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洗发液、胶水、食用油、水、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二、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一)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分别慢慢倒入盛水的两个玻璃杯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现象
2.轻轻搅拌,观察洗发液和胶水在水中的情况 3.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4.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所观察到的现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洗发液、胶水、食用油、水、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二、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一)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分别慢慢倒入盛水的两个玻璃杯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现象
2.轻轻搅拌,观察洗发液和胶水在水中的情况 3.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4.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所观察到的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师备课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课时 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 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胶水、试管、烧杯、醋、酒精、食用油、搅拌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哪些物体能在水里溶解? 生:食盐、红糖、高锰酸钾等。 (2)师:那么判定它们溶解的现象有哪些呢? (板书:均匀分布、不会自行沉淀、不能过滤分离) (3)师: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盐、红糖、高锰酸钾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液体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 学 过 程 (4)揭示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二、观察描述胶水是怎样溶解的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固体物质是否能溶解在水中,那么再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判断其它的液体是否能溶于水中。 1.出示胶水 师:它能否溶解于水呢? 生:能(不能)。 师:好,有些同学说能,有些同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案
0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
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知道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快,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 3.会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4. 能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5.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会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能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一个烧杯,玻璃棒,一个试管架,3支大试管,3支小试管,
酒精、醋、食用油合适的量。
学生:一个烧杯,玻璃棒,一个试管试管架,3支大试管,3支小试
管,酒精、醋、食用油合适的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溶解于水,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谈话:我们已经知道食盐、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这是一些固体在水中的情况,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黑板板书和ppt出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任登玲
一、教材分析: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解”的第三课,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已经了解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课是让学生观察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溶解的过程。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进行比较。它们溶解后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本课选用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认识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能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难点: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五、教学准备:
容器架、盛水试管、滴管、玻璃杯、小匙、筷子、胶水、洗发液、醋、碘酒、酱油、食用油、课件、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徐州中考化学总复习溶解现象专项溶解度曲线
专项(八) 溶解度曲线
1.[2019·福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8-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G8-2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2.[2019·济宁]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大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液影响的判断错误的是 ( )
图G8-3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3.[2019·新疆兵团]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8-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8-4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a、b两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在t2℃时,60 g a物质与100 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 g
4.[2019·徐州树人中学二模]如图G8-5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溶解性及饱和溶液的复习理解并记住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通过实验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学习过程。
3、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了解结晶的概念及结晶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涵义。
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溶解性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性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铁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吗?(不能)事实上,不同的物质溶解性不同。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猜想(其间贯穿
《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孙剑梅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内容。其“活动与探究”以溶液的概念和形成等知识为理论指导,为后面学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奠定一定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本单元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学习第十、十一单元的重要基础,呈现出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结构特点,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理解物质在溶解时吸热、放热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合作探究实验,建立严密的思维角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维与方法,提前掌握因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中学 孙剑梅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内容。其“活动与探究”以溶液的概念和形成等知识为理论指导,为后面学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奠定一定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本单元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学习第十、十一单元的重要基础,呈现出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结构特点,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理解物质在溶解时吸热、放热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合作探究实验,建立严密的思维角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思维与方法,提前掌握因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6章 溶解现象 综合测试卷
第6章 溶解现象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把硫酸铜放到水中 B.把植物油滴入水中
C.把固体碘放到酒精中 D.把氨气通入水中
2.在外界条件不变时,下列物质长期密封放置,有分层现象的是 ( )
A.泥水 B.酱油 C.糖水 D.食醋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用水冲洗掉试管内的食盐粉末
C.用洗涤剂洗去抽油烟机上的油污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4.实验时需量取85 mL蒸馏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下列仪器中应选用的是
( )
A.100mL烧杯 B.100mL量筒 C.150mL量筒 D.50mL量筒
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用加入溶质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