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发现电流
“奥斯特发现电流”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奥斯特发现电流”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奥斯特发现电流”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6.2奥斯特的发现
巢湖二中初中部九年级物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6.2奥斯特的发现 主备教师 孙功宝 学生年级 九 辅备教师 周大更 黄小波 课时 1 学生对科学奥秘存在着天然的好奇心,对探究科学奥秘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学生已经学习学情分析 了一些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对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奥秘同样存在着强烈的愿望和 好奇心 。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 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实验探究为主。 教学资 源准备 长直导线、电池、小磁针、 螺线管、玻璃板、铁屑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 早在奥斯特之前的很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猜想到:这两种现象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为找到这种联系,很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探索,都没有成功,直到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联系的存在,第 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沿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王群
(美国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去的优于人们先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从1982年起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后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如今已成为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操作指南”。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介绍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最新发展。
一、 理论基础
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有着多重渊源,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是综合了多重学科的一组分析框架。它既可以用来研究静态制度安排,也可以用来研究新规则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动态制度安排
4.1、2《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导学案
“中华01号”永磁悬浮路车模型在大连举行的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亮相,如图所示。该模型
是大连3000米永磁悬浮试验线路的仿真微缩,专为城市之间的区域交通设计。列车在高架的磁轨上运行,设计时速230公里,既可货运,又可客运,适用于大都市圈的交通运输。那么永磁悬浮列车是如何运行的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它会有所了解。
课时4.1 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1.关注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了解相关物质的物理学史。
2.知道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实验所需的器材,能对实验步骤进行设计。 3.会设计实验记录表并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总结得出规律。
1.奥斯特梦圆“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① 奥斯特 发现载流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这种作用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2)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意义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证实了② 电 和③ 磁 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突破了人类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掀起了一场电与磁关系的革命。
2.法拉第心系“磁生电” (1)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④ 法拉第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⑤ 磁生电 ”现象,产生的电流叫⑥ 感应电流 。
(2)法拉第的概
发现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发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于是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可只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发现》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20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20元的票子往书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定价处说:“这本书20块,我买了。”书摊主是一个60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地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急速到达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
什么是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什么是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
正序、负序、零序的出现是为了分析在系统电压、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时,把三相的不对称分量分解成对称分量(正、负序)及同向的零序分量。只要是三相系统,就能分解出上述三个分量(有点像力的合成与分解,但很多情况下某个分量的数值为零)。对于理想的电力系统,由于三相对称,因此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数值都为零(这就是我们常说正常状态下只有正序分量的原因)。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三相变得不对称了,这时就能分解出有幅值的负序和零序分量度了(有时只有其中的一种),因此通过检测这两个不应正常出现的分量,就可以知到系统出了毛病(特别是单相接地时的零序分量)。下面再介绍用作图法简单得出各分量幅值与相角的方法,先决条件是已知三相的电压或电流(矢量值),当然实际工程上是直接测各分量的。由于上不了图,请大家按文字说明在纸上画图。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系统三相电流(以电流为例,电压亦是一样)的向量图(为看得清楚,不要画成太极端)。
1)求零序分量:把三个向量相加求和。即A相不动,B相的原点平移到A相的顶端(箭头处),注意B相只是平移,不能转动。同方法把C相的平移到B相的顶端。此时作A相原点到C相顶端的向量
发现法
发现法
21蔡银河 22柯梦蝶 23刘晓明
24段凤飞 25陈梦珠 26王 丹
概念:发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教学的初步知识和
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逻辑数学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他们的动作,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任何外部力量不能代替它。发现法正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在发现活动中,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积累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发现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活动,通过积极思考,独立地去发现并获取新的知识。
发现法的四种形式 :
⒈操作实验,即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自己发现获得数学的初步知识。如讨论“轻重与材料,轻重与体积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幼儿掂量或用天秤称量比较,最后,从大量的操作经验中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就越重;反之就越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但重量却不同。”
⒉组织观察,即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再进行思索,然后抽象出概
负荷开关转移电流及交接电流
如何选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1 转移电流的试验
由于组合电器的三相熔断器熔体熔化具有时间差,三相熔断器中有一相首先断开后,撞击器动作,此时可能出现另两相熔断器尚未熄弧开断,而撞击器出击形成由负荷开关切断故障电流的现象,即原本由熔断器承担的开断任务转移给负荷开关承担。因此转移电流是指熔断器与负荷开关转换职能时的三相对称电流。低于该值时,首开相电流由熔断器开断,其他两相电流由负荷开关开断。大于该值时,三相电流仅由熔断器开断。转移电流假如选用不当,负荷开关所能承受的转移电流不足够,将无力承担开断两相短路电流的任务而引起开关的爆炸。
负荷开关通常分为一般型和频繁型两种,以空气为绝缘介质的产气式和压气式负荷开关为一般型,真空和SF6负荷开关为频繁型,不同的负荷开关,转移电流的指标各不相同,一般型负荷开关的转移电流在800~1000A左右,频繁型可达1500~3150A。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不同,相应的转移电流也不相同,实际的转移电流可由变压器容量进行估算。一般配变的转移电流为978A。
按照转移电流的定义及结合负荷开关的开断时间和特性,负荷开关转移电流要避开最大短路电流,控制在最大短路电流的70%以内,即实际转移电流约为978×70%=685A。在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2014题选
1.如图所示的示教板的表面上有两个灯座,每个电路图的两端接有接线柱,安装上两盏相同的电灯,都能正常发光,现在只给你一只电压表和若干导线,怎样判断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不正确的是( )
若有两组电压相等,则为并联 B.若有两组电压为0,则为并联
C.若有一组电压是其中一组电压的两倍则为串联 D.若只有一组电压为0,则为串联
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L3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L1、L2、L3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B.灯L1、L2、L3不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C.甲、乙、丙是三只电流表 D.乙表测的是灯L2、L3两端的电压之和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发光,用电压表测量点路中a、 b间电压为0,b、 c间电压为6V,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A. L1短路且 L2断路 B. L1和L2断路
C. L1短路L2短路 D. L1和L2短路
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 )
A.L
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
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8卷 第3期 2001年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sEdition Vol.28 No.3 2001
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
韩金学
(伊春林业学校,黑龙江伊春153000)Ξ
摘 要:从变化电场激发磁场这一现象入手,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麦克斯韦方程;电磁波.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203
1 ,人们进一步要问,变化的电场,我们还是先从分析非稳恒电流分布的特点入手.众,在稳恒情形下:
(1) J=0
但在交变情况下,电流分布受电荷守恒定律所制约,即:
(2) J+=0t
它一般不再是闭合的,在稳恒情形下,电流J是闭合的,J=0在理论上是没有矛盾的,但是在非稳恒情况下,由于电荷守恒定律是精确的普遍规律,而(1)式仅是根据稳恒情况下的实验定律导出的特殊情况,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情况下,麦克斯韦为修改(1)式使其服从普遍的电荷守恒定律的要求而提出了位移电流假说,他假设存在一个位移电流JD,它和传导电流Jf合起来构成闭合的量:
(Jf+JD)=0
并假设电流JD与电流J
f一样产生磁效应,这样方程:
&
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专题练习
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专题练习
1.(2011·海南高考)如图7-13,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A.B.C.D.
与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大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小 图7-13 的读数变大
2.如图7-15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 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且t=0.01 s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 Hz
3.两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正弦形的交流电和方波形的交流电。两种交流电流的最大值相等,如图2所示。在正弦形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正弦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