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归有光
“先妣事略归有光”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先妣事略归有光”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先妣事略归有光”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3先妣事略
13、先妣事略(教案)
归有光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2、概括归有光母亲的事迹。
3、概括归有光母亲的形象。
4、体会人世间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能够概括归有光母亲的形象并感悟人间伟大的母爱。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学过的归有光另一篇文章《项脊轩志》,文章也有对母亲的描写.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归有光:明代优秀散文家。他反对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追章琢句,模拟剽窃”的文风,主张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他的散文长于记叙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感情。代表作《震川先生集》。
2.先妣,是指去世的母亲。
三、文体知识
1.解析“事略”.
①.文体的一种,记叙人或事的梗概,有别于正式传记。
②.指人的事迹大略。
1
2.这是一篇作者追忆亡母的记叙文。本文与《项脊轩志》相同,亦是透过描写母亲生前于家中日常琐碎小事,来表达对先母的真挚悼念之情。文中述及作者先母十六岁嫁入归家,连年怀孕,以「多子为苦」之情状,并藉记忆中之几件琐事来表现母亲理家之勤俭,与对子女、家人之善良慈爱。作者描述慈母督子甚严之处,写年仅七岁之自己「意恋恋而不得留」,文字生动自然,而情感真诚动人,在在表达作者对慈母的怀念之情,亦明白展现归有光散文之特殊
归有光《卅有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3分)
卅有堂记 (明)归有光
①沈大中以善书名里中,里中人争客大中。大中往来荆溪、云阳,富人延之教子。性独好书,及为歌诗,意洒然不俗也。卜筑于城东南,取昌黎韩子“辛勤三十年,乃有此屋庐”之语,名其堂曰“卅有”。
②夫其视世之捷取巧得、倏然而至者,大中不为拙邪?其视世之贪多穷取、缺然日有所冀者,大中不为固邪?呜呼!彼徒为物累者也。天下之物,其可以为吾有者,皆足以为累。歉于其未有而求之,盈于其既有而不餍。夫惟其求之之心生,则不餍之意至。苟能不至于求也,故当其无有,不知其无有;一旦有之,亦适吾适而已矣。兹其所以能为有者也。
③大中之居,本吾从高祖之南园。弘治、正德间,从高祖以富侠雄一时。宾朋杂沓,觞咏其中。蛾眉翠黛,花木掩映。夜深人静,环溪之间,弦歌相应也。鞠为草莽①几年矣,最后乃归于大中。夫有无之际,其孰能知之哉?纯甫吴先生雅善大中,为之请记。予观斯堂之名,有足慨者,遂为书之。
[注]①鞠为草莽:形容衰败荒凉。
21.对第①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介绍卅有堂主人的性格。 B.点出卅有堂选址的原因。 C.交代卅有堂的建成时间。 D.交代卅有堂的堂名来由。
22.文中多处使
毕业论文-归有光的文学教化思想及其成因
篇一:古代文学提纲
古代文学提纲
明代文学
背景: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文人市民化,市民化读者的形成;文
学作品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形象);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世俗之趣”(题材
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文学创作市民化
《三国演义》——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主旨: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
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而所谓的明君良臣也就是能在政治上行“德政”,人格上重
道德,才能上尚智勇。
特点:1.虚实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另描了一幅波澜壮
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2.叙事非凡:叙事有条不紊,主次分明;笔法多样: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3.创造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性格单一,稳定。(出场定型,反复渲染,多用传
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善用对比、烘托手法)
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浅近文言(粗笔勾勒,简洁、明快、生动,人物语言开始
注重个性化)
影响;1.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历史演义的繁荣。
列国系列小说:余邵鱼《列国志传》;隋唐系列小说《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
朝志传》;明末实事小说,以反面
黄有光
现在教科书与许多经济学教授还在教导学生,效用只有序数性,没有基数性,也不能进行人际比较。对消费或需求理论以及全面均衡分析,序数效用已经足够,不必假定效用的基数性。根据Occam 剃刀的原理,应该把基数效用的假设剃除。但是,在社会选择上,非有人际可比的基数效用不可。大师级的经济学者,包括诺奖得主如Harsanyi, Mirrlees, Sen 等,几十年前就用了人际可比的基数效用分析,例如Mirrlees 1971 年关于最优收入分配的得奖作品。在应该应用人际可比的基数效用分析的领域坚持剃除效用的基数性,就像有人留胡须,你坚持他必须把胡须剃掉,因为吃饭不必用胡须。但他留胡须,未必是用来吃饭的,可能是要增加他的男性魅力!
“在一切具体的政策问题上,都应该以效率作为惟一的取舍标准(所谓“一元即一元”原则),而把平等目标留给一般性的所得税/转移支付体系去实现。”
咋一看,我似乎很难相信,这一结论竟然出自数十年来一直坚守“基数效用论”的黄有光之口,正如黄有光自己在该书前言中所说:“上述‘一元即一元’原则跟我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时本来想证明的结论正好是相反的。”稍具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从“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递减”假设出发,同样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的边
归有光笔下的张贞女事件
归有光笔下的张贞女事件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农历五月,嘉定安亭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灭尸案。由于案情错综复杂,涉及人伦纲常、社会良心、幕后交易、个人廉耻……大文学家归有光不依不饶,在前后四五年时间连续撰写了《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贞妇辨》;《张氏女子神异记》、《祭张贞女文》、《招张贞女辞(并序)》、《答唐虔伯书》、《与李浩卿书》、《与嘉定诸友书》、《与殷徐陆三子书》、《答俞质甫书》等11篇文章书信,描写、记录、辩论这起案件。
那么,究竟是一起什么样不一般的案子,值得归有光不吝笔墨、不厌其烦,如此高度重视?是文人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偷窥猎奇?还是唤醒社会良知、弘扬道德纲纪的严肃话题?
凄惨案情 错综复杂
归有光在《书张贞女死事》一文中详细叙述了这起案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嘉定曹巷(南安村曹巷,今属昆山花桥)人张燿有女18岁,
嫁给侨居安亭的嘉兴汪姓富商的儿子为媳妇。张女过门不久,便发现婆婆经常在家里和恶少们饮酒作乐,几乎是半公开地与人通奸。而公公汪客年纪大了,嗜好喝酒,终日昏昏醉醉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没想到,时间一长,婆婆在与恶少们宴饮寻欢时,还非要媳妇张女出来侍奉左右甚至凑凑“热闹”。张女十分委屈地把这件
西归直指
西归直指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结往生净域之缘,想先生在紫金台中,当遥为一笑尔。 道光庚子季冬朔后一日 (虞山 )张尔旦(眉叔)
维大居士,生康熙时。辩才无碍,能以法施。笔舌并用,霆掣电驰。三教典籍,悉诵悉知。云涌其气,澜翻其词。为如来使,作大导师。嗟嗟末法,众生愚痴。苟非菩萨,孰吼同狮?没归安养,我生讵迟。著述万言,启发是资。昔闻论说,今瞻逸姿。筇笠西行,飘然雪髭。我于弟子,淑则称私。稽首涕泣,名同佛持。凡我同志,敬而仰之。此虽图像,因缘在兹。彼有愿力,难可议思。绘形所现,涌莲花枝。孰能顶礼,摄受以慈。亿众咸趋,西方宝池。
脱屣归安养,高风说至今。著书同佛偈,爱物寓婆心。身已超尘远,情还度世深。图摹遗像在,咳唾有余音。 (古吴)朱兆庚(吟白)
性月妙明,人人具足。矢诚积修,憬然先觉。一尘不染,在俗超俗。仰止居士,鹿城尊宿。运大悲心,造无量福。前摄龙舒,后引尺木。巍巍金台,独标高躅。普愿大千,脱离垢浊。善果圆时,同生极乐。 (元和)邱洪业(幼
德归镇东德归小学创建优质学校实施方案
德归镇东德归小学创建优质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特色学校为动力,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认真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向特色型,品味型学校迈步。通过申办活动的开展,不断把成东德归小学创建成为“孩子们健康愉快成长的乐园,师生和谐进步的温馨家园,社会家长赞誉充满魅力的花园” 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好硬件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1 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园进行规划和设计,分步实施,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2 做好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继续下大力气提高探究性实验室、学生书屋、红领巾广播站等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 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1、引进外部信息,改进办学行为。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梳理和提炼,聘请专家对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行跟进式引领,对学校办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提升。组织师生外出访问和交流,走开放式发展道路。
2、抓好各年级学生日常活动,保证效果。
3 、加大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等教学骨干对全校的引领作用,提高校本研训效果。
4、 扎实开展“红领巾与文明同行”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养成教育效果,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我校的流动
归一归总问题
归一归总问题
一、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
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 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
【知识要点】
1.归一问题,求一个单位的数量的问题,叫做归一问题
2.归一法:“归一”是指一种解题方法,即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然后再求出它的总值
3.归一问题的应用题还常常可以用倍比法来解题 【典型题例】
例1.小明做一些口算题,他2分钟做30道,照这样计算,小明5分钟做多少道口
算题?老师布置60道口算题,他几分钟可以完成?
分析:本题用“归一”的思路,可先求出小明平均1分钟完成多少道口算题;那么他5分钟就完成了5个这样的数量;求他几分钟完成60道题,也就是看60里面包含有几个这样单一的数量
解:30?2?5?15?5?75(道) 60??30?2??60?15?4(分)
答:小明5分钟可完成75道题,老师布置60道题,他4分钟就可以完成
例2.某工厂6个工人5天可做3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10个工人8天可做多少
个零件?6天要做1200个零件需要多少个工人?
分析:本题属双归一问题,解题时要先求出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做多少个零件? 解:300?6?5?10?8?10?10?8?800(个)
1200??300?6?5?6??1200?60?20(个)
答:10个工人8天可做800个零件;6天要做1200个零
归藏全解
归藏易全本释义精解(上)
1993年3月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竹简813枚。简文内容有《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归藏》简394枚,约4000余字。它的出现,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使《归藏》这部亡佚已久的上古易书重见天日,并旁证了历代古籍中散见的《归藏》记载大部非伪书。
在此之前散见在历朝古籍中的关于《归藏》的记载,历代都有学者注释考据,但由于战乱,辑文虽多却大部散佚。至清代,考据编辑古籍之风又盛,不少先贤穷经皓首编撰了大量散佚之文,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严可均和马国翰两人。严可均(1762-1843)嘉庆五年举人。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马国翰(1794—1857),道光年间举人、进士,为清代著名学者、汉学家、藏书家。这两个人分别辑录了历代古籍中散见的《归藏》遗文 。本文即依据他们两人的辑录,加以整理,作出译文,整理的原则是求其全,如是明显的差错则予以修正。同时再将王家台所发现的《归藏》残简译出。在形式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严、马所辑录的译文。第二部分为王家台残简的译文,相信这是很完整的一份归藏的资料。
第一部分 历代佚文
按严、马两人的辑录,归藏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