事。 请分析可能造成娜娜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 (答案要点)幼儿的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2~4岁。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
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导致幼儿口吃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 (3)模仿。
2、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
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
也越摆越多。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部分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
的作用的究竟有多大?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 根据这些现象,请谈谈幼儿园的
教育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3)环境育人的原则;
(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4、某市坚持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
措来抓,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了基层农村的和谐稳
定与发展。他们在建设新型社区的同时,配套同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
幼儿园午睡案例分析
幼儿园午睡案例分析:她为什么频繁地要上厕所
镇巴县城关幼儿园 白焕彩
现象:
今年国庆长假后,一向乖巧的管悦小朋友表现有些反常,原来很早入睡的她,整个午睡期间瞪着眼睛,翻来覆去地。那天正是我上下午班,照顾孩子午睡,刚睡上床没十分钟,管悦就说:老师,我想上厕所。不是刚上了厕所的吗,怎么又要去?但我转念一想,孩子要上厕所,就让她去吧,不然尿床了怎么办。于是我让她去了。可是接下来,管悦隔几分钟就要上厕所。她进进出出地,其他睡着的孩子也被她吵醒了,就躺在床上窃窃私语,使整个午睡秩序显得很混乱。管悦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存在,难道是病了吗?可是起床后管悦的“病”立刻就消失了。下午孩子离园时,我把管悦午睡这种情况反馈给来接她的外婆,她外婆说:“国庆长假期间由于我们忙,就无暇照顾孩子午睡,由她自己玩,几天下来孩子也习惯了不睡午觉,这几天管悦不想上幼儿园,因为她不想睡午觉。”
分析原因:
在幼儿秩序感尚未形成之前,幼儿是通过外界的规律和习惯来适应这个社会和生活的,如果成人不了解,一旦打破这个规律,幼儿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俗话说: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而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一秒。国庆七天长假,管悦在幼儿园形成的秩序感被打乱了,由于在家无规律无秩序的生活已适应了,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