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教版生物知识考点总结
“中考人教版生物知识考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考人教版生物知识考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考人教版生物知识考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2014年高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必备知识总结教案考点_新人教版
2014年高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必备知识总结教案考点_新人教版
2014年生物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 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7、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
中考物理 电学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 人教版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 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人教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 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得最快, 中最慢;
2、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 和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
人教版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分布以及中考考点
七年级上册 章节 节次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重难点 a. 有理数概念的理解 b. 相反数、绝对值的运用 出题类型 选择题 选择、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选择、填空、计算题 第一章1.2 数轴 有理数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章有理数2.4 有理数的除法 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 近似数 3.1 平方根 2.3 有理数的乘法 a. 有理数混合计算选择、填空、计算题 的熟练掌握 b. 近似数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科学计数法的运选择、填空、计算题 用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题 a. 对平方根、算术平选择、填空、计算题 方根概念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b. 平方根与算术平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实数含义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填空题 选择、填空题 a.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b. 单项式、多项填空题 式及整式的概念 选择、填空题 c. 合并同类项的运用 解答题 计算题 填空题、计算题 a. 等式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b. 解方程 c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分布以及中考考点
七年级上册 章节 节次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重难点 a. 有理数概念的理解 b. 相反数、绝对值的运用 出题类型 选择题 选择、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选择、填空、计算题 第一章1.2 数轴 有理数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章有理数2.4 有理数的除法 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 近似数 3.1 平方根 2.3 有理数的乘法 a. 有理数混合计算选择、填空、计算题 的熟练掌握 b. 近似数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科学计数法的运选择、填空、计算题 用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题 a. 对平方根、算术平选择、填空、计算题 方根概念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b. 平方根与算术平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实数含义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填空题 选择、填空题 a.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b. 单项式、多项填空题 式及整式的概念 选择、填空题 c. 合并同类项的运用 解答题 计算题 填空题、计算题 a. 等式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b. 解方程 c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分布以及中考考点
七年级上册 章节 节次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重难点 a. 有理数概念的理解 b. 相反数、绝对值的运用 出题类型 选择题 选择、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选择、填空、计算题 第一章1.2 数轴 有理数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章有理数2.4 有理数的除法 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 近似数 3.1 平方根 2.3 有理数的乘法 a. 有理数混合计算选择、填空、计算题 的熟练掌握 b. 近似数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科学计数法的运选择、填空、计算题 用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题 a. 对平方根、算术平选择、填空、计算题 方根概念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b. 平方根与算术平 选择、填空、计算题 c. 实数含义的理解 选择、填空、计算题 选择、填空题 选择、填空题 a.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b. 单项式、多项填空题 式及整式的概念 选择、填空题 c. 合并同类项的运用 解答题 计算题 填空题、计算题 a. 等式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b. 解方程 c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
....、调查记
...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对象
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
....、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
...
..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
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
..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
......:是一切陆生.....: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和水.,
....、阳光
..、空气
适宜的温度
.......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
.... 4、实施计
....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
划.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
....、调查记
...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对象
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
....、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
...
..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
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
..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
......:是一切陆生.....: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和水.,
....、阳光
..、空气
适宜的温度
.......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
.... 4、实施计
....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
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国际单位是 米,用符号:m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认识 零刻度线、 量程 和 分度值; (2).测量时:四会
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结果有 数值 和 单位。
小资料:门高2m ; 一层楼高3m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m 人走一步:0.6m左右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秒 S 常用的还有:小时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
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