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环境实验室土壤样品制备考试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 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保存。()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2. 土壤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 )

A.SE>PE<AE

B. SE<PE>AE

C. SE>PE>AE

D.以上都不是

3. 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且样品要样品瓶。( )

A.透明玻璃瓶,装满

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 透明玻璃瓶,不装满

D. 棕色玻璃瓶,装满

4. 土壤样品可采用样品烘干机烘干,温度控制在( )

A.35℃±5℃

B. 30℃±5℃

C. 35℃±2℃

D. 25℃±5℃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2. 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反动,检出碎石、砂砾和植物残体。()

3.采集土壤样品的质量一般不少于500g。()

4.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

高校实验室安全考试题目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校实验室安全考试题

目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判断题]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大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可以采取尽量隔离的方式来防止实验室火灾的发生。(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2、[判断题]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可以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3、[判断题]有“严禁烟火”警示牌的大楼和实验室,可不必配置必要的消防、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和有明显标志。(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4、[判断题]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指挥,切断事故源,尽量阻止事态蔓延、保护现场;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等人员,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人身及财产。(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5、[判断题]在使用微波炉时,可以使用金属容器以及空载。(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等利器应在使用后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进行置换处置。(分值)

你的答案:正确

7、[判断题]因实验室特殊要求,细胞培养房内用的气体钢瓶可不用固定,只要平时小心就可以。(分值)

你的答案:错误

8、[判断题]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地

2022年实验室操作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实验室操作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1.烟头的中心温度大概是多少度?(1分)

A.200—300oC

B.400—500oC

C.700—800oC

D.900—1000oC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题得分:1

试题解析:烟头的温度非常高,其表面温度为200~300摄氏度,中心温度可达700~800摄氏度。

2.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1分)

A.电流

B.电压

C.电磁波辐射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本题得分:1

试题解析:人体在电磁场中受到电磁波的辐射,使得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和热调节系统失调,产生头疼、失眠、癌症发病率增高。

3.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怎样认为?(1分)

A.无电

B.也许有电

C.有电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B

本题得分:0

试题解析:从安全防范角度考虑。

4.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1分)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电压

C.

高校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1、[判断题]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大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可以采取尽量隔离的方式来防止实验室火灾的发生。(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2、[判断题]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动物残体等),可以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3、[判断题]有“严禁烟火”警示牌的大楼和实验室,可不必配置必要的消防、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和有明显标志。(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4、[判断题]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指挥,切断事故源,尽量阻止事态蔓延、保护现场;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等人员,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人身及财产。(分值1.0)你的答案:正确

5、[判断题]在使用微波炉时,可以使用金属容器以及空载。(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6、[判断题]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等利器应在使用后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进行置换处置。(分值1.0)

你的答案:正确

7、[判断题]因实验室特殊要求,细胞培养房内用的气体钢瓶可不用固定,只要平时小心就可以。(分值1.0)

你的答案:错误

8、[判断题]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地面、桌面、设备三整洁,减少安全隐患。(分值1.0)你的答案:正确

9、[判断题]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型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

1.气溶胶(aerosol):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2.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可能致人、动物感染、过敏或中毒的一切微生物和其它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基因修饰、细胞培养和生物体内寄生的微生物。 3.生物恐怖(bio-terror):用生物因子造成的恐怖。

4.生物战剂(Biological agent):在战争中用于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所产生的毒素。

5.生物武器(Biological weapon):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炮弹、航弹、集束炸弹,和安装在火箭或导弹弹头中的分散装置,以及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布洒装置。

6.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的危害,为了保证试验研究的科学性还要保护被试验因子免受污染。 7.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内,经筛选,使其获得新的性状的过程。

8.基因工程生物安全:重组DNA技术在内的

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目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火灾按照燃烧物的不同性质,分为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插座、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厨房管道油垢等。

电线着火属于()(A,B,C,D,E)类火灾 -----------------

1. 关闭钢瓶时,()(顺、逆)时针方向为关,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

1.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界限浓度时发生燃烧而引起的爆炸叫做(化学性)爆炸

蒸馏甲苯时,为防甲苯爆沸而引起火灾,可在其中加入(费石) 下列哪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需要低温保存的试剂有 答案苯乙烯一氧化碳

金属镍甲苯

1058、金属Hg具有高毒性,常温下挥发情况如何? A. 不挥发 B. 慢慢挥发 C. 很快挥发 D. 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挥发(标准答案: B )

下列气体须在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与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WURD格式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师应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2.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以延缓火灾蔓延时间,呼叫待援。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要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4.电气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气爆炸伤人。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5.不要向浓酸特别是浓硫酸中注水,以免过量放热发生危险。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6.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空气。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误

A

7.做需要搅拌的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棒,可以用温度计代替。

选项 A:正确

选项 B:错

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1 对实验室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下列哪一项不对, ( C )

A: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B: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 C:使用不挥发药品时,试剂瓶盖可敞口至实验结束 D:.取用钾、钠和白磷等必须使用镊子 2 在实验内容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什么物品做实验? ( A )

A:无公害、无毒或低毒的物品 B:实验的残液、残渣较多的物品 C:实验的残液、残渣不可回收的物品

3 关于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D )

A: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其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B: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 C: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的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其他主要的危险性类别 D: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由使用单位负责制作 4 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 ( D )

A:试剂架上 B: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实验台下柜中 D:试剂库内

高考气体实验室制备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常见气体制备

1、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装置 示意图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主要仪器 典型气体 操作要点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 (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传统装置 (1)可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液体用量和气体的生成速率。 (2)分液漏斗可改用长颈漏斗,但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3)反应容器可视制气量的多少选择试管、广口瓶、烧瓶等。 (1)可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液体用量和气体的生成速率。 (2)若被加热

化学实验室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6
【bwwdw.com - 博文网】

化学实验室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判断正误

1、误服强酸导致消化道烧灼痛,为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不能催吐,可口服牛奶、鸡蛋清、植物油等。 (标准答案: 正确 )

2、发生强碱烧伤,应立即去除残留强碱,再以流动清水冲洗;若消化道被烧伤可适当服用一些牛奶、蛋清。(标准答案: 正确 )

3、凡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应先检查防护措施,确证防护妥当后,才可进行实验。

(标准答案: 正确 )

4、实验中,进行高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高温手套。(标准答案: 正确 )

5、当有人呼吸系统中毒时,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令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情况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标准答案: 正确 )

6、眼睛溅入化学试剂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诊治。(标准答案: 正确 )

7、一氧化碳泄漏,应先施行通风,以驱散一氧化碳气体,并切断一氧化碳泄漏源。

(标准答案: 正确 )

8、有机溶剂只会经口鼻进入人体,只要正确的使用呼吸防护面具,就可以有效防止危害健康。(标准答案: 错误 )

9、通风控制措施就是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标准答案: 正确 )

10、由于金属络合剂能与毒物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随尿液排出体外,故发生金属及其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