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 虞世南节奏划分

“蝉古诗 虞世南节奏划分”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蝉古诗 虞世南节奏划分”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蝉古诗 虞世南节奏划分”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虞世南——《蝉》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虞世南——《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

字伯施,余姚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集三十卷。

【注释】

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赏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

关于古诗节奏的划分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关于古诗节奏的划分

古诗的教学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努力展现出古诗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形式的美,应该是古诗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中,意境的美、情感的美,可以参考的资料非常多,比较好把握,形式的美,对于今天不会写古诗的教师来说,当然就比较困难了。为此,我们作了一个专题研究,现把有关节奏的这部分内容公布出来,供大家参考,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一、古诗的自然声律节奏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不过,由于四言诗,节奏过于简单、过于呆板凝滞,汉以后逐渐没落,与它相似的六言诗也始终无法进入古典诗歌的主流形式中。汉以后,五七言诗成为最基本的形式。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我们知道,诗是要

(五)节奏划分剖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一)古诗文节奏划分

对古诗文的停顿和节奏的考查,要做好这一题型,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或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等,如“盖、夫、且夫、若夫、至若、岂若”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例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二、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三、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句首或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往往在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如: 若夫/淫雨霏霏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四、连用的两个单音词之间要停顿。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出现构成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同的词语,要根据句意认真分析,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中往往是两个单音节,朗读时中间停顿才合乎语意。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中间”是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它们中间要作停

文言文划分节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节奏划分教案

中考复习——文言文复习 孙晓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一、中考聚焦: 1、 中考要求:正确诵读古代诗文,读出文句的节奏和停顿。 2、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划分朗读节奏。分值为2分。 二、知识讲解: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 2、太医/以王命聚之

3、吾/视其辙乱 4、两三点雨/山前 2、谓宾之间要停顿。 如:1、殚/其地之出 2、竭/其庐之入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寻/张怀民 3、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动词和补语之间要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 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如:1、可/以已大风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今齐地/方千里 4、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5、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如: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 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 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虞世南(558~638)唐初

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 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 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 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 (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 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 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 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 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 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 卷。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ruí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蝉的头部的两根 纯净的 接连不断 触须,形状像下 的蝉鸣声 露水 垂的帽带。 [ji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凭借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 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 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 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 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 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合作探究

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 的诗歌?使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加深对文言文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学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考点说明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

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1 / 12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xx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

节奏划分,初一上册语文的文言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这是一份提高你的朗读气息。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虞世南传(上海模考题)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虞世南传

虞世南,会稽余姚人也。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及高祖晏驾,太宗执丧过礼,哀容毁悴,久替万机,文武百寮,计无所出,世南每入进谏,太宗甚嘉纳之,益所亲礼。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每与虞世南商榷古今。朕有一言之善,世南未尝不悦;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治?”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及卒,太宗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丧事官给,仍赐以东园秘器,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太宗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善,必将顺而成之;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思往古理乱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篇,将何所示?”因令起居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其悲悼也若此。又令与

诗歌节奏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诗歌的节奏

第九讲 诗歌的节奏

诗歌不仅要押韵,更要有鲜明的节奏。声韵仅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才显示语言的顿挫。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风声、鸟鸣、花开、水流,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运动的,运动有快有慢,生命本身就是有节奏的。人说话有抑扬顿挫之分,布谷鸟叫“割麦插禾”(拟声)也有轻重缓急之别。歌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无节奏就念不上口。所以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具备韵律美。

我国诗歌的节奏安排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一)四言两顿

每行诗四个字,构成两个音组(或称音步)。句式结构“2─2”式。《诗经》中绝大多数的诗属于这种形式。如: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适/其家。

──《诗经·桃夭》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都是两个字一顿,每行诗两顿。由于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多,为了使两字一顿的节奏整齐

诗歌的节奏—朱光潜

标签:文库时间:2025-02-14
【bwwdw.com - 博文网】

朱光潜《诗论》:

节奏的性质P124: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有错综,有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

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如呼吸、循环等等都是一起一伏的川流不息,自成节奏。这种生理的节奏又引起心理的节奏,就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吸气时时……紧张、精力、注意力提起;呼气时则反之。

客观的节奏与主观的节奏P124-125:

有时自然界本无节奏的现象也可以借内心的节奏而生节奏。比如钟表机轮所作的声响本是单调一律,没有高低起伏,我们听起来却感觉它轻重长短相间。这是很自然的。有时自然现象本有它的客观节奏,我们所听到的节奏却不必与它完全符合。比如一组相邻两音高低为1与3之比,另一组相邻两音高低为1与5之比,同一1音在前组听起来较高,在后组听起来较低。

主观节奏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能随着内在的节奏改变。但是内在的节奏因外物的节奏而改变也是常事。诗与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