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
“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章信息技术
一、单选题
1. (2005)在下列字符中,其ASCⅡ码值最大的一个是 。
A. 5 B. 6 C. X D. Y D
2. (2005)用浮点数表示任意一个数据时,可通过改变浮点数的 部分的大小,能使小数位置产生移动。
A. 基数 B. 阶码 C. 尾数 D. 有效数字 B
3. (2005)二进制数01011010扩大成2倍是 。
A. 10110100 B. 10101100 C. 10011100 D. 10011010 A
4. (2005)在下列一组数中,其最大的一个数是 。
A. (10101000)B B. (A9)H C. (78)O D. (75)D B
5. (2005)用8位补码表示整数—126的机器码,算术右移一位后的结果是 。
A. 10000001 B. 01000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单选题1-50,填空题1-20 一、单选题
1.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以A为主体的通信技术。 A.电传输B.光缆、卫星等高新技术 C.信息处理技术 D.书信传递 2.在信息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语言的利用、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B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利用五次革命性的变化。 A.农业革命 B.电信革命 C.工业革命 D.文化革命
3.B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拉开了第五次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序幕。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4.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C。 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信息产业 D.房地产业
5.知识是经过加工和D的,通过认识主体所表达的条理化的信息。 A.研究确定 B.反复叙述 C.理论论证 D.实践检验
6.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一起构成了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体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B信息。 A.认识B.传播 C.存储 D.复制
7.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是将计算机划分为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A等五大部件。
A.存储器B.CPU C.高速缓冲器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单选题1-50,填空题1-20 一、单选题
1.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以A为主体的通信技术。 A.电传输B.光缆、卫星等高新技术 C.信息处理技术 D.书信传递 2.在信息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语言的利用、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B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利用五次革命性的变化。 A.农业革命 B.电信革命 C.工业革命 D.文化革命
3.B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拉开了第五次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序幕。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4.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C。 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信息产业 D.房地产业
5.知识是经过加工和D的,通过认识主体所表达的条理化的信息。 A.研究确定 B.反复叙述 C.理论论证 D.实践检验
6.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一起构成了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体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B信息。 A.认识B.传播 C.存储 D.复制
7.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是将计算机划分为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A等五大部件。
A.存储器B.CPU C.高速缓冲器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复习
第一章考点: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复习书P1) 信息技术的历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教材P6) 发展趋势:(教材P7)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有关信息的描述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注:需要理解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不可混为一谈。 例:以下属于信息的是:
A、报纸上的字 B、网上的一则新闻 C、mp3光盘 D、话筒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如声音必须依靠空气进行传播。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是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本身具有价值。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又可以增值。但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例:海湾战争期间,曾经有一个黑客向伊拉克出售关于美国五角大楼的战争电子监控系统的漏洞,并声称可以帮助伊拉克入侵该系统,但由于伊拉克方面觉得价格过高而最终没有达成交易。直到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得到这个情报,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当时萨达姆作了这笔交易,那么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4
1.4 数字技术基础1.4.1 比特 1.4.2 比特与二进制数 1.4.3 整数(定点数)的表示 1.4.4 实数(浮点数)的表示
1.4.1 信息的基本单位 ——比特(bit)(1)什么是比特
(2)比特的运算(3)比特的存储
(4)比特的传输
比特(bit, binary digit缩写):是计算机和其他 数字系统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用 小写的“b”表示。 比特只有两种状态:0,或1。 数值、文字、符号、图像、声音、命令· · · · · · 都可以 使用比特来表示,其具体的表示方法就称为“编
码”或“代码”
用 比 特 表 示 图 像
字节(byte,binary term的缩写), 用大
写字母“B”表示,每个字节包含8个比特。1 byte = 8 bits(1B = 8b)
比特的运算 需要使用逻辑代数。 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提出,也称为布尔代数。
逻辑乘( “与”运算,AND、∧、 )0∧0=0;0∧1=0;1∧0=0;1∧1=1
逻辑加( “或”运算,OR、 ∨ 、+ )0∨0=0;0∨1=1;1∨0=1;1∨1=1
取反( “非”运
第一章 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2012年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识记:
一、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P3)
答:1、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1)学前家庭教育
2)学前公共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学前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是伴随终身的
3)学前家庭教育实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4)学前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3、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1)群体性 2)专业性 3)计划性
托幼机构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也是学前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价值、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P13、P15) 答:1)价值:它表示的是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
2)教育价值:指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
的关系。
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知识点及要求:
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掌握)。 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 C.石油 D.各班各科成绩 2.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
3.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 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 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现代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①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按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原始是“高—高—低”,一定要记牢。
②传统型和原始型的区别: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原始型“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型的出生率相对下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原始型。
③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区别:传统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现代型,现代型的1.0%,甚至负增长,如德国、俄罗斯。
★人口金字塔
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
种特殊的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
龄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
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
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
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
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
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右
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
从右面的金字塔图可以看出: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
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
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六次信息革命及各阶段特征(2)用丰富图片感受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作用(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个方面((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与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难点: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以提问方式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概念:信息是什么?二、新课1.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评价,补充信息的正确定义: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举一个例子:书本内容、文字、图片2.六次信息革命六(表格见后)重点强调第五次及第六次信息革命: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信息记载、存贮及传播数字化,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又使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消除了距离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各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指明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及应用。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3.现代信息技术IT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产生及发展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元素组成 C,H,O C,H,O(P,N) C,H,O,N(S,Fe) C,H,O,N,P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第二节 无机物
|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由于水分字间的氢键)
|无机盐类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碳化合物 |碳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糖类 |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将糖类分成单糖、二糖和多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
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乳糖水解→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肝糖元、肌糖元
|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淀粉(植物)和糖元(动物) |葡萄糖是细胞内最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特有: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特有:乳糖、糖元
动植物共有:葡糖糖、核糖、脱氧核糖 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胆固醇等。 |油脂由两种基本结构单元即甘油和脂肪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