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编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考编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考编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3、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反对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4、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
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及 答案
八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原始自然崇拜
2.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4.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99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历史(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上海 - 图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
2013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
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文科综合历史 试题解析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析】
考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周代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城”东西南北井然有序。
答案:B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没有关系。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
考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考查重农抑商。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
2022年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文档★
2018年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福建省2018中考试卷历史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故c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不会制造青铜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0/ 1.
★精品文档★
D.行省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由此可见,题干的“西周、王、侯、制度”与分封制有关,故A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的“西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首创,故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中国校长网教学资源频道 441f9acc4431b90d6c85c7e6
历年全国高考试题 441f9acc4431b90d6c85c7e6/gaokaoshit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 史
第I 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
历史试题普班
2011第二学期期末段考试题
高一历史(普班做)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2、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除了徽商,还有
A、浙商 B、鲁商 C、晋商 D、川商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
A、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内地 4、下列最早创办近代民族企业的代表人物是
A、张謇 B、陈启源 C、荣宗敬、荣德生 D、周学熙 5、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
A、杭州湾 B、上海浦东 C、太湖流域 D、闽东南地区
6、1877年福建巡抚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
2021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0 题, 每题 1. 5 分, 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2021 年北京) 夏、 商、 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 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铜铸造 D. 瓷器烧制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 夏、 商、 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制作工艺高超, 被誉为青铜时代, C 正确, D 排除; 打制石器、 原始陶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 AB排除。 故选 C。
2. (2021 年北京)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 该帝王在位 35 年 D.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汉武帝时, 颁布“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 汉武帝时, 采取多种措施, 使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 故选 D; 材料中年谱不是用年号纪年, 排除 A;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 B 不符合题意, 排除;汉武帝在位 54 年, C 错误。
3. (2021 年北京) 某班