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心理学
“发展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发展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复习试卷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班级:115美术教育、115音乐教育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
1、(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 √ )女童比男童更具有合作性。
3、( × )意义记忆就是有意义的记忆。
4、( × )外向的性格好,而内向的性格不好。
5、( × )智商和能力成正比。
6、( √ )对大多数学生和学习材料而言,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7、( × )教学就是传递知识。
8、( ×) 在人际交往中,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异性同伴。
9、( √ )小学儿童的择友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
10(×)心理学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聪明。
二、单项选择题(把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40分)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C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授课:XXX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1.3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1.4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断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 1.5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观察的结果。 1.6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7调查法: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极其有关条件。 1.8问卷法: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1.9测验法: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料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里与发展以及为了促
进个体心里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精神实质与规律
的科学。
发展心里学:主要探讨个体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
科。
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心里特点
和规律的学科。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人是陈鹤琴。
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西方。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身》是一本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前苏联教育心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维果斯基带领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论理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
发展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
观察法:长期观察和定
教育心理学 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参考版本: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肖琼
I touch the future.I teach. ----Christa McAuliffe,American Educator and Astronaut,20th Century 我触摸未来,因为我是教师。--克丽斯塔· 麦 克奥里夫 20世纪美国教育家、宇航员
《教育心理学》主要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概论* 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原理* 学习动机* 知识的建构 技能的学习 品德的学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原理 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小组 全班181人,每12人一组,共15组.起组名、 人事分工:组长(可固定,也可轮流)、 记录员、协调员。 所有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发言、记录、考勤、评分、写学期总结。 要求:参与、倾听、尊重、分享、保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本章要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A.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C.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与学的科学; 3.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感互动; 4. 有的则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结果和评定。 我们的观点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我们观点的根据 幸福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状态!!! 1.反映教育的本质 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把个体从一个生物的实体发展成为社会的实体。也就是把一个新生婴儿的生物个体,经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品德。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经验传递实现的,通过教与学的人际交往实现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际交往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习题 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 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
1.( )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 黄翼 B 孙国华 C陆志伟 D陈鹤琴
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法
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
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向研究 D横断研究
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 )在1985年创刊。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 《心理发展》 D 《发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吕英军 博士 E-mail: lvdreaming@163.com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汪凤炎、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新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罗伯特·斯莱文著:《教育心理学》(第七版),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皮连生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提纲
使用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主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思维与智力开发协会理事,心理咨询师
刘宗发 副教授 课程及其地位: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位课程,是学习专业技能课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必考课程。
本课程教学与考查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理论素质,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2.怎样理解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 3.怎样科学研究教育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5.当代教育心理学面临哪些主要研究领域?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识记】P3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 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潘寂1963 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第二,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的“学”,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即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学习。这种观点最早见于邵瑞珍1982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一书中。目前,这一定义影响较大,许多教科书都采用这种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