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游戏理论作业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班级:11级学前教育本科 姓名:李新颜 学号:20110240071060

1、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有很多,给我们实践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答:前苏联心里学家列维托夫说:“游戏是婴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儿童智力、道德、美感的发展和身体发育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如何设计和组织好幼儿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让孩子自由游戏决不是放任孩子无目的的活动。我认为无论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孩子游戏都应该在成年人正确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通过游戏使身体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开发,性情得到陶冶。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游戏是儿童精力过剩的需要,它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控制心理创伤,并且为未来发展提供预演,创造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机会,训练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水平。所以,了解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是教师和家长科学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我们首先谈一谈物理环境因素: 一、场地

包括空间密度(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游戏地点(户内和户外)、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如各种设备及其构成的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游戏设备在游戏场地中的位置等。 二、玩具和材料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工具。玩具的创设和提供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发生和发展,并使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编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游戏

第一章 游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涵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什么是“游戏期”现象、儿童游戏的文化适应功能

了解玩具的起源及功能 了解游戏的发生、儿童游戏及其价值观的演变,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国古代的儿童游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戏期”的形成

难点:儿童游戏价值观的演变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前言

一、游戏研究的多维视野 1.游戏的社会文化视野 (1)游戏的社会文化涵义 (2)游戏的起源与演变 (3)游戏的社会文化性格 (4)“游戏期”的文化成因 (5)游戏的文化传承功能 2.游戏的儿童发展视野

(1)游戏的个体发生和发展 (2)儿童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4)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3.游戏的教育学视野

(1)幼儿园游戏的性质和特点 (2)游戏和课程、教学的关系 (3)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 (4)游戏环境的创设

(5)游戏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二、学前教育领域中游戏的“困境”和出路

1.游戏困境: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游戏。 2.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1)态度障碍 (2)功能障碍 (3)结

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开展与实践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开展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建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方式,幼儿通过使用材料,动手操作,构建物体来反映现实生活。建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不够:教师常常过分关注建构结果,忽视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忽视了幼儿模仿和再现生活的需求;开展建构游戏时常常是教师设定游戏内容和准备大量的游戏材料,幼儿很少有自主选择、自主互动、自主确定游戏主题、自主开展游戏的机会,所以游戏常常不能深入,游戏兴趣不能持续,游戏内容很难丰富。

为了让中班幼儿能快乐自主地参加建构游戏,我们在思考,如何在建构游戏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我们该以怎样的指导方式介入?材料投入到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有效性又是如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为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复习(参考)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 单选&判断

1. 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 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 ③.计划维度: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

2. 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写还是幼儿角度来写?

课程理念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 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 (游戏多,低结构) (教学多,高结构) (强调于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 (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能力) O ———————————— O ←————————————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的强调 ————————————→ 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的强调 课程目标 过程取向←————→结果取向 课程内容 儿童经验←————→知识逻辑 课程方法 启发、诱惑←————→传递、灌输 教育形式 个别、小组←————→小组、集体 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目标评价 3. 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鹰架教学”和“心理工具”。

4. 成熟理论:影响和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

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开展与实践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开展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建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方式,幼儿通过使用材料,动手操作,构建物体来反映现实生活。建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不够:教师常常过分关注建构结果,忽视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忽视了幼儿模仿和再现生活的需求;开展建构游戏时常常是教师设定游戏内容和准备大量的游戏材料,幼儿很少有自主选择、自主互动、自主确定游戏主题、自主开展游戏的机会,所以游戏常常不能深入,游戏兴趣不能持续,游戏内容很难丰富。

为了让中班幼儿能快乐自主地参加建构游戏,我们在思考,如何在建构游戏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我们该以怎样的指导方式介入?材料投入到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有效性又是如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中班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为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通过给予教师一定的观察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帮助教师分析幼儿角色游戏水平,并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游戏指导。

【关键词】角色游戏 观察 指导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生活的一种游戏。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性领域的教育目标,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角色游戏能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角色游戏中,儿童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儿童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角色游戏提供儿童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等。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重点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知识点提示】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概述 【重、难点提示】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即科目;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即学习计划;课程即各种活动(社会文化在生产,社会改造);课程即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二、课程理论

幼儿园课程类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 幼儿园课程定义(名词解释必考)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基础性、启蒙性 2.全面性、生动性 3.整合性

4.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潜在性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动态:目标—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评价 静态: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知识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重、难点提示】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一、经济与幼儿园课程 二

幼儿游戏理论 半期考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游戏理论》半期考试卷

班级: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20%)

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欧文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皮亚杰

2、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_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

A.厦门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上海幼稚园 3、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拉察鲁斯 B.格鲁斯 C.席勒和斯宾塞 D.阿普利登

4、弗洛伊德认为,_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

5、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6、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埃利斯

7、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淮安市承德路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承德路幼儿园 方正丽 卢暑珠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自从课程游戏化提出后,教育局对幼儿园课程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强调全面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为幼儿智力发育与思维开发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同时,也为每位幼儿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促使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和谐发展,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活思维。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机制与策略探索还远远不够。

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

幼儿游戏与指导 教案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电子教案

1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学院名称: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年 电 子 教 案

月 日

1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电子教案

备课资源目录

第一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 ................................................ 3 第二章 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 10 第三章 角色游戏 ............................................................. 15 第四章 建构游戏 ............................................................. 21 第五章 表演游戏 ............................................................. 30 第七章 亲子游戏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