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物理层处理过程

“lte物理层处理过程”相关的资料有哪些?“lte物理层处理过程”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lte物理层处理过程”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LTE下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1.1 LTE系统帧结构

在空中接口上,LTE系统定义了无线侦来进行信号的传输,1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LTE支持两种帧结构FDD和TDD。

在FDD帧结构中,一个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由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构成,每个子帧由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构成。

基本时间单位

在TDD帧结构中,一个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由2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构成,每个半帧由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构成,其中包括4个普通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普通子帧由两个0.5ms的时隙组成,而特殊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DwPTS、GP和UpPTS)组成。

1.2LTE下行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

LTE系统中的物理资源均被分配到物理资源网格中传输,也就是说在每个slot中传输的信号由一个资源网格描述。一个资源网格是由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记为RB)组成,而每个RB又由元素(resource element,记为RE)构成。一个RB在时域上包含符号,在频域上包含

个下行物理资源

个资源个OFDM

个子载波。RE是资源网的基本单位,一个资源网包含

个资源元。在一个slot中资源元素由索引对(k,l)唯一定义,其中k=0,…,-1,l=0,…

LTE物理层总结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98407091、物理层综述

1.01. 3G标准向4G演进的路线:

TD-SCDMA :TD-SCDMA → TD-HSDPA → TD-HSUPA → TD-HSPA+ →LTE TDD

WCDMA:GSM → GPRS → EDGE → WCDMA → HSDPA → HSUPA → HSPA+ → LTE FDD

CDMA2000:CDMA → CDMA1X → CDMA2000 EV-DO Rev.0 → Rev.A →LTE FDD WIMAX:

1.02. 什么是LTE?

LTE项目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对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媒体输入/输出)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

LTE物理层总结二-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4、各子功能模块介绍

4.1 信道编码 4.1.1 信道编码综述

4.1.1.1 信道编码的作用、分类以及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

(1) 信道编码的作用:

信道编码是为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抗干扰技术和方法。

(2)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看有3类编码: a. 仅具有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等;

b. 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RS码及卷积码、

级联码、Turbo码等;

c. 具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又称为

HARQ。

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类:

a. 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称为线性码,目前大部分

实用化的信道编码均属于线性码,如线性分组码、线性卷积码是经常采用的信道编码;

b. 非线性码:一切监督关系方程不满足线性规律的信道编码均称为非线性

码。

(3)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有2种:Turbo 、咬尾卷积码。

(4)LTE中不同的物理信道都唯一的对应于Turbo 、咬尾卷积码中的一种,只要物理信道确定,则其编码方式唯一确定。 4.1.1.2 LTE中信道编码的一般流程

物理信道从上层接收到的传输块

LTE物理层总结二-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4、各子功能模块介绍

4.1 信道编码 4.1.1 信道编码综述

4.1.1.1 信道编码的作用、分类以及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

(1) 信道编码的作用:

信道编码是为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抗干扰技术和方法。

(2)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看有3类编码: a. 仅具有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等;

b. 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RS码及卷积码、

级联码、Turbo码等;

c. 具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又称为

HARQ。

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类:

a. 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称为线性码,目前大部分

实用化的信道编码均属于线性码,如线性分组码、线性卷积码是经常采用的信道编码;

b. 非线性码:一切监督关系方程不满足线性规律的信道编码均称为非线性

码。

(3)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有2种:Turbo 、咬尾卷积码。

(4)LTE中不同的物理信道都唯一的对应于Turbo 、咬尾卷积码中的一种,只要物理信道确定,则其编码方式唯一确定。 4.1.1.2 LTE中信道编码的一般流程

物理信道从上层接收到的传输块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协议总结

LTE物理层总结二-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4、各子功能模块介绍

4.1 信道编码 4.1.1 信道编码综述

4.1.1.1 信道编码的作用、分类以及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

(1) 信道编码的作用:

信道编码是为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抗干扰技术和方法。

(2)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看有3类编码: a. 仅具有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自动请求重传ARQ

等;

b. 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RS码及卷积码、

级联码、Turbo码等;

c. 具有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又称为

HARQ。

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类:

a. 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称为线性码,目前大部分

实用化的信道编码均属于线性码,如线性分组码、线性卷积码是经常采用的信道编码;

b. 非线性码:一切监督关系方程不满足线性规律的信道编码均称为非线性

码。

(3)LTE中采用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有2种:Turbo 、咬尾卷积码。

(4)LTE中不同的物理信道都唯一的对应于Turbo 、咬尾卷积码中的一种,只要物理信道确定,则其编码方式唯一确定。 4.1.1.2 LTE中信道编码的一般流程

物理信道从上层接收到的传输块

通俗易懂的LTE物理层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通俗易懂的LTE物理层

1.机制的来源 ---- 哲学

1. 想出来的,协议或规定,特别是‘恰当(中庸的思想),极端就是毁灭. 就像TDD没有沿用3G的上下行随便配置的方法,但也不能只有一种配置,这样太死板,所以折中之后提取出了七种比较有意义的帧结构模型。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订出具体的策略。后面介绍每种信道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每种信道的处理几乎都不一样,没有一种完全统一的方式。

3. 就像数学推论一样,当问一个为什么,不断问下去的时候?最后要不是规定或者设计思想;就要不是‘公理,定理’,根本没法证明。

4. 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有利有弊,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而已。

5. 配置出来的

6. 潜规则,这是一种规则但并没有显示表示(在代码中也有同样的。由于潜规则不容易发现而且难于理解,最好少用)

注:也许这些看起来比较空洞,但当你看完了后面的信道实现再反过来看的时候,就能很好的感觉这些思想的意义了。

2.后面讨论的一些限制

●只涉及TDD-LTE,TDD比较复杂些,想清楚了它,FDD自然也好理解 ●只涉及子载波是15kz的情况

●只讨论‘一个时隙有7个symbol的情况’,也就是normal循环前

TD--LTE的物理层详解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1 机制的来源 ---- 哲学

? 想出来的,协议或规定,特别是‘恰当(中庸的思想),极端就是毁灭’

就像TDD没有沿用3G的上下行随便配置的方法,但也不能只有一种配置,这样太死板,所以折中之后提取出了七种比较有意义的帧结构模型。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订出具体的策略。后面介绍每种信道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每种信道的处理几乎都不一样,没有一种完全统一的方式。

? 就像数学推论一样,当问一个为什么,不断问下去的时候?最后要不是规定或者设计思想;就要不是‘公理,定理’,根本没法证明。 ? 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有利有弊,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而已。 ? 配置出来的

? 潜规则,这是一种规则但并没有显示表示(在代码中也有同样的。由于潜规则不容易发现而且难于理解,最好少用)

注:也许这些看起来比较空洞,但当你看完了后面的信道实现再反过来看的时候,就能很好的感觉这些思想的意义了。

2 后面讨论的一些限制

? 只涉及TDD-LTE,TDD比较复杂些,想清楚了它,FDD自然也好理解 ? 只涉及子载波是15kz的情况

? 只讨论‘一个时隙有7个symbol的情况’,也就是normal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

25214 FDD(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规范 物理层过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

IMT-DS FDD(WCDMA)系统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规范:

物理层过程

IMT-DS FDD(WCDMA) System Radio Inerface Physical Laye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 印 发

目 次

1 2 3 4

4.1 4.2 4.3 4.3.1 4.3.2 4.3.3 4.3.4

范围 ..............................................................................................................................................1 引用标准 ..............................................................................

LTE物理过程—随机接入学习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3
【bwwdw.com - 博文网】

LTE随机接入过程学习总结

一、 为什么要随机接入

UE通过随机接入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完成后续如呼叫、资源请求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实现了UE与系统的上行时间同步,随机接入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能够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快速接入、容纳更多用户的方案。(随机接入实现的基本功能:1、申请上行资源;2、与eNodeB 上行时间同步)。

二、 随机接入分类

随机接入过程分为两类:1、竞争性随机接入过程;2、非竞争性随机接入过程。

三、随机接入过程

图1随机接入流程图

? UE侧随机接入流程

? 解析传输请求,获得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 选择preamble序列

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随机选择preamble 2)无竞争的随机接入:由高层指定preamble

? 按照指定功率发送preamble

? 4.盲检用RA-RNTI标识的PDCCH,检测到,接

收对应的PDSCH并将信息上传;

否则直接退出物理层随机接入过程,由高层逻辑决定后续操作;

?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适用于初始随机接入)

? UE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