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的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力的相互作用”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高一物理力的相互作用”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力的相互作用”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相互作用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1

重力 相互作用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双选)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1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1

重力 相互作用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双选)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

新课标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同步测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 ——相互作用

北京 蔡雨翔 2012.0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 ) ( )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 )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 )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

新课标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同步测试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高一物理同步测试 ——相互作用

北京 蔡雨翔 2012.0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 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 ) ( )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 )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 )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章节练习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章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D. C的上表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木块对桌面的支持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一个2N的力可以分解为7N和6N的两个力

D.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量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B物体上,三个物体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点,长为2

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OP长为 1.2

d m

=

,重为8N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10N B.8N C.6N D.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点,延长PN交墙于M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MN,即PM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

sin0.6

2

PO

PM

α===,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α=mg,解得:T=5N,故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当A、B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3个力作用

B.物体B受4个力作用

C.物体C受水平面的摩擦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宝鸡石油中学 孙晓彩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牛顿第三定律,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有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探究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本套试题共18个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

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有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探究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本套试题共18个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 ,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物体受到的重

力为10N ,平衡时

A .弹簧a 下端受的拉力为4N ,b 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 .弹簧a 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b 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 .弹簧a 的长度变为7cm ,b 的长度变为4.5cm

D .弹簧a 的长度变为6.4cm ,b 的长度变为4.3cm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总结(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新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06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单元总结

知识要点一:弹力和摩擦力的区别

弹力摩擦力

产生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1)相互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趋势

方向

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1)支持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绳子拉力沿绳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方向相反

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

(2)发生微小形变物体的弹力:二力平衡

(1)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判断

(2)滑动摩擦力:

F=μF N

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

(3)效果法.

知识要点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C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

【答案】CD

【解析】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