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思路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思路”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思路”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思路”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9寓言二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 就”,“如果 就 ”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
寓言两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1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
《寓言两则》
篇一:《寓言两则》教案
寓言两则
——画蛇添足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
30寓言两则
30寓言两则
教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由两则有着浓厚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组成。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好教材。
《掩耳盗铃》讲的是一个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自以为自己听不到铃响,人家也听不到,结果当场被发现。《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农民在耕田时,碰见一只兔子撞在田间的树桩上死了,他毫不费力地捡到了兔子。从此以后,他便丢下农活,整天守候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没等到撞死的兔子,田地也荒了。
本课的两则故事篇幅短小,语言平实,学生易读易懂。 【设计理念】
挖掘学生的知识积累,在以往学习、了解寓言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铛、蹿”等生字,会写“盗、铛、零”等字,能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
3.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寓言的能力。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懂得两则寓言的寓意,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前引
27寓言两则
27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一、导题,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请看老师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齐读课题。
你们看过寓言吗?都看过那些寓言?
这些寓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小故事。所以学习寓言要作好两件事:一是要读懂故事,二是要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两则寓言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两则寓言的题目。
齐读: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二、初读寓言《揠苗助长》,感知课文大意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1、板书课题: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揠苗助长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师范读。
你们知道“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了吗?“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呢?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先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这些词语谁会读了?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师:故事的内容弄清楚了吗?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谁能完成下面的填空:
古时候有个农夫,为了让自己的禾苗 ,就把禾苗 ,结果 。
三、借助画面,细读寓言,品悟语言文字
师:同学们真
《古代寓言两则》复习
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复习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段学锋 审核:刘胜军 时间:2013.12.12 学习目标:①积累文言词句。②熟记寓意 基础复习:1、文学常识: (1)《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是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2)《塞翁失马》节选自 ,由淮南王 编著。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引弦..而战 3、翻译句子:(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9《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一则是《南辕北辙》),《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丢羊补牢的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的楚国去,他却朝北方走的事,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是难以达到目标的,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故事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两则寓言,并板书“寓言”,同学们还记得“寓”的意思吗?(寄托)“言”呢?(道理)“寓言”的特
点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
《古代寓言两则》复习
复习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复习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段学锋 审核:刘胜军 时间:2013.12.12 学习目标:①积累文言词句。②熟记寓意 基础复习:1、文学常识: (1)《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是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2)《塞翁失马》节选自 ,由淮南王 编著。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引弦..而战 3、翻译句子:(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文言文两则 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课文共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则故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就连象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渗透了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作
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两篇寓言故事,其中《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遵循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寓、焦”等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 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5.会写“守、丢”等9个字。 6.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认识“寓、焦”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会写“龙、恩”等12个字。 教学难点:
1. 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意外的收获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